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安全管理工作分析
2020-10-26胡顺荣
胡顺荣
摘 要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愈发完善,越来越多的科学管理理念被融入其中,大大提升了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分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在某企业中的应用价值,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在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要点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指在建筑安全生产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提出各项管理标准与工作措施,明确生产操作步骤,完善施工作业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方法,从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维护安全生产可靠,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为生产经营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可以分别从工作标准、责任机制、制度健全等角度入手,贯彻落实标准化体系下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从而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概率[1]。
1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在某企业中的应用价值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就是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的同时形成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机制,能够有效防控建筑安全生产隐患及重大风险,提升建筑生产行为稳定性,保证建筑生产在合规合法中进行。
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能够有效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是保证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制度就是保证安全生产、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能够明确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约束生产行为,有助于将相关法规融入生产管理中,实现稳定目标[2]。
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能够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虽然其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却无法完全规避一些安全生产隐患,比如临边封堵不到位等。在生产的过程中开展标准化管理,能够全面管控生产过程中的设备隐患、人员隐患、环境隐患、管理隐患等,提前提出控制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危险隐患元素,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
2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2.1 构建标准化体系
在企业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首先就需要构建基础的标准化体系,结合企业的运行情况及组织结构,提出各方面的企业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现有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技术标准等作为基础材料,调整各标准内容,将其运用于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形成安全功能标准化体系。之后,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技术标准作为重点内容,统一协调各方面标准,遵循目标职责、现场管理、风险防控、制度化管理等原则,严格管控隐患排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设备管理、应急管理等,保证标准化体系的实际价值。
2.2 形成“三级”标准体系
在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对标准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三级”层次的标准体系,细化标准化管理内容,為各方面、层级的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依据。第一,基础标准体系,这属于规范类的标准化,其中包括:标准化导则、缩略语、符号、标准、参数、数据、量化单位等。第二,技术标准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一些生产技术行为提供规范指导,统一协调各方面的生产技术,明确提出作业指导细则、流程、规程、操作行为等。第三,管理与工作标准体系,主要构建目的就是协调内部的一切管理事务,比如:生产经营、环保、卫生、标准化、劳动组织、岗位职责、岗位工作内容与界限等,通过提出三级体系,能够有效指导每一个环节工作,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标准体系[3]。
2.3 明确建筑安全管理责任
在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需要明确内部安全管理责任。一方面,企业需要提出具体的管理目标与发展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员工状态,将标准化作为核心工具,提出便于操作的安全管理制度,大力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具体责任到个人。另一方面,需要构建长效的安全生产机制,结合《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文件,全面关注企业内部的各个作业环节,通过实施、检查、调整等方法形成动态循环管理,以此持续提升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质量。
2.4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构建多种不同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制度的可行性。结合上述的各种机制之后,企业需要保证制度的系统性,同时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紧急突发情况,企业要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优化应急现场处置,设置事故预警,健全触电、火灾、高处坠落等紧急应急机制,为有序开展应急管理机制提供重要依据[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管控下,要想做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就要结合实际情况,一方面要坚持完准化管理机制,形成标准化体系,指导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同时明确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同层级,构建企业、车间、班组“三级”管理机制,凸显标准化体系在安全生产作业中的实用性与切合性。另一方面要明确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保证“责任到人”,从而规范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过程,提升生产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企业生产经营奠定基础,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彦斌,崔梦瑶.基于PDCA循环的电力物资管理标准化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6-35.
[2] 刘建.标准化作业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5):275.
[3] 杨希.标准化管理在煤电一体化电厂中的探讨和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16,40(10):54-56.
[4] 黄向莹.基于精益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初探[J].大众用电,2015(S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