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体育俱乐部人口体质测评研究*

2020-10-27周怡含陈昊翔彭志辉

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肺活量兰州市参与者

周怡含 陈昊翔 彭志辉

(1.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3.甘肃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新的社会矛盾和压力终究会因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而凸显。老年人群的体质健康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体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它源远流长,多用于医学、体质人类学和体育学三个领域中。《中国大百科辞典》中关于体质的定义是:体质是人体的综合质量,它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1]。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稳定的特征[2]。国内外体育界的学者们也达成一致认识。

大量以小样本为主的研究表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引起机体相关形态结构的变化,如心肺、肌肉力量等身体机能的衰退[3],在身体衰老的过程中,还会引起各类慢性病与骨质疏松等。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代表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4]。老年人的平衡、柔韧和反应等身体机能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缺乏体力活动是老年人群易患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5]。

本文以兰州市60-69岁的男性老年人群为对象,借助国民体质监测平台,依据我国对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准确获得兰州市男性老年人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握力、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数据,同时将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与非参与者人群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目前兰州市男性老年人群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质变化的规律,为老年人群更好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为政府部门进行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及数据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兰州市60-69岁无重大疾病的325名男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不分城乡和民族,均为普通社区居民,曾从事的职业不包括体育类职业。其中参与体育俱乐部的148名,非参与者177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老年人、体质、俱乐部、体质监测等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方面书籍和文献,掌握相关理论与知识,为本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2.2 体质测试法

测试标准与要求按照《国民体质检测标准》执行。测试项目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BMI)、身体机能(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身体素质(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对身体机能中的肺活量和身体素质4个单项进行打分,计算得出体质达标等级。同时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3 问卷调查法

遵循社会学研究方法中问卷制定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本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制定,同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并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审核。

1.2.4 对比分析法

将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和非参与者人群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两类人群在体质上的差异及存在的规律性。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对测试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所得数据录入国家体质测试管理系统,并根据体育统计学原理与基本要求进行常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人体质达标等级分析

表1 兰州市60-69岁老年人体质达标等级分析(n=325)

由表1可知,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的体质达标率为93.92%,非参与者人群的体质达标率为58.19%;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体质为“优秀”的占17.57%,非参与者人群体质为“优秀”的占4.52%;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体质为“良好”的占41.21%,非参与者人群体质为“良好”的占21.47%;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体质为“及格”和“不及格”的占比分别为35.14%和6.08%,而非参与者人群体质为“及格”和“不及格”的占比分别为32.20%和41.81%。这表明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的60-69岁老年人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数均优于非参与者。

2.2 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人身体形态指标比较分析

身体形态是人体结构的外在表现,其不但与人的身体素质有着密切联系,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体机能[6]。身体形态体现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先天的遗传、后天的营养状况等因素都能影响人体的身体形态。

表2 兰州市60-69岁老年人身体形态指标比较分析(n=325)

19世纪中期凯特勒提出BMI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值,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7]。其主要用于统计,当我们需要比较和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其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由表2可知,在身高、体重没有差异的情况下,兰州市60-69岁男性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和非参与者人群的BMI指数分别为23.68±4.12和24.85±3.23,可见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的身体形态强于非参与者。

2.3 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人身体机能比较分析

肺活量作为评价人身体机能的主要指标,可衡量和评价个体的呼吸系统功能。肺活量(vital capacity)与个体的身体形态、性别、年龄、体位、呼吸肌强弱等因素有关,其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当人体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指标可以反映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同一个体的重复性好,误差不超过5%[8]。正常成年男性肺活量平均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

表3 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人肺活量均值比较(n=325)

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肺活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对兰州市60-69岁男性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和非参与者人群进行肺活量测试发现:与非参与者人群相比,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的肺活量显著高于非参与者人群,P<0.05,差异显著。由此可见,老年人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对增强老年人机体的肺活量有一定的帮助,对提高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和身体机能效果明显。

