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党员积分制提升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对策探索

2020-10-26柳科生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积分制党支部

柳科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本文以谋卷烟厂基层党支部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工作经验为例,从分析研判党员考核评价模式入手,对进一步运用党员积分制管理,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思考及对策探索。

关键词:积分制;党支部;对策探索

国企基层党支部抓党建工作,关键是要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通过党员积分制管理,明确党建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促进党建考核在基层党支部落地生根,为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在国企基层党支部构建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可以倒逼党员干部重视自身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把学习教育铭记于心,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本文以谋卷烟厂基层党支部工作实践为例,对国企基层党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途径及方法进行有益探索。

一、“科学化”设计,构建完善积分体系。

党员积分制管理应充分体现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由于国有企业基层党员广泛分布在生产、管理、销售等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积分要充分考量共性标准与个性细则相结合。

评价系统标准化。为确保党员积分制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该厂制定下发《党员积分管理实施方案》,以“党员积分管理平台”为依托,以业绩为基础,以量化为依据,对党员进行积分考评,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党性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各基层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在工厂實施方案的指导下,量身定制适应支部工作实际的积分体系。各基层党支部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业务工作、先锋模范”四个维度入手,构建起“基本要求积分、工作表现积分、目标结果积分”三大积分类别。其中“基本要求积分”由支部书记打分,“工作表现积分”由各部门负责人打分,“目标结果积分”由党员自行申报加分。各基层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党员量化积分考核细则》,打造“支部+行政部门‘双考评党员量化积分”模式,构建起标准化的党员考评模式。

评价指标数字化。为使党员积分制管理更具有科学性、指标性,各基层党支部紧密围绕支部工作实际,分别制定了《党员积分实施细则》。基本要求积分类是衡量合格党员的标尺,将党员参加“三会一课”、履行党员义务、日常学习教育、遵守规章制度等内容作为考核项,并明确各项考核标准及分值,考核满分为50分。工作表现积分类是衡量党员业务能力的重要依据,将党员日常工作表现、工作指标、工作业绩等内容作为考核项,由部门负责人根据党员工作情况进行评分,考核满分为50分。目标结果积分类是党员创先争优的重要体现,将党员学历提升、技能提升及各类评优评奖纳入考评范畴,并细化各项加分分值,此项考核积分不封顶,鼓励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挖掘自身潜力,为党组织及企业多做贡献。

二、“透明化”管理,规范运作考核流程。

党员积分制管理涉及党员学习教育、日常工作、模范作用的方方面面,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要统筹思考、科学部署,坚持“全局和局部相匹配”的原则,确保实施过程及结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

考核流程科学化。各基层党支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构建“党员量化积分平台”,设置“基本要求积分、工作表现积分、目标结果积分”三个评分模块,将全体党员纳入积分管理范畴,为每名党员构建一个“积分管理档案”,通过办公OA、支委微信工作群进行积分动态管理。一方面构建“月度登记、季度审核、年度公示”的积分管理流程,确保各模块积分的透明化管理;另一方面实施“专人管理、实时申报、年度评比”的管理模式,由各支部政工员或支委成员对积分平台进行维护管理及监督,个人评先评优荣誉按评奖时间进行自行申报、实时登记,年度进行积分排名。

考核过程透明化。对于各类别加分情况,均设置加分备注栏目,由积分管理人员备注或说明加分事由、加分依据及加分标准,并分类保存加分辅助材料,并定期向全体党员公示。积分管理人员对于加分相关事项存在异议时,由支委会集中讨论定夺,并以会议纪要形式向全体党员进行通报,并征求党员意见或建议,全体党员无异议后进行加分。在积分管理中,支部设置积分监督员,对加分类别、标准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行复查和监督,对于存在异议的加分事项报请支委会进行讨论,确保整个积分过程、积分结果的公开透明,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也促进党员在工作中对标找差距、补短板。

三、“严肃化”考核,充分发挥积分实效。

严肃化考核是确保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效的根本保障。党员量化积分,使得党员眼前多了“一面镜”、群众心里多了“一把尺”,时时刻刻检查着党员干部是否履职到位,促进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积分管理精细化。积分管理既是量化党员日常实绩,评议党员学习教育、责任担当的结果,也是党员业务能力、创先争优的方向标。各基层党支部按照“一人一账户、一人一积分、一人一清单”的方式,为每名党员建立积分档案,支部对照积分管理细则对积分进行动态管理,并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结合工作实际,着眼于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并进,围绕年度党建工作重点、党建工作目标和业务工作要点,年初对基层党支部积分管理细则进行及时修订,实现“考核项目、目标要求、评分标准、考评分值”的精细化管理,注重日常考核、过程管控,改变以往年终评、突击评、印象评的方式,促进党员积分制考评体系的不断自我优化完善。

积分考核常态化。对于党员积分制结果的运用,要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模式。将党员积分结果融入到评先评优、民主评议等内容中,既强化积分制管理的结果运用,也营造必学赶超的良好风气。每年度进行一次积分排名,并根据积分排名情况及分值分布,将党员评定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优秀等级作为年度支部及上级党组织评先评优的基本条件,对于基本合格等级党员进行谈心谈话,选派优秀等级党员与基本合格等级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对其思想学习、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帮扶。对于不合格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形成有效约束,发挥考核作用。

猜你喜欢

积分制党支部
微“积分”:构建活力班级的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