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中的运用措施分析

2020-10-26江朦朦

文存阅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财政学PBL教学法教学改革

摘要:PBL教学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PBL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能发挥问题引导的优势,提高学生对《财政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究中形成对《财政学》方面专业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本文将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中探索了PBL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希望能发挥PBL教学法的应用优势,有效促进《财政学》教学改革,为非财经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PBL教学法;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改革

《财政学》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活动来说,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财政学》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在此情况下,PBL教学法作为将问题作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为非财经类专业开展《财政学》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有效问题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建构,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重点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良好的培养,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

一、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属于经验教育的范畴,应用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高效性[1]。对PBL教学法进行分析,能看出其属于综合性的学习模式,核心在于突出教学开放性,特点是能借助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形成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多元系统探究的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系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批判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在PBL教学法的作用下,教师能为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空间,引发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尝试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对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科学性能得到进一步彰显。因此,要积极探索PBL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进《财政学》教学活动优化开展,切实保障学生的综合学习探究能力可以得到强化训练。

二、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特点

《财政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基础性课程的范畴,《财政学》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国家财政分配活动以及涉及到的基本规律[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明显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有所增强,这对财政学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方向。通过《财政学》课程教学指导,学生能应用《财政学》相关理论和知识对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进行观察和探究,从课堂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财政学》特别是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课程教学能体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财政学》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理论一般具有宏观性,知识体系抽象性也相对较强。在《财政学》课程体系中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模型进行大量的借鉴,将公共资源在私人部门和个人部门之间的最优化配置作为重点,并且涉及到公共部门筹集财政收入以及对财政收入进行安排方面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直观体现[3]。《财政学》课程的特性使教材涉及面相对较为广泛,从课堂实践角度进行分析,几乎所有的《财政学》教材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能向学生传授理论教学内容,但是涉及到操作流程和业务处理办法的内容相对较少,这就造成在实际开展《财政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极易产生对课程内容的厌学心理,学习下积极性和主动性偏低,学生在对《财政学》课程学习方面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也不够理想。

其二,《财政学》知识内容涉及到大量经济与社会管理方面的知识点,对实践性教学要求相对较高,并且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实践应用价值较强[4]。具体如公共产品方面的内容,在知识体系中明确提出充分有效的提供公共产品能依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分摊,只有个人能承担足够的份额,公共产品才能顺利的生产和提供。如何解决公共产品提供方面的两难问题,是《财政学》研究的重点。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对这方面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理想,在学习实践中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层次解析,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三、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非财经类专业组织开展《财政学》教学的基本情况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在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受到广泛关注的情况下,《财政学》教学改革也开始引发广泛关注,学校教育实践中开始增强《财政学》教学的实践性,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开发设计,取得了初步发展成效[5]。但是在组织开展《财政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没有经受过系统的《财政学》学习和指导,教师专业教育能力有所不足,造成在开展《财政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活动脱节的问题,教师在实际开展理论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教学案例插入相对较少,并且没有综合借鉴国外教学经验,《财政学》教学实践中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面的内容有所不足,无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对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处理,也难以通过科学的教学实践回答是什么、会怎样以及为什么方面的问题,在组织开展的非财经类《财政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被完全剖器,难以发挥问题引导的作用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指导,教学活动局限性问題明显,会限制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对非财经类《财政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重点针对当前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推进,积极探索PBL教学法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合理化应用,争取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指导,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对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保障《财政学》教育教学活动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四、PBL教学法在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中的实施要点

在对PBL教学法形成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新时期结合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课程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在实际应用PBL教学法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实施要点:

其一,对问题进行合理选择设计。在应用PBL教学法对《财政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将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对于问题的设计应围绕《财政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尽量结合学生已学知识以及专业其他学科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6]。在此基础上,问題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当前已有知识结构,能适应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实施启发引导。与此同时,在对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针对《财政学》内容进行分析,对学生实施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能在学习《财政学》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的探究,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其二,突出学生中心地位。在实际应用PBL教学法对《财政学》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在教学实践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知识探究者和问题思考者的重要作用,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强化教师的有效引导作用,使小组成员能分工明确地针对《财政学》课程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使他们能主动针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深化对《财政学》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7]。