2.4 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人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2.4.1 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人坐位体前屈与闭眼单脚站立均值比较分析

坐位体前屈是评定柔韧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与受试者的头、躯干以及四肢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呈正相关,能直观反映人体下肢肌肉以及韧带组织的伸展性。柔韧素质是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体关节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能反映关节相关的皮肤、肌肉、韧带、肌腱以及其他组织的伸展性与弹性[9]。良好的柔韧性能预防运动损伤、减少肌肉酸疼和消除疲劳。

闭眼单脚站立是反映人体平衡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人体在没有任何可视参照物的情况下,仅依靠大脑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来维持身体重心在单脚支撑面上的时间[10],以反映平衡能力的强弱,是反映老年人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60-69岁男性(正常)标准不倒时间为5秒。

表4 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人坐位体前屈与闭眼单脚站立均值比较分析(n=325)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坐位体前屈和闭眼单脚站立的均值都呈下降趋势。由表4可知,与非参与者人群相比,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的这两项指标均值均明显高于非参与者人群,P<0.05,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的老年人群,其个体的下肢肌肉以及韧带组织的伸展性优于非参与者人群;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的老年人群依靠个体平衡感受器和肌肉的协调运动,维持身体重心在单脚支撑面上的时间较非参与者人群长。

2.4.2 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人选择反应时与握力均值比较分析

选择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受试者分别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所需的时间。受试者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的时间包括简单反应时、辨别刺激时和选择反映时。而握力则是反映人体上肢力量的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主要测试受试者上肢、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力量[11]。

表5 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人选择反应时与握力均值比较(n=325)

受试者在进行选择反应时的测试过程中,仪器有可能呈现红光活绿光,要求受试者看见红光用右手按键,看见绿光用左手按键。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选择反应时会逐渐减慢。由表5可知: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与非参与者人群的选择反应时均值分别为0.61、0.65,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能延缓大脑衰老,对提高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和动作的判断能力有明显作用。

老年人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与非参与者人群的握力测试均值分别为48.3、43.9,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老年人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对上肢肌肉力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对兰州市60-69岁男性老年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和非参与者人群进行体质测试后发现:参与体育俱乐部人群的体质达标率明显优于非参与者,在身体形态上也强于非参与者人群。另外,老年人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对增强老年人机体的肺活量有一定的帮助,对提高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和身体机能效果明显;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的老年人群,其个体的下肢肌肉以及韧带组织的伸展性优于非参与者人群;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的老年人群依靠个体平衡感受器和肌肉的协调运动,维持身体重心在单脚支撑面上的时间较非参与者人群长;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能延缓大脑衰老,对提高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和动作的判断能力有明显作用;老年人参与体育俱乐部锻炼对上肢肌肉力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男性老年人体质特征的差异与其生活习惯、饮食、体育锻炼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年人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有效改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抑制衰老。

3.2 建议

(1)政府相关部门在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阳光计划”的过程中,要依据老年人不同的身体情况开展健身活动,有效发挥体育锻炼的作用,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健康。

(2)兰州市60-69岁老年人体质合格率、优秀率偏低。政府相关部门在深入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同时,应全面配置体育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加大普及体育健身知识的宣传力度,让老年人重视体质健康,吸引更多的老年人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有效提高老年人体质健康水平[13]。

(3)老年人应了解自身体质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科学规划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建立自己的体质健康档案。在优化体育锻炼的同时,融入中医养生理论知识,有效促进自身健康。

(4)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形态,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延缓骨质疏松和老年慢性病等现象的出现[14];应经常进行适度的跳跃性练习,以减缓身高降低的速度,保持骨骼的弹性;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进行抗阻练习以保持肌肉的体积和力量,减缓动作灵活性、协调性下降的速度以及衰老的速度[15];为减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衰退,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柔韧性和平衡性的练习。

猜你喜欢

肺活量兰州市参与者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函数“三要素”的解题策略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轻松测量肺活量
街头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