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信课程群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0-10-26王慧莹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王慧莹

摘要:高校通信课程群中通信基础理论课程要全面推行“翻转课堂”,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作为高校教师要推行该理念要首先学习并认可“翻转课堂”的理念,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IT素养,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堂,完成向导师的转变。

关键词:通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通信课程群通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很多高校朝着综合性院校方向发展,通信工程作为一个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热门且就业率高的专业,越来越多地高校开设这一专业,但真正将通信专业变成具有独有特色的高校并不多,尤其是民办院校,想要开设好通信这一专业更是困难重重。通信课程群的专业基础课程中,《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课程无疑是通信类专业课程中很重要的几门课程。这些专业课程有的内容多而繁,知识量大面广、课时少的特点非常突出,如《信号与系统》;有的课程具有应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如《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这些课程虽然学起来不容易,但对学生选择该专业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解决通信相关的问题,关系重大。

针对《通信原理》等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且很多专业知识复杂难懂,学习方法不同于电路原理、模拟电子线路之类的课程,所以学生感到难学。考虑到学生的心态,再加上课堂教学以及课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之所以对某一门课不感兴趣,一是因为课程太难,学生基础差,前面的知识掌握不牢,导致更接受不了新知识,日积月累,不懂的知识越来越多,就更加不想去学习这门课,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太平淡,且只是自顾自地去讲,没有注意到与学生的互动,故而也不去重视这门课。因此有必要采用一定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另外,当前很多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有待改进。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出勤率和作业,且所占比例较少,没有能够注重学生平时的所有表现以全面考查学生对一门课的学习情况,因此学生更注重期末考试的准备,平时存在逃课和作业抄袭现象,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产生一种以考试为目的而非以学习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不能达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勤于创新等能力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现行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很难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也增加了教师授课的负担,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悖,因此有必要对通信类课程教学中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特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新技术,探索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要求。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模型的构建

对于通信類的专业课,要很好地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首先对学校:

学校要有宽松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去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有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实施“翻转课堂”。

其次对教师:

第一,教师要理解“翻转课堂”,从自己的观念上认可该教学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作为教师可以跟随信息化的脚步,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实施“翻转课堂”。一旦实施“翻转课堂”,必然要打破教师和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态,让自己处于一个新的、自己内心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状态之中。如果没有坚定的改革信念作为支撑,教师通常是不愿意“革”自己的命的。

第二,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尤其作为通信的老师,教学信息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学生对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这一有利工具,利用学生对信息和网络的亲近感,给学生提供大量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料或素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教学视频编制、教学资源平台维护和管理等系列技能的话,否则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是很困难的。

第三,教师要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为了实施“翻转课堂”,很多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视频的制作上,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视频自然重要,但比视频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多出来的这些时间。课堂的对话和讨论,需要教师精心地准备和细致地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所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

第四,教师做好角色转换。首先,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整节课讲授的角色转变成导师,在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进行必要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学习。并且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不仅要备课堂讲授的内容,更要备学生,备方法。要合理地安排每节课的进度,把握课堂的节奏,还要掌握如何调节课堂气氛,保证每节课的目标都保质完成。其次,学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主动性,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无法进行,必须需要学生的主动操作和主动思。教师可以使用问题引导法,可以把一批问题抛给学生,同时要把问题解释清楚,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自主学习。

结语:

通信类基础课使用“翻转课堂”虽然取得的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对少数不擅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可能根本参与不到我们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中;第二,部分教师是否具备引导学习的职业素质尚待商榷。老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这对其职业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与学生一样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老师群体,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自身的转变。第三,学校对“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是否完善,是否能激发教师将该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热情也是一大问题。第四,部分学生家长对该理论不完全理解,要完全推行该理念还要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公海霞,王甘霖,彭立.基于即时通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9(11):183-185.

[2]张爽.基于即时通信平台的计算机软件操作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软件,2019,15(5):11-13.

[3]王钰莹.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6(18):155-156.

[4]史诺,刘琼,付建军.基于微信平台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9(2):47-50.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转型背景下通信课程群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SJGY20190572)。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