其三,课堂总结巩固提升。在应用PBL教学法对《财政学》教学进行改革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自我汇报的空间,并结合学生的汇报展示情况给予小组成员一定的鼓励和肯定,针对小组学习方面遇到的共性问题,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循序渐进对问题进行处理,重点对学生实施问题处理能力方面的训练,使PBL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真正展现其价值,辅助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稳定推进,夯实教育改革基础,优化人才培养综合质量。

五、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PBL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问题”,即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在实际组织开展《财政学》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课堂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问题取向进行科学的设计,重点围绕财政金融问题的路径、策略、在不同视角下的特点以及编排选择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下面就结合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的现实需求,对PBL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进行细化的分析。

(一)对教学问题进行精心选择

教学问题是PBL教学法核心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按照教学内容对教学问题进行合理化的选择,保障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能找准财政金融问题的学习路径,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财政学》教学中涉及到的问题具体指在现实社会中较为复杂的、不一定能找到正确解决路径的经济财政难题[8]。在问题的选择方面,应该从现实生活财政经济难题入手,选取复杂性强,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关《财政学》知识进行高思维活动,并能应用不同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在辩证讨论中形成知识,对问题进行处理。在问题的选择方面,也要突出问题的挑战性,要将学生的学习经验作为基础,通过合理选择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判断。

例如教师在问题选择方面,把握当前社会焦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具体可以选取“乱收费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作为研究问题,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入手,结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确定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等事宜。”从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角度分析减少和规范企业收费,“看住向企业乱伸的手”角度说一说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经常被乱收费和乱罚款的问题,探索怎样改善这一现象。从《财政学》视角进行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尝试从公众合法权益维护以及政府公共部门责任和义务角度进行分析,认识到合法的行政性费用是政府管理社会秩序、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保障,但是不能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乱收费、乱罚款,实质上涉及到公共权力的滥用,是一种不合乎法律规范的行为。在公权力失去监督的情况下,会对社会成员的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想对公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真正为民所用,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效规避个别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乱收费和乱罚款的问题,使公权力能受到有效的监督[9]。由此,从社会复杂问题入手引入《财政学》观点,探讨如何对公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能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学生对《财政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能帮助学生深化思想认识,提高学习效能。

(二)有效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有效的教师引导能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使学生针对《财政学》教学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分析[10]。因此,在《财政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应用PBL教学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需要重点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能按照教师的引导对问题解析的思路进行明确,逐层次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深化思想认识,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在不断的探究和实践中提高学习效果,使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财政学》学习方面也能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选取“公共产品供给中免费搭车实验”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对“公共产品消费方面免费搭车的问题能够避免吗?怎样避免?”进行探究,在问题教学法的作用下,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解马威尔以及埃姆斯在实验室中做的关于调查免费乘客行为的重要性实验,先为实验对象发放一些代币,让他们将这些代币在个人交易或者群体交易中应用,不管别人采取怎样的行动,如果资源在个人交易中使用,个人交易投资能够赚取一定的收入,这笔投资具有排他性,投资收益的取得不影响别人也不会受到别人影响;在群体交易活动中,每个参与者的现金收益是参考事先决定的公式进行确定的,这也就是说不论在此过程中谁投资多少,它最终都会形成一个联合的公共支付方式,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群体交易活动的收益明显高于个人交易的收益,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参与实验的人们形成了免费搭车的欲望。受此影响,如果群体资源全部都在群体交易活动中应用,较之于全部资源在个人交易中应用的情况,能使全体成员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如果个人投资到个人交易中,其他人将所有资源投入到群体交易中,那么个人交易收益就会更大。实验结果发现,参与实验的人一般愿意将40%-60%左右的资源向群体交易中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免费搭车现象存在,但是也否定了免费搭车会造成公共物品数量不足的观点,公平和责任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促使参与实验的人不会单纯地追求个人利益,能够兼顾群体利益。然后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当参与者发现免费搭车能够获取利益后,就会开始更加倾向于这种行为,在重复几次实验后,他们发现,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加,公共品供应的水平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11]。在对研究问题进行明确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以及非排他性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公共支付以及人们的资源原则对免费搭车行为进行解读,探索个人利益的追求以及公平、责任观念对消费公共产品进行支付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在条件变化情况下,公共产品供应水平不足情况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讨论的观点,论证公共产品消费方面存在的免费搭车问题是否能够有效地规避,并综合多种因素讨论应该进行怎样的规避。这样就能提高PBL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学生在问题解析中能深化思想认识,有助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掌握《财政学》知识的学习要点,能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合理化处理。

