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

2020-10-26田莺莺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趣味化生活化小学数学

田莺莺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的改革,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也应当采取更加开放的方式去增强他们的思维。让当前的小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学习数学,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通过他们来增强课堂的氛围。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如何将抽象化的数学内容变成学生们乐于接受的知识当前很多教师都在研究的课题。只有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将数学教学融入到生活当中,才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因此,本文将探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方式,让数学教学的内容更加生活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趣味化;生活化

引言

数学源自于生活,所以在对学生教学时,要将数学融入到他们的生活里,使其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并让整个教学变得更加有趣。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在获得知识后产生喜悦感。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趣味和生活化的方式,为教育工作者总结出一些具体的经验和全新教学思路。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的重要性

开展日常生活化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把实际问题联系进生活中,从而能更加自主地参加进本次教学里,如果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能从生活中挖掘到,到现在为止,枯燥、无聊的数学问题就能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如此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也会大大提高。当数学的教学里融进了趣味化的教学理念,就对于改良教学结构,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有了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实现途徑

2.1 在身边发现数学、体会数学无处不在

从“知识来源于生活”这句话中,足以见得生活十分重要,数学源于生活,即其的实施地点与教学根据则为现实。故此,教授数学的过程,就是能帮助学生处理好由现实性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变的过程,更何况个人同数学之间本就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当实施趣味性教学时,处于重要位置上的便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只有当学生可以亲自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才能被数学贴近生活的生动、亲切的魅力所吸引。

2.1.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充斥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能做到熟练结合教学大纲,尽量创造多些贴近生活的生动情景,将课堂中的数学原形生活化,这样的话,枯燥乏味的数学将在学生眼中变得妙趣横生。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时,可以指引学生回忆或寻找生活里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剪刀、脸谱、交通标志……如此以来学生会对教学内容生活化有更深的感触。

2.1.2 生活经验数学化

将“借助自身经验自主建构”看做“灵魂”是建构主义的核心。对小学生而言,很多关于数学知识的感受已经融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学习数学就是归纳和升华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经验的过程。例如在完成面积单位的学习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喜欢的东西,首先去估算该物品的面积,接着去寻找适当工具进行测量计算,最后对比哪位同学估测最准确。这样能让学生对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的感受得到深化,让学生借助体验生活学习数学,学会数学技能,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2.1.3 探索形式生活化

教数学的过程不应是机械地去重现课本里的知识,而应是将实践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起来。比方说,在进行《长方体的认识》的学习时,可以做几项类似于“变一变”、“摸一摸”、“做一做”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从头到尾都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探寻长方体特点的过程切身经历了一遍,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悟”和“做”的有机统一。

2.2 在课堂中认识数学,感受数学趣味性

数学授课内容、周围环境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小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学数学,并掌握数学知识。因为数学线下授课,数学教师教学的重难点一直是数学抽象性和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因此,为了处理这个矛盾,教师不但要将提升语言直观和语言表达能力置于教学重点,还需可以熟练地运用相关学习技巧,使用恰当教学方式。这里面,模像、言语、实物被“直观”这一概念所包含,能够直接接触是其最大的特征,因此,教师须多加运用授课时的教学内容。

2.2.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的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发展,互相交流的过程,而非单纯地去教授课本内容。在这个过程里,老师要主动去营造放松、和谐、快乐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环境,尽可能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像在进行“找规律”的学习时,巧妙创造魔术情境:白花、粉花、白花、粉花、白花、粉花、白花(),括号中应当所填的颜色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竞相猜测,进而引发学生更深一步探索“规律”的欲望。

2.2.2 直观教学,增强兴趣

小学阶段塑造学生空间想象力主要是借助学习数学的几何知识,在授课中让学生对比、观察、思考、动手做,一步步提升学生空间观察的能力。就像在进行《长方体的认识》的学习时,引领学生观察橡皮、粉笔盒,不仅仅提升了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更加帮助让学生明白立方体是由平面图形组成而成的立体图形。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2.2.3 利用游戏,巩固兴趣

小孩的天性是喜欢做游戏,让教学被部分符合授课内容的游戏所服务,是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机的。如在进行《可能性》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玩“猜一猜”游戏,老师的手中握着一个硬币,你猜它将出现在哪只手中?右手吗?左手吗?借助分析几次猜测结果,得到硬币也许在右手,亦可能在左手,都是有一定可能性的结果。借助猜一猜,学生以最快速度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以极高的热情扎进学习之中。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来源于、存在于,也运用于日常生活。在进行数学授课的过程中,应把生活同课堂相结合,带数学课堂走进生活,塑造贴近现实的生动情景,借助日常化的言语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同生活的关联,明白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让数学服务、应用于生活,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掌握情况,增加学生想去学好数学的信念。

参考文献:

[1]钟合生.趣味化生活化开放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1):158-158.

[2]黄灵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例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9):92-93.

[3]狄云雷.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J].学周刊,2018,30(30):72-7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 2018.30.043.

猜你喜欢

趣味化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