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
2020-10-26刘秋娟
刘秋娟
摘 要 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确保农作物产量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全国各地均应当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由此,笔者先是从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着手,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进而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展开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以期更好地增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水平,提高农田灌溉效果。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设计原则
引言
由于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水利灌溉工程的最大作用就是更加科学的利用水资源,帮助人们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这就需要对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进而更好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我国粮食产量。
1农田水利工程概述及规划设计
①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惠农利农工程,目的是通过水利技术措施,改造对农业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包括建设水源工程、渠道建筑、泵站工程、具有排水排涝功能的排水工程等,一般建设在农业生产区,通过引水灌溉作物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提升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②积极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确定好相应的设计方案,可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目标更加明确,满足其作业计划高效实施要求,为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③通过对人员优化配置、建设过程严格把控、材料选用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有利于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满足其高效施工及科学应用要求。④在灌溉技术的支持下,丰富农田灌溉过程中的技术内涵,全面提升其灌溉作业开展中的技术水平,满足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要求[1]。
2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给灌溉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于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相应的农业灌溉规划设计方案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在相关工程方案设计过程中,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管理涉及理念,将工程数据、结构图进行细致的分析,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相关的数据资料。在具体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从农田的灌溉面积出发,深入细致分析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此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渠道。以农业土地发展状况和水资源的使用为基础,不但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有效实现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2]。
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研究
(1)规划建设规模预测。在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严格以当地农民对于收入、粮食安全等有关方面的需求为依据,进而对灌溉面积做进一步确定,再严格按照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及其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需求,做好建设整体需求、发展灌溉面积、节水改造等做进一步明确。与此同时,需对耕地资源做深入的调研,并严格按照耕地资源做好地区灌溉面积发展方面的综合评估,以实现对区域灌溉面积发展能力进行规划,并落实相关设计预留工作。
(2)利用地形条件。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过程中,不同的地形條件下相应的农作物对水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所以农田的灌溉渠道应当满足农作物的实际灌溉需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全面考虑地形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灌溉方案,一般将主要灌溉渠道设置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同时在地势较低的区域设置相应的分支渠道,以保证农田灌溉的范围。若灌溉渠道在地势较高且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范围比较小的区域,就应当采取提水灌溉的方式进行处理,使灌溉规划设计方案更加合理科学化,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若灌溉渠道在丘陵地区,就应当充分考虑地势的落差,将水电资源和水利工程进行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渠道的价值。若灌溉渠道地处平原地带,就应当利用当地现有的水资源,通过引入河流水、湖泊水等地表水进行农田灌溉,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3)其他方面的措施。基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在其设计质量提高及目标实现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这些方面不同措施的科学使用: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其规划设计标准的制定应立足当地实际,实现资源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在具体的设计工作开展中,应充分考虑农田所在区域的抗旱天数和灌溉保证率等,实施好切实有效的规划设计工作计划,并通过对供水情况、农作物类型、水利基础设施使用功能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确定好规划设计方案,为农田水利工程科学建设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周围的环境状况分析,了解环境因素对其设计效果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积极开展具体的应对工作,促使农田水利工程在未来实践中的规划设计水平可以保持在更高层面上,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4农田灌溉技术研究
①喷灌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可满足农田灌溉要求,因此,在加强农田灌溉成本控制、优化其灌溉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对喷灌技术的引入及科学应用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在压力作用下,将水喷洒到空气中形成大量的小水滴,洒在农田和农作物表面,确保农田灌溉效果良好性。同时,基于喷灌技术的农田灌溉作业开展,可通过对摇臂式和旋转式洒水器合理选择及使用方面的思考,高效地完成相应的灌溉作业,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满足其产量增加的实际要求。②微灌技术。这是一种节水效果显著的灌溉技术,应用中可将流经管道的水转化为小水滴,对农作物根部进行滴灌,有效减少水分蒸发,突出农田灌溉技术应用中的节水特性。因此,在选用农田灌溉技术时,应给予微灌技术使用更多考虑,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良好的管理人员的专业优势,为这类灌溉技术应用效果增强及农作物正常生长提供专业保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粮食生产,因此应该加强对其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在工作中,要对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灌溉用水的需要,进而提升我国的粮食产量,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东亮.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探析[J].河南建材,2020(2):16.
[2] 刘幸.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