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2020-10-26王星阳

文存阅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设计教育中国大学重要意义

摘要:基于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为核心进行研究,先阐述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此为依据,对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展开深入思考,其内容包含对学生思维进行创新、对课程设计进行完善和开拓艺术设计教育新领域等,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中国大学;艺术设计;设计教育;重要意义

一、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纵观近几年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可看出,在实际教育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相脱节。在当前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很多新兴行业的崛起都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却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脱节,不仅没能把艺术设计教育和设计需求相结合,还导致诸多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无法在当今社会中进行应用;第二,艺术设计教育缺少正确指导。现如今,很多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机构都组织开展了美术活动,但其活动主体与核心是以营利为主,并且还在办学理念方面存有缺少中心思想指导等问题。以缺少中心思想正确指导为由,在办学教育的过程中,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机构所坚持的中心思想,不仅违背了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取向,甚至还在艺术设计方面存有张扬的个性。长期以往,促使人们的主流意识受到削弱,并以“空心化主流意识”为主[1]。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正在处于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因遭受传统文化的不断冲击,促使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的价值观,最终在设计领域中体现出作品缺少中心思想指导。

二、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主要从对学生思维进行创新、对课程设计进行完善等多个方面,针对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展开较为深入的思考,促使其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一)对学生思维进行创新

根据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可看出,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艺术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也凸显了教师正确指导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存有教学经验不足,和对专业了解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落后,还导致教师无法意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最终阻碍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针对此,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创新,过多地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适合学生学习的现象发生,促使学生能扎扎实实学习相关内容,进而实现个人实践能力以及水平的提高[2]。除此之外,在开展美术艺术设计教育活动时,还需要学生针对色彩以及造型的熟练运用程度进行了解。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刚刚入学的学生,展开入学教育和入学指导,并重视写实能力训练课的有效开设,从学生角度整改教育思路和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教师给予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以此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和教师展开交流,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从宏观角度,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并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确保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成长和收获。

(二)对课程设计进行完善

众所周知,美术艺术设计教育属于一项系统化较强的课程,不仅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还需要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划分,遵循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健康成长。针对此,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完善和创新原有的课程设计。第一,素描可以划分成为设计素描和绘画素描两种形式,其中设计素描过于注重主观分析,而绘画素描则是注重客观因素,那么为了能凸显两者的重要性,应从不同设计领域的素描技法核心要求进行科学整理和归纳,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有效结合。除此之外,由于设计素描中还包含基础能力训练和语言能力训练等,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训练,明确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以造型基础能力训练为例,可以把侧重点投放在提高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方面,而语言能力训练,则是需要把侧重点投放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方面,确保学生实现感性和理性之间的有效转化;第二,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提高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创新能力中,应把设计素描的转化作为核心点,并通过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常态规律对物象展开分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明确学生在未知领域中的向往,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能在主动参与不同素描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三)开拓艺术设计教育新领域

基于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应合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拓艺術设计教育的新领域。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发展针对我国社会进步,以及科技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还对我国视觉艺术的发展造成了影响[3]。因此,这就需要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能合理运用新技术,通过不断调整学科教育教学体系,以及开拓艺术设计教育的新领域等方式,保证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符合现代发展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应当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了解学生专业学习态度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大纲为学生开展相对应的教学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准确掌握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核心,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最终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办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前沿专业。

参考文献:

[1]叶清清,张轩辉,陈宜羽.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探究[J].高教学刊,2020,(24):38-41.

[2]朱晓亮.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与培养模式研究[J].大观,2019,(10):179-180.

[3]张韶琲.“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8):13.

作者简介:

王星阳 ,男 ,籍贯:辽宁, 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研究、艺术设计教育、美术教师教育、美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设计教育中国大学重要意义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手艺精神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标志设计趋同化的思考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2015年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揭晓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