(三)划分讨论探究小组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PBL教学法的应用对非财经类专业《财政学》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较为重要的一点是有效划分多个学习小组,引导小组成员针对热点问题或者教學案例进行分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观点的论证以及问题的解析,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观点,能在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学生掌握学习要点,提高学习效果。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典型的案例,并设置小组探究任务,在问题引导下帮助学生确定学习要点和合作探究方向,从而突出《财政学》教学有效性[12]。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选取“夏商周三代的财政原则——‘量入为出,多有结余”作为案例,然后引导学生从夏商周三代联系现代社会,分析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是否仍然有必要在财政支出方面强调“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按照教师的引导,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对夏商周三代的奴隶制社会背景、经济上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状态、农业产出为国家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情况,并从生产力水平低下、极易出现财政危机的角度进行分析,认识到在夏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具备足够的结余才能维护国家财政和国家经济的稳定性,财政支出方面遵循结余原则是为了保证国库充足,维护社会生活的安定和谐。在对历史资料进行充分分析的情况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反复论证的情况下能看出我国不同时期在财政支出方面坚持“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都存在共通点,即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存在限制的情况,只有这种情况下采用“量入为出”的原则,能增强财政分配的稳定性,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这一点进行分析,论证现代社会是否有必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要从现代社会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入手,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确定[13]。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量入为出”原则的应用性进行系统的论证,能对财政支出原则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也能对我国当前社会上财政支出问题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优化学生对这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非财经类专业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结合《财政学》课程教学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PBL教学法在教育实践中的合理化应用,能有效发挥问题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能从不同的侧面对《财政学》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能掌握解决具体问题的要点,能针对《财政学》知识体系中相关知识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合理化训练。鉴于此,要系统针对《财政学》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从PBL教学法的实践应用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学》教学指导作用,使非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费锐.微课+翻转课堂”模式下《财政学》教学设计——以“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为例[J].时代金融,2020(09):131-133.

[2]魏火艳.《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J].商业经济,2020(03):194-196.

[3]张飞霞.教学改革驱动下的《财政学》课程微课设计[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03):104-107.

[4]周双艳.基于MOOC的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探索——以《财政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87-188.

[5]贺虹,毛新.研讨式教学在《财政学》课程中的应用及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4):107-108.

[6]乌日丽歌.《财政学》教学中的政府透明度[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6(02):90-92.

[7]敬艳丽.新常态下民办高校《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及出路[J].经贸实践,2018(01):294-295.

[8]张小芹.《财政学》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思路研究——基于福建农林大学的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2):56-63.

[9]谭洪益.Seminar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02):119-120+165.

[10]张飞霞.《财政学》课程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8(03):161-163.

[11]孙宇.新形势下关于《财政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77-78.

[12]朱顺贤.《财政学》通识课案例教学法优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06):289-290.

[13]朱顺贤.《财政学》通识课案例教学法刍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5(04):129-130.

作者简介:

江朦朦(1988年-),女,汉,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校教研项目《基于PBL的财政学课程教学方式改进及质量提升研究》。

猜你喜欢

财政学PBL教学法教学改革
现代财政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召开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方法决定成败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