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020-10-26刘哲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刘哲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强化对小学生的朗读训练。既要有效激发小学生朗读兴趣,又要正确传授朗读规律和朗读技巧,还要强化对小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小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养成爱好朗读习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

新课程改革当中的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教学需要强化学生的朗读与默读。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根本,也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读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同样要强化对小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用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综合能力。

一、有效激发小学生朗读兴趣

培养小学生朗读兴趣是小学生喜欢朗读的动力,想要小学生喜欢朗读,必先培养他们喜欢朗读兴趣。培养小学生朗读兴趣有多种。通过教学实践,语文教师可以用听讲的方式,激发小学生朗读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或课余时间,多给小学生讲述优秀诗文、优秀作品时代背景、优秀作者创作作品故事或优秀文章创作特点等等,并还要讲得有声有色和惟妙惟肖,以此引发小学生欲读文章的欲望。

可以用复述课文形式,激发小学生朗读兴趣。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必要时小学生先去朗读课文。但语文教师需要小学生在复述课文内容过程中,要体现一种逻辑条理性,并将课文内容复述清楚。在这样的要求下,小学生只有去认真朗读课文,以此催生小学生朗读兴趣。

可以运用泛读形式,激发小学生朗读兴趣。泛读是语文教师的泛读,它需要语文教师必须讲究泛读课文的质量,既要充满泛读情感,又要语言抑扬顿挫,还要图纸清晰,更要惟妙惟肖,为小学生做好泛读示范,促使小学生也要像語文老师那样,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小学生朗读兴趣。

二、正确传授朗读规律和朗读技巧

朗读既有规律,也有技巧,只有掌握了朗读规律和技巧,才能将书读“活”,将书读到引人入胜之境。小学生的朗读规律和技巧毕竟有限,他们需要语文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与传授。

语文教师指导与传授朗读规律与技巧,需要注意对重音的朗读。在指导中,要让小学生知道心理重音、逻辑重音、语法重音和普通重音。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定“仿读”或比较读等方法,让小学生学会对句子中的各种重音出现的表现进行恰当处理。

注意朗读的合理停顿。语句中的标点符号,是停顿的提示。但这种提示,仅是对朗读句子的停顿提示,并非是对句子表达情感的停顿提示,所以,需要指导小学生学会句子的合理停顿,达到句停情连之效。

注意朗读语调的运用。朗读需要抑扬顿挫,让语调根据内容进行高低、强弱与快慢交替,并需要结合标点符号提示,注意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等句子朗读的特殊语调,且力争读出这几种标点符号所暗示的情感。

注意朗读语速的掌控。朗读语速,与文章体裁有关,也与朗读内容相关。对于那些表达紧急、兴奋、愉快或热烈场面的内容,朗读的语速一般要快些,对于那些表达庄重、沉重或平静等场面的内容,一般朗读语速要相对慢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朗读内容,指导小学生在朗读语速上,做到疾徐有致和快慢得体,体现朗读质量。

三、强化对小学生朗读的指导

(一)特别注重朗读的语速与语调

小学生的朗读,是在语文教师指导下的朗读,也是一种理解性的朗读。朗读最忌讳稀里糊涂的朗读。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强化对小学生朗读的指导,在朗读指导中,既要指导小学生朗读的方法,又要指导小学生的朗读技巧,让小学生真正做到会读。比如,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朗读《燕子》这篇文章时,就可以指导小学生进行这样的朗读。朗读全句,注意朗读节奏: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眉绿眼的/柔柳。强化朗读指导,这句语言,是在描写燕子的归来,给春天带来了无限的生趣,重点描写一种动态美。在朗读这句话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尤其注意朗读描写静态美时的语速与语调,让小学生读出句子所要表达的那种静态美。

(二)把握好朗读的层次

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需要体现一种循序渐进,从易到难,进行逐步提高,指导小学生学会把握朗读层次。

初读是为了感知文章的大致内容。在初读时,可以让小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将生词或生词加以熟悉,分清文章段落层次,理解文章大意,为正确朗读和通顺朗读奠定基础。

细读是在初读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反复诵读,并在诵读中,深刻体会和理解文章内容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比如,在读《丰碑》里的前两句话时,对“将军愣住了,久久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这句的朗读,需要抓住将军在神态上的变化,并且紧密联系上下文,让小学生做细细地品读,以反复诵读的方式,去体会和理解一位负责管理部队物资的军需处长,他宁可自己活活被冻死在雪地里,也要尽职尽责的崇高精神。

精读是要读好文章中那些描写意境最优美和最语言生动,体现情感最丰富的内容,并通过精读,实现品读和品味,理解这些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比如,语文教师在指导读《白杨》这篇文章时,就需要人小学生抓住描写白杨特色的内容,将白杨所能象征的“适应性强”、“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高大挺秀”等特点,朗读出来。朗读的方式,既可以是齐读,也可以是指名读,还可以是自由读,并人小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对白杨的赞美情怀,用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熟读是在前面几个层次朗读的前提下,让小学生全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以后,再次要求小学生进行反复朗读,达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效,将文章中形象的描写与生动的语言,融为一体,让小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牢牢加深他们对朗读过文章的记忆。

结语

朗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一种主要学习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强化对小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需要给小学生创设一定朗读时间,并对小学生朗读进行精心指导,在培养小学生爱好朗读习惯中,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绍荣.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读天下(综合),2018(7).

[2]陈利娥.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读与写,2017(6).

[3]兰丝路.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朗读训练[J].读与写:上,下旬,2016(5).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