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辞学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应用思考

2020-10-26李西光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李西光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无论是站在应试教育角度,还是站在现代化的素质教育角度,对于学生来说,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古典诗歌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不同。其中不仅会涉及较为深层次的内涵,同时也会包含很多专业性的修辞学内容。所以,在引导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索时,教师就需要有方向地调整教学手段,以修辞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全面的掌握古典诗歌,也能够有效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修辞学应用

前言:

修辞是一种能够对所表达出的语言加以更深层次创造的手段之一。其主要可以被划分成语言修辞以及非语言修辞两种。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的是语言类的修辞手段。例如词语,句子,辞格等。帮助学生对这些内容形成了解,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文修养。

一、修辞学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人文应用

对于当代高中生来说,其在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时,不仅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考试能力以及知识掌握能力,更该注重发展自己的人文素养,能够站在审美角度以及语言角度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剖析以及揣度。

在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修辞学主要体现在语言、语音修辞方面。语言修辞指的是词汇、句式、辞格,而语音修辞的主要展现方式共有四种:押韵、节奏、平仄以及叠音。所以,在引导学生开展古代诗歌鉴赏学习活动时,教师需要全面地调整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涉及这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掌握,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

以语音为切入点来说,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就在于平仄。现代诗歌比较注重意境以及内容,古代诗歌比较注重平仄以及内容的规律。例如,在《登高》这首古诗中,最著名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采用的平仄手法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注仄仄平平仄仄平”,以一种对立的分布规律展现了秋天的悲凉,也促使整首诗歌呈现出了一定的韵律。

在古代诗歌中,押韵的现象十分常见,甚至有时候会成为决定一首诗歌完整性的标准。在高中古典诗歌中,学生所接触的大部分古诗押韵都会有同一种展现方式:将韵母相同的字,放在诗歌中不同句子中的同一个位置上。这样修辞形成的诗句,在朗读的时候能够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例如,在《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四句诗中,每一句的结尾处都押韵“an”。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一点,便于其朗诵以及记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词的美[1]。

叠音在古典诗歌中的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一般来说,古典诗歌不仅可以朗诵,同时也可以吟唱。叠音词的存在能够进一步强化诗歌的意境以及乐感,也能够让整首诗更加的绵延悠扬。例如,在《声声慢》的开头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简单单几个叠词,酒吧李清照的惆怅凄凉之情渲染的淋漓尽致。

对于诗歌的节奏来说,起到主要影响作用的修辞手法就是“音节的匀称”。在高中古典诗歌鉴赏中,音节匀称可以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所形成的美,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核心素养。例如,在《涉江采芙蓉》中,每一句诗歌都完美地以“二三”节奏展现,在语言的延宕中,学生能在脑海中浮现清晰的诗歌画面,真正地感受到诗歌所描述的情感已经。

以词汇为切入点来说,在高中古典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先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是教师需要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字词的含义,学生才能够体会诗歌的内涵,才能够真正地了解诗人想要诠释的情感。例如,在《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中的“瘦”,指的并不单单是身形,同时也代表了情绪以及心境。李清照用这一个简单的字,营造出了满满的愁绪。

以句式为切入点来说,通过句式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节奏以及韵律,也能够形成较强的审美思维。例如,在李白的《蜀道难》中,句式错落有致,既有长句,也有短句。两者相互穿插,为学生构建了蜀道险峻的画面。通过这种语言节奏,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紧张情绪以及对于蜀道的赞美之情。

以辞格为切入点来说,其是一首诗歌中,最能够彰显出诗歌自身表现力的一个因素。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接触的几种基本辞格有:比喻、拟人、借代、联想、夸张、用典等。例如,在《锦瑟》中,李商隐就采取了用典的辞格,引用了庄公梦蝶、杜鹃啼血等故事,展现出了自己的孤寂怅惘。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故事,然后让学生结合故事分析詩歌情感,加深学生的体会。

二、修辞学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应试应用

(一)炼字题

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中,炼字题是比较基础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字词把控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炼字,顾名思义就是“字词的提炼”,引申可以解释为“情感的锤炼”。在鉴赏一首古诗词时,学生可以通过提炼诗歌中带有修辞手法的字词,来分析其在这句诗歌中的作用,进而深入分析诗人的情感,以及其所要烘托的意境。

(二)意境题

一般情况下,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题目中,意境题的主要答题规格就是“……在这句诗歌中,营造了……的氛围”,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诗歌情感的掌控能力。在对这一类的问题进行解答时,学生需要深入诗歌语言,通过修辞分析,洞悉意境的内涵[2]。结合诗歌所应用的修辞以及自己所形成的联想,综合成问题的答案。

除此之外,在诗歌鉴赏中,技巧题也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这一类型题目的考点主要在于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如诗人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等。在讲解这一类问题时,如果涉及到新的修辞手法,教师需要辅助学生做好积累,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强化学生应试能力以及核心素养。

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通过修辞学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诗歌的情感,打造完整的学习体系。现如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教师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一项任务,基于这一前提,将修辞学引入到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自然也会形成较强的现实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主动做好教学创新,融合应试教育以及素质教育,以修辞学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探索古诗词世界,丰富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学慧.修辞学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36(06):183-184.

[2]李炜.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修辞教学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