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视域下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

2020-10-26黄敏淳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生视域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面临着双重困境。分别为缺乏大学职业规划培训以及学生职业规划的认知与行为出现偏差,因此迫切需要将“双创”的概念作为精神核心,以实现其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学生们应该从创建全过程和全面的创新创业计划的概念开始,完善企业家创新职业培训的范式。本文便是对“双创”视域下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双创”视域;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前言:

“双创”正在逐渐成为中国转型时期的关键问题,并逐渐被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去。在新时代的教育特点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目标也逐步反映出从“实践型人才”向“具有创新和企业家素质的高素质人才”的转变。因此,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实质内涵正在更新。在整个职业规划中实现``双创''概念的渗透不仅可以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化其职业道路规划,还有助于创建创新型国家的过程,这为促进高等教育职业学院的学生就业和充分就业提供了重要保证。

1.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困境

1.1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缺位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遇到了瓶颈。客观地讲,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规划起步较晚,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也缺乏基本目标和思想,师资相对薄弱,缺乏统一的教育体系。职业学院通常在就业管理过程中发现职业培训方面的错误,对学生而言,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发布有关就业的信息,组织招聘和安置学生的信息。同时,在文化和职业规划领域,教师的不合理分配和教育的不均衡分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缺乏专业知识显然会影响教师的职业规划实力,这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缺乏,也是实践能力的缺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職院校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尚未形成。而近几年我国出版的高职教学教材大都是在传统高中教学的教材基础上编写的,并且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教材的内容与结构,还是教学目的与要求,甚至包括教育思想与理念,都与以往有较大差异。因此,现有高职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教学内容,在课程与教学上产生的脱节问题将会比较突出。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另外,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比较简单,在制定教育目标,组织课程和创新教学方法方面缺乏科学指导,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是作为专题讲座,二年级课程或中学选修课程,内容。它们是分散的,不能真正地整合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发展体系中。

1.2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行动偏差

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应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职业规划意识,自信和自尊,对实际情况和职业环境的分析以及实施策略和反馈。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注重理论文化和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较低,对规划的意识较弱,仅将此作为学校的教育任务来考虑,无法积极探索和建设自己的学校。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内容和方法都预先得到具体的安排,学生少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只能被动地完成任务。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因节省时间、便于教师控制、有利于保持知识传授的连贯性而被广泛采用,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造性活动能力的提高不利。并且,由于职业规划不合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职业准备的实际贡献是被动的,忽略了校园内创新和创业精神,独立创业项目等领域的竞争,很难将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创新思维和企业家技能,需要加强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2.“双创”视域下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解决方法

2.1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学生们也应该学会科学地了解市场动态,并根据准确的自我知识和对未来的预测,主动探索自己的职业,并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因此,学校和学生本身都需要关注双重创造力教育的``广泛适应性'',并将创新和创业精神纳入其职业生涯规划,以实现``普及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共同战略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发展一种创新的职业规划概念,并将其融入自己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作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实践的主要力量和先锋,学生是职业规划中最活跃的因素。迫切需要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锚定者的能力,并在长期追求铁饭碗的过程中克服心理障碍。因为他们害怕没有合适的工作,因此通常会通过正确的职业规划来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状况,以指导他们的创新和创业活动。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再是短期的,而是具有整个生命周期的。一方面,学生应将创新的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并意识到并有效利用对国家和地方政策和措施的宣传和解释,通过媒体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敢于发现优势,敢于探索有前途的创新领域,提高思维质量并主动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应该重视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的全过程,为未来的实践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创新竞赛校园和关于创业实践的项目。教师们可以重视增强学生们的毅力和发展信心,并不断地审查其职业方向和目标,继续扩大未来职业的范围,实现学生们对社会的贡献。

2.2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职业生涯培育范式

高校应响应政府“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真诚整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型教育,以培养高水平人才,满足社会和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加强实践环节,运用现代技术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介绍各种概念时,用“案例教学法”从实例引入,使概念尽可能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自然的叙述,辅以各种背景材料,顺势引入。

3.结语

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中,职业指导的清晰性,目标设定的准确性和理想的渠道设计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还应采取主动性,世界各地也应帮助其向前发展。政府将继续改善和实施适当的政策和法律,以帮助学生创新和创业,并加强高职院校与政府之间的政治联系。政府将积极鼓励学生进入微型和微型企业并在地方一级工作,这也鼓励了自谋职业,拓宽了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16-11-28).[2017-04-19].

作者简介:黄敏淳(1994.9.28)女,汉族,广东省揭阳市人,学士学位,从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高职生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