APP下载

体育第二课堂对贵州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研究*

2020-10-27李因霞代向伟

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体质课外

张 娟 李因霞 代向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国民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国家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这个时期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健康,将对其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的体能素质在近20年来不断下降,尤其是耐力素质下降尤其严重。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除了学业负担重外,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长时间沉迷网络,形成手机依赖症,缺乏户外运动,体育锻炼较少。

陈建华认为,体育“第二课堂”是“体育课教学以外,有目的、有组织地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并使学生养成终身热爱体育态度的课外体育活动”[1]。曲宗湖、杨文轩把课外体育活动和与体育课有密切关系的体育教育活动称为“体育第二课堂”,认为体育第二课堂是体育课的充分延伸[2]。

2014年1月13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中青联发〔2014〕2号)。通知指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以下简称“三走”)为统一主题,充分发挥高校的工作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宿舍、班级等为主体,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大学生群众性课外锻炼活动,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等要求。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进行第二课堂课体育锻炼活动,对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研究的体育第二课堂采取“健康跑”APP的形式,探讨第二课堂体育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7级650名非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体育第二课堂锻炼方案,在方案实施前后分别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并对两次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严格实施运动干预方案,剔除指标测试不全者,最终指标测试数据有效者637人,其中男生255人,女生38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多个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知网及国家体育总局网站等查阅有关高等教育学、体育学以及体育第二课堂、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专著与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跟踪运动方案实施过程,了解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定期与受试者进行访谈,以保证本研究的准确性、可靠性。

1.2.3 测试法

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规范测试方法,对本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指标测试。

1.2.4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星随机对贵州省的一本、二本、大专院校1504名大学生第二课堂体育锻炼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贵州省大学生第二课堂体育锻炼活动情况。

1.2.5 数据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受试者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平均数±标准差(¯x±s)处理,男、女生运动前后各项指标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设显著水平α=0.05,极显著水平α=0.01。

1.3 运动干预方案

选取“健康跑”APP作为体育第二课堂锻炼形式。受试者需在17周内在指定区域(均有手机定位)完成健康跑:男生完成130公里,女生完成100公里;跑步次数为60-100次;每人每次跑步的最高有效成绩为3公里,男生最低有效成绩为1公里,女生则为0.8公里;每公里用时不得超过10分钟或少于2分11秒,否则视为无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省大学生课外参与体育项目调查

本研究共调查了跑步、篮球、散步、足球、乒乓球等16个运动项目,如图1、图2、图3所示。一本院校学生选择最多的5个项目是跑步(105人次)、篮球(81人次)、散步(56人次)、足球(50人次)、乒乓球(36人次);选择最少的5个项目是攀岩(1人次)、网球(3人次)、排球(4人次)、轮滑(4人次)、跆拳道(6人次)。二本院校学生选择最多的5个项目是跑步(732人次)、篮球(554人次)、散步(440人次)、羽毛球(389人次)、健美操(333人次);选择最少的5个项目是攀岩(45人次)、跆拳道(76人次)、桌球(87人次)、登山(107人次)、网球(108人次)。大专院校学生选择最多的5个项目是跑步(148人次)、篮球(107人次)、散步(95人次)、羽毛球(81人次)、太极拳(77人次);选择最少的5个项目是网球(2人次)、轮滑(10人次)、攀岩(10人次)、足球(17人次)、跆拳道(18人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贵州省一本、二本、大专院校学生课外参与体育项目排前三的是跑步、篮球、散步,且在排名上也一致;排名第四和第五的有所不同,一本院校学生选择的是足球和乒乓球,二本院校学生选择的是羽毛球和健美操,大专院校学生选择的是羽毛球和太极拳。贵州省一本、二本、大专院校学生选择最少的5个运动项目中均有攀岩、网球和跆拳道,但是在排名上不相同。在其余2个项目上,一本院校学生选择的是排球和轮滑,二本院校学生选择的是桌球和登山,大专院校学生选择的是足球和轮滑。

