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0-10-26乌兰格日乐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定义,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为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如何培养能够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次被欧盟使用,后被引入中国,2014年“核心素养”一次被正式提出,教育的发展来源于制度与指导思想的改革与进步,各学科课堂是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场所。数学课堂应将主要精力落实到学生数学能力的掌握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带给数学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新问题。

一、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定义

2014 年,我国相关部门指出“研究确定我国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首次确立“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紧随其后,2016年,权威部门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这也就代表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又一次的大创新大突破。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教学改革,无一例外的是教育的核心始终未改变。“全面发展的人”代表了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代表了青少年发展指向,为各学科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定义

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改革的要求可知,数学核心素养中包括学生的分析能力、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习方式、探究能力、学习习惯等囊括多层次的内容与方面[1]。不难发现,传统思维中将小学数学看做数字符号是片面、不恰当的,因为数学这一学科不仅能够代表课堂理论知识更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沟通与解决实际问题时得以运用,它是融思维与理解能力于一体的能够适用于课堂与生活各方面的实用性学科,只有权衡各方面各环节的数学知识与技巧,才能够完整的阐述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就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自身来看,支撑这一学科的根基是相当复杂的结构概念,这种概论需要长期的积累与实践,这也是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前提

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是学生拥有数学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针对某一知识的教学,教师只将常见的、简便的方法告诉学生,解题思路往往带有单一性、局限性的缺陷,学生虽然能够暂时学会某一道题的解决方法、答题思路,却不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发散思维较为欠缺。导致年级越高、年龄越大、数学成绩越是止步不前,对数学课程的兴趣越低,由此出现恶性循环的现状。这种数学学习积极性缺乏的原因正是因为教师没能够将核心素养的精髓把握清楚,难以运用到数学教学课堂上[2]。这一现状要求数学教师应当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为中心,优化数学教学理念,不仅要对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的教育要求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更要注意把握课堂中的师生地位与角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状况与实际需求;不仅应当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破“教师即权威”、“书本即权威”的错误认知,构建气氛融洽、师生平等的数学教学环境。

(二)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习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开放性思维的激发。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课堂学习当中、更体现在实际性问题的解决上,这也是数学这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有的品性。众所周知,数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发散思维的能力,因而,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更应当有针对性的锻炼小学生的这一能力。数学学科很多知识与概念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相对较困难,影响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针对于这一问题,数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来对复杂抽象的知识进行讲解,化复杂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再者,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合作学习法、小组学习法都是较好的培养与锻炼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的学习方法,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各自的解题思路,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课后知识巩固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保障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众所周知,人的记忆是有限制的,知识是可以遗忘的,所以在小学学生课堂教学中,除了前期的课前导入、课中讲解,课后知识复习巩固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课后知识复习与练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加强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强化已掌握的思路与方法,为后续数学学科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因为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缺少一个环节都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学习思维、数学学习方法以及数学学习习惯,三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数学课堂的课后知识巩固与练习应当通过各途径、多角度激发学生的课后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仅要在复习内容上作出强调,更要在复习方法上精心设计与编排,只有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才能够使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其思维、促进其能力提升。

三、结语

小学数学学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重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扶手,数学教师应当对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并将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密切结合在一起,基于学生的真实需求与兴趣展开深入探究,给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唯有如此,学生才更可能尽快的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领悟教师传授的思维方法,完成知识的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艳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之研究[J].新课程(上),2017(8):17.

[2]王立红.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7(13):162.

作者簡介:乌兰格日乐(1982.5-)中级职称。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