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段识字教学方法策略

2020-10-26陈海兰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字义形声字课例

陈海兰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主要任务。笔者利用一年级教学课例,浅谈识字规律,多种趣味识字方法,拓宽识字的途径,这三个方面浅谈识字教学策略。

关键词:识字教学策略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示,识字教学是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将从下三个方面,结合一年级下册的课例教学,利用识字规律、以及熟悉的事物启发学生学习汉字,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

一、了解识字特点,掌握识字规律

1、字族文来识字

字族文识字。字族文是融合汉字规律于诗文中的一种新的识字方法。比较典型的课例有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课文采用朗朗上口的诗歌短文形式,利用“青”字作为一个母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派生的一系列汉字:请、清、晴、情、睛等,形成青字族。又如: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中“包”字族:跑、泡、抱、炮、袍、饱等。根据这一字族的诗文就是字族文,这种识字方法利用汉字构字规律可以举一反三,同时利用母体字作为声旁,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简化了教学过程中儿童识字过程。学生掌握字族文的特点,能自主识字,从而达到了扩大识字量。

2、偏旁归类法

此方法注重字形与字义的联系,集中识字。对同一偏旁的字进行归类,一是可以对已学生字的巩固;二是对这类生字的字义进行简单的归纳,训练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偏旁与字义的关系进行引导,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偏旁与字义的联系。以《动物儿歌》为例。课文中出现的六种动物名称: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均 带有“虫”字旁。引导学生观察感知虫字旁原来和多数昆虫有关系,从而能拓展出更多有关虫字旁的生字。又如:《操场上》这一课例中。出现的六组词语: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第一组词都是提手旁,均表示与手部动作有关。第二组词都是足字旁,均表示与脚的动作有关。通过课例教学方法,使偏旁归类这一识字方法的学习得到在日常识字中推广。学生能通过音形义三者的关系派生出许多其他汉字的识字规律。从而大大提高的识字量和提高了自主的识字能力。

3、形声字归类

无论是偏旁归类识字和还是字族文识字方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根据形声字特点归类识字。所以推广形声字识字方法意义深远。在现代7000多个汉字中,其中形声字就占了80%以上。其中形声字就占了80%以上。所以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掌握形声字“半边字义半边音”的特点,对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拓展识字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一个接一个》这篇课文中“伙伴”这一词语时。采取形声字识字特点半边字义半边音的特点,学生轻而易举读准字音,又如在“飘”和“漂”字的形近字教学时,根据“风”字旁和“三点水”两个不同的偏旁理解为:一个在风中飘,一个在水面上漂。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声字特点区分学习,能更加正确掌握和使用汉字。

二、多形式趣味识字,提升识字体验乐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有趣识字的方式,让学生乐于识字。

1、猜字谜:猜字谜形式往往根据字形特点或者事物属性形成字谜。所以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激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告”字时,大胆想象成:“一口咬掉牛尾巴”。

2、变魔术:学习汉字的过程都是由简单到繁杂、由容易到困难的过程,根据这特点,在新授生字时,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再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形式以“变魔术”游戏形式变换字形特点,在熟字的基础上认识新字,简单易懂,学生学习参与度高,识记牢记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3、编顺口溜:如“事”字,笔画较多,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识记。那么可以编一首顺口溜识记:一个扁扁口,横山出了头,最后是竖钩。根据汉字的部件构成编成的顺口溜,學生在顺口溜的过程中识记了该字的笔画特点。顺口溜的融入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4、做动作:如学习《小猴子下山》一文中需要认识的汉字就有:掰、扛、扔、摘、捧、抱。这一组汉字均表示手部动作,在授课时,可以根据每个汉字的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再根据课文的故事情节,把这一系列的动词运用在故事的整体归纳中。最后,还可以根据故事,利用动词改编出一首儿歌让学生在边做动作边读儿歌中完成动词的学习!一边做动作一边识记,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还调动了课堂学习气氛。

5、做游戏:以游戏形式的融入识字方式,能极大满足学生爱玩的天性。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所以,在每一节识字授课中,均可以采用“找朋友”“摘果子”“小猫钓鱼”或者“比一比谁输谁赢”等形式去巩固识字效果,在游戏中加深对汉字的记忆。效果十分显著。

三、拓宽识字途径,提高识字量

1、走进校园,自主识字

认识学生姓名,提高识字量。学生可以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通过小组成员互相认识以及利用轮流发作业的形式,让更多的孩子能从同学的姓名中认识更多的汉字,以这样的识字方式,会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乐趣,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走进家庭,提高识字量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家庭事物也越来越丰富,文字的出现也是随处可见的情景,看电视,用电脑,用手机,这几种情景已经将文字使用普及到各方面。因此,家长见缝插针形式教育孩子识字,对于提高巩固孩子的识字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走向社会识字,将识字融于生活中。

社会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利用外出或者购物的机会,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食物包装袋,街道的宣传标语,商店的招牌,广告语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潜移默化植入识字机会。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识字就会在生活中逐渐得到锻炼。心里也越来越满足自主识字的成果,也就越来越乐于接受识字。

猜你喜欢

字义形声字课例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课例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