图1 一本院校学生课外参与体育项目分布柱状图

图2 二本院校学生课外参与体育项目分布柱状图

图3 大专院校学生课外参与体育项目分布柱状图

2.2 贵州省大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分析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3]。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选取肺活量作为身体机能测试指标。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心肺功能,是反映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机能指标之一。肺活量越大,身体供氧能力就越强。在一定意义,上,肺活量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

表1运动干预前后肺活量比较(¯x±s)

由表1可以看出,在实施第二课堂运动干预方案后,男生的肺活量平均值较运动干预前增加了141mL,女生则增加了151mL。对运动干预前后男、女生肺活量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1,说明运动干预前、后男、女生肺活量均呈极显著性差异。

2.3 贵州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分析

身体素质一般是指人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3]。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选取50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800m跑(女)/1000m跑(男)作为身体素质测试指标。

2.3.1 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快速运动反映机体运动的加速度和最大速度的能力[3]。50m跑可以有效的反映学生的移动速度、反应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是评价学生速度素质的常用指标。

表2 运动干预前后50m跑成绩比较(¯x±s)

由表2可以看出,在实施第二课堂运动干预方案后,男生50m跑平均值较运动干预前提高了0.13s,女生则提高了0.24s。对运动干预前后男、女生50m跑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1,说明运动干预前、后男、女生的50m跑成绩均呈极显著性差异。

2.3.2 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是人体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素质之一,是获得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3]。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选取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作为力量素质测试指标。

立定跳远反映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水平。引体向上主要反映学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水平。1分钟仰卧起坐是反映学生腰腹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水平。

表3 运动干预前后力量素质比较(¯x±s)

由表3可以看出,在实施第二课堂运动干预方案后,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平均值较运动干预前提高了8.87cm,女生则提高了8.6cm。经配对t检验,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在运动干预前、后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

在实施第二课堂运动干预方案后,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平均值较运动干预前增加0.96个,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成绩平均值较运动干预前增加4.45个。经配对t检验,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运动干预前后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

2.3.3 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柔韧性的好坏,取决于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体积大小及韧带、肌腱、肌肉及皮肤的伸展性。柔韧素质越好,表示关节的活动幅度越大,关节灵活性越强。并且,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柔韧性的提高对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运动技能,防止运动创伤等都有积极作用[3]。

坐位体前屈是指人体在相对静止状态下,躯干、髋、膝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最大活动幅度,是有效反映学生关节灵活性以及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与弹性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表4 运动干预前后坐位体前屈成绩比较(¯x±s)

由表4可以看出,在实施第二课堂运动干预方案后,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平均值较运动干预前增加了0.59cm;女生则增加了0.60cm。经配对t检验,男、女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在运动干预前、后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

2.3.4 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一定时间”是指不同专项对运动时间的规定性。保持特定运动强度或动作质量是耐力水平的体现。耐力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更长时间保持特定强度或动作质量,或在一定时间内承受更高强度的能力,可以有效反映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机能水平[3]。800m跑和1000m跑是反映学生耐力素质的常用指标。

表5 运动干预前后800m跑/1000m跑成绩比较(¯x±s)

由表3可以看出,在实施第二课堂运动干预方案后,男生1000m跑成绩平均值较运动干预前提高了7.46s,女生800m跑成绩平均值较运动干预前提高了7.77s。经配对t检验,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成绩在运动干预前、后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第二课堂运动干预对1000m跑、800m跑成绩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3 结论

(1)贵州地区大学生选择最多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为跑步。

(2)第二课堂采用“健康跑”APP后,男、女生肺活量有了显著提高。表明健康跑对学生身体机能,尤其是心肺功能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3)实施第二课堂运动干预方案后,男、女生的身体素质指标(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与运动干预前相比均有所提高,表明“健康跑”能够提高学生的速度、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体质课外
中医“体质”回答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01—02合刊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成长课堂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