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在语文中的基本方法

2020-10-26蓝嫦珍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阅读教学语文

蓝嫦珍

摘要:阅读教学主要是一种发展性阅读,使学生学会阅读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的,因为它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字、词、句、篇等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训练外,还必须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而进行培养学生阅读技能与正确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获得阅读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教学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目前我们教师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中基本的内容,同时要能够帮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也要求教师需要探索出一些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我们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我们针对阅读教学在语文中的基本方法展开探究。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把问题作为学的基本推动力,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不断深入,从而完成教学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提问才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才能够获得思维方面的活跃,才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从而一步步找到答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注意创设一些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而理解课文进一步获得能力的提升。当然在阅读教学中坚持使用问题教学法,教师要注意自己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认识情况出发,难易适中,具备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启发性。比如在学习《小毛虫》时,教师在课堂中讲解课文时就应该通过问题的方式进行串联,借助一个个问题的思考、分析,最终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围绕着“小毛虫的蜕变”讲了哪些内容,以此考查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通过理解小毛虫的变化,感悟文章的中心主旨。借助这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着学生学习课文往往会达到更加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才能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二、讨论教学法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阅读教学中运用讨论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抒发自己的意见,我们教师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不同的意见观点,才能有效地掌握課文内容。阅读课堂强调互动性,这种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同时也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只有互动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的,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知识,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同样强调讨论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且投入到讨论当中,通过互相之间的讨论得出答案,找到方法,在讨论中学生不仅仅获得了表达能力的提升,彼此之间进行着思维的碰撞,也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蜘蛛开店》这一课时,学了课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这节课自己的感受和明白的道理,学生各抒己见,因为本节课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可以了解到蜘蛛开店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情况以及想象最后蜘蛛逃回网上后还会做什么,因此每位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观点就不同,只有通过学生互相讨论才能够互相开拓彼此的不同思路,从而达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讲读教学法

讲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来设计相应的内容,力求简明、合理。通过初步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的脉络和结构,从而讲解文章的知识点,深入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阅读课文中其实蕴含了很多阅读的知识点,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学习到有价值的内容,教师要应该采用讲读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通过口述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对课文主题有所了解和认识。虽然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但是也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将讲读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进行结合,通过讲读教学法让学生可以高效地掌握必要的一些阅读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情境教学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停留在抽象阶段,对于抽象的事物往往缺少兴趣,所以阅读课堂中如果单纯地让学生阅读和学习大量文字的内容,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和乏味。情境教学法目前成为了一种很受欢迎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帮助学生、作者或者主人公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寒号鸟》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大雪纷飞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融入到寒风刺骨的环境中进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天气的寒冷,明白小鸟类该要做窝了,不做窝会冻死的。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寒号鸟》一文的学习兴趣,更加透彻理解课文内容。又比如在学习《雷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投放出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情景图片,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感受下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五、诵读教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诵读法,可谓古已有之。“口而诵,心而惟”说明诵读应与思维同步,相互促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诵读教学方法,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设定的情景,用心揣摩,体会课文的语言艺术,增强阅读理解,提升语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而语感能力的培养需要采用诵读教学的方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课本进行大声地诵读,通过一遍遍的诵读学生能够感受文本的内容,并且每一次诵读学生都会对课本产生不同深度和角度的认识,这个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过程,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后再次去理解课文就会变得更加的轻松和简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地探索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不仅要注重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要通过有效的讲读教学和讨论教学等基本的阅读方法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阅读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散文百家(下).2018.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