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州主要自然灾害及气象防御服务对策
2020-10-26胡春燕
作者简介:胡春燕(1975-),女,山东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服务。
摘 要: 本文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探究对象,根据博州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分析博州主要自然灾害发生原因、规律及造成的负面影响,针对性提出相关气象防御对策,为博州日后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气象保障。
关键词: 博州;自然灾害;气象服务;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U45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0.225
引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地区,在准葛尔盆地西侧,境内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季气温变化大且回升快,秋季降温迅速,夏季高温,冬季漫长且严寒,昼夜温差大,年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为90-500mm,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光热资源丰富太阳总辐射年均5390~5700兆焦耳/平方米。博州天气状况复杂多变,春秋季多大风,夏季多雷阵雨和冰雹,冬季多雾,大风扬尘、冰雹、暴雨洪涝、霜冻、低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
1 博州常见自然灾害特征及气象防御
1.1 大风
博州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西、北、南三面环山,中间是喇叭状谷地平原。群山环绕下冷空气侵袭时沿山口、河谷,经过戈壁,气流由开阔地带进入峡谷地形因空气质量无法大量累积,所以加速经过峡谷,在狭管效应和越岭下滑产生大风。年大风日数最高出现在阿拉山口为150d,集中在夏季。风灾会对本地农业种植、林业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春季风灾会影响果树开花坐果,农作物苗期生长。
大风会带来降温,气象局应采取提前应对措施,发布重要天气预报,逐日更新发布,精细、精准服务;及时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电子邮件、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自动答询电话12121、电视广播,自建移动云MAS业务短信平台等渠道对公众和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发布相关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防范大风天气对交通运输、城市运行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设施农业做好畜禽圈舍防风加固、增温保暖。大风过后加强农田管理,重视防风林建设和维护,对受灾较轻农田进行补种或追施水肥,受灾较重农田进行重播,密切观察补种或重播后农田土壤墒情,及时浇灌,保证出苗和幼苗生长。
1.2 暴雨山洪
博州年降水集中在夏季,近30年年均降雨量287.3mm,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60%,丰枯年差异较大。局部暴雨特征明显,表现为过程短,强度大,暴雨易导致洪涝,尤其是山前突降雨是形成暴雨洪水的主要原因。域内各支流多为山溪性河流,河道大,暴雨可迅速汇集成洪,山区风化严重的石灰岩、花岗岩组成的山体易被冲刷造成垮塌,形成次生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崩塌、滑坡。降水集中季是洪水多发期,二者频次保持同步,博州山区大规模泥石流多发生在5-8月。暴雨山洪对工矿、交通运输、居民住宅影响较大,水利、电力、通信、农田等基础设施因突发性山洪造成毁灭性破坏,片刻间房屋坍塌、道路阻断、河流改道,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灾后重建难度较大,恢复期长。博州山丘区本属经济不发达地区,一旦集镇被淹,恢复生产生活面临很大困难。
气象部门要配合本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暴雨防灾紧急预案,在汛期来临前期24小时值班。做好雨情速报工作,保障和政府各部门信息传输渠道畅通,为气象决策提供精准及时天气数据,加强和防汛部门联系,组织灾情会商,参与险情排查工作,找出高地质灾害隐患点,对重点防治区和高度危险区进行定期巡检,制作防灾手册发放给受威胁的居民。加强气候和水文监测预报,加固农田基本设施。疏通河道,开辟分洪区,在田地低洼处挖掘沟渠降低地下水位,灾后跟进气象观测抓住时机进行田间管理,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地表板结和盐渍化,适时中耕、深耕多施有机肥。
1.3 低温霜冻
倒春寒是博州常见灾害。春季气温回升但变化波动大,强寒潮可带来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夏季在西部山区存在区域小气候特点,昼夜温差大,冷空气入侵频繁,降温幅度大也会出现低温阴雨天气,这时处于棉花生长对温度有一定要求,降温会推迟发育致使减产,造成棉花种植区普遍出现蕾铃脱落、烂桃。秋季进入迅速降温期,初霜冻偏早出现的年份会出现冻害,之后春霜冻若结束较晚,对棉花、玉米、瓜果、蔬菜等生长极为不利,出现棉叶冻死等。
总结本地低温发生规律,联合农技部门科学引进耐寒作物品种,分配播种期。根据博州本地气候条件和气象年景,合理规划本年度作物种植面积。对喜温作物如棉花充分考虑本年度光热条件,以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增产目的。加强低温持續期冷害预报,做好长期趋势分析适时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为应急抗灾提供精确数据基础。善于利用小气候生态环境,增强农业抗低温能力,引导种植户采用地膜覆盖、熏烟、喷洒保温剂的措施减轻低温危害。
1.4 冰雹
冰雹多发于山区和山前地带,具有显著季节性,突发性和局地性强。本地降雹日集中在5-8月,正处在各种农作物发育关键期,降雹可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对交通、建筑、生命威胁很大。
针对冰雹要强化人工消雹能力,科学规划将炮点布设于冰雹云形成移动前侧,观测人员密切注意天气趋势演变,利用气象雷达跟踪建立对流天气模型和人工观测雹云相结合方式判断雹云行进路径。适时进行人工消雹,在冰雹云中播撒凝结核促使成雨降落,避免成雹。
1.5 高温干旱
博州境内降水年内分布不均,河水流量有明显季节性,因此干旱较为常见。春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一是春季气温低,融雪速度慢,水流补给不足,易出现春旱;二是冬季降雪少导致积雪量减少。平原地区干旱出现率比山区高,主要集中在4-6月。当温度保持较高水平,植物呼吸作用增强,加剧农作物积累营养成分消耗,对光合作用也会产生影响。
气象部门应掌握本地干旱灾害空间规律,避免在灌溉设施薄弱地方种植需水量大的农作物。改良土壤结构增加蓄水能力,采取秸秆、绿肥、薄膜覆盖方式减少蒸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如地下灌溉、滴灌、细流沟灌等。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有利天气时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选用优良耐旱、光合效率高的品种进行种植,对瘠薄农田采用以肥调水,先施肥后追水,防止早衰。
2 结语
气象服务防灾减灾重点首先应防御完善监测体系,其次要配合水利、农业、环保部门指导农户采取防灾措施,做好生态建设工作,筑牢堤坝,疏浚沟渠,最后扩大信息传播覆盖面,及时将预警防护信息传达至群众手中。
参考文献
[1] 何琳.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水平的措施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8).
[2] 古力拜克然木?沙吾提.棉花生产中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的三个探析[J].农家致富顾问.20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