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制与机制研究

2020-10-26段瀛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制国有企业

段瀛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目前,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下去。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这也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对国企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不单单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制;体制

国有企业作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项的中流砥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是其义务和责任。在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时,一定要将其作为强基固本的灵魂工程,主动承担国有企业的责任,并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设好四大体系,将激励约束和机制保障有效结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一、国有企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来说主要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意识领域的需要,是我国社会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深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够提高自身的主流价值影响了,提高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企业实现深化改革的基础需要。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实现“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以文化载体引领建设,通过让员工认同的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且可以把企业文化、精神文明与企业生产有效结合起来,推动国有企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体制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体制是基础性保障

体制主要包括了职权划分和机构设备,指的是组织形式制度。作为组织基本架构,运行制度和组织设置是确保事物能够有序正常运行的基础所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想要实现贯彻落实,必要前提就是有健全的体质。目前,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为体制问题导致,只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过程中不出现问题。

(二)机制是关键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制指的是参与价值观落实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同的作用方式及过程。机制的完善性,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工作的水平,也是确保能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不单单是某个部门职能发挥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还包含了网络信息管理、资源整合、社会教化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制的完善性,能够充分发挥出各项职能,促进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国有企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制与机制策略

(一)建立“全渗透“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价值对接机制。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确保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相对接,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社会生态责任的基础上,践行政治责任,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坚持“依法治企、守法从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逐渐完善信用体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文化,制定规范的职工行为标准制度,在制度机制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要将三倾斜政策贯彻落实下去,对职工工资的提升机制进行优化改进,将职工工资与企业的效益实现连接,确保职工的生产生活不受较大的影响。国企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实施“阳光惠民”政策,对职工的环境进行改善,并对他们合法权益做好保障工作,对职工民主集体协商机制进行优化。最后,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建立推进机制,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将职工的日常行为规范与价值观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完善纠偏机制,对舆论导向和政治方向准确把握,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二)构建完善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框架

首先,建立和健全领导体制。要对组织机构职责进行明确,将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充分和发挥出来。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想要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起到先锋引领的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完善。其次,构建民主体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想要客观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要坚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国企要对职工的意见、想法有充分的了解并加强重视,拓展民主协商对话渠道,让职工对企业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并有发表意见的途径,使他们的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得到保障。最后,健全法律体制。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们的价值自觉和价值认同得以实现,属于一种“软约束”。而法律法规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可以让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并以此为引领。只有确定核心价值观法律形式,才能确保实际在运行的过程中有至上性和权威性。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人民主权和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落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转型改革时期,在当前重要的时期下一定要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体制建立健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且,可以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企业科学全面发展,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周艳红,张明海.大数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2]杜裕禄,潘妍妍,段淑娜.新媒体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探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3]人民日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N].2016(001).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制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