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行数字货币对未来社会的优化推动

2020-10-26王林曦

海南金融 2020年9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数字经济

摘   要:央行数字货币(CBDC)是新一轮货币革命的核心产品,是未来数字经济的新基本金融载体。本文从社会应用价值的角度出发,剖析了央行数字货币对未来社会的几大优化作用,包括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加普惠金融效应、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全民信用体系建设、打击黑色金融产业和优化就业市场等方面。为了实现央行数字货币社会效益的设计初衷,必须在信息安全、大数据库建设、基础网络覆盖、优化制度建设等基础元素方面进行配合,才能在下一款社会升级中把握先机。

关键词:央行数字货币;数字经济;金融体系;货币体系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0.09.010

中图分类号: F822;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0)09-0080-08

一、引言

数字货币是互联网大背景下科技与传统金融环境相结合的新产物,与其它互联网时代昙花一现的新事物相比,数字货币已牢牢绑定了时代前进的列车,不断规模化、市场化、全球化,是它向前演化的主要步调。在数字货币的大范畴概念中,央行数字货币显得尤为突出,它将成为由政府合法背书的,影响全球数十亿计人口生活生产的新基本金融载体,并将全方位融入社会的不同阶层、市场板块,和产业链条。央行数字货币从全球视角而言,目前处于小规模测试阶段,中、美、法、英、韩等央行数字货币国际第一梯队仍处于全面落地前的内部研发或调整状态。围绕央行数字货币的研讨目前也大致集中于技术构造、发行模式、发行成本和管理等初源问题,那么在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大规模进入市场流通的背景下,在应用链的下游,人类社会的现有结构,运作,阶层,管理等方面又会受到怎样的优化推动作用呢?央行数字货币欲实现设计的初衷,需要哪些基础元素完备的配合呢?

二、央行数字货币的社会应用价值

(一)汇总统筹信息,有效把握系统性金融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给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所能造成的破坏是灾难性的,处置不当甚至会引起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因此对金融风险的实时把控和分析,从而预防大型金融灾难,是世界所有經济大国所共同致力的课题。但由于现代经济大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国际间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外加掺杂政治、地缘、人为因素等,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控预测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在次贷问题大规模暴露以前,美国国内市场已经显现出多种前兆,如美联储和金融行业的分析师们已经知悉房市预期销售走弱和不良率走高的信号,但因人为支持房地产市场需降温的观念压制,导致错过了最佳预警时机。此类市场讯号也会随机被不同的机构所捕获,但由于行业间和竞争者间缺乏有效实时交流的机制,各自分散为战,同样有可能造成信号的人为错失。

在央行数字货币时代,所有涉及数字货币支付流转的数据信息均集中汇流到一点,在中心数据库的支持下,能形成非常高效的经济数据实时监测网络。监控经济危机的多项有效指标,如政府债券的长短期利率倒置、PMI指数、上市公司盈利数值、商业拓展投资、黄金市场动向、铜价等,都能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流动轨迹得到有效反映,能让央行在第一时间获得经济运行的异常信号,在系统性风险爆发之前预警并及时调整。如上市公司是一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基本组成单位,其财务报表的发布通常有延后性,在现有条件下通过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对经济环境的监测往往缺乏时效性,而央行数字货币的启用则能有效改变这一情形。数字货币发行者和重点监测对象(如位处一国经济核心产业的上市公司群体)可事先做出约定,对监测账户包含范围内的数字货币流水,如大额贷款的发放和偿还,土地、设备之类的大宗商品买卖账户等进行标记,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从数字货币的流转中抓取实时数据,做到了经济情报数据的准确提炼,有效提升金融市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二)改善社会金融弱势群体,增加普惠金融效应

由于地区间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体系的差距,一般性金融服务在提供的场所、方式、成本、范围内均存在较大偏差,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之间有严重不对等现象。此种偏差和不对等使得社会贫富两极进一步分化,拉高了基尼系数,社会产出的分配更加不均,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不安定因素。在和平时期,此种负面效应并不会直接显现,而在遭遇重大自然或人为灾害和发生大规模社会群体事件时,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极易爆发,起助燃效应。2020年新冠疫情在美国无节制的蔓延期间,因警民关系处理不当引起了黑人群体的大规模种族权益示威,美国社会结构再一次面临巨震。此次社会危机表面上是美国种族问题根源的结节,而深层原因则是美国社会不同经济阶层隔离日益恶化的必然后果。数据显示,1992—2016年,美国白人家庭的均净资产从10万美元增加到约15.4万美元,而同时期黑人家庭的均净资产只在2.5万美元左右浮动,几乎未见任何涨幅。此外,每十万美国人口里金融机构的覆盖数量,在白人为主社区内是41家,而非白人区域这一数字仅为27家,在紧急情况下,大多数黑人家庭甚至无法筹措3千美金应急。这一不安定因素不仅存在于美国,在很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有类似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改善社会金融弱势群体的根本出路在于合理处置不同经济阶层的不均,而通过央行数字货币推广社会普惠金融正是有效举措之一。央行数字货币不仅是货币形式的更新,更是全体金融大生态环境的整体升级。在货币数字化、支付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经济数字化的未来数字社会,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在起到对金融产业全链式润滑的同时,促进以数字货币为中心的社会普惠金融的无差别推广。

普惠金融的基本服务内容如存储、支付,点对点资金流转等,均可通过央行数字货币和数字钱包对接现有互联网支付体系,让大多数民众得到成本更为低廉、沟通更为迅捷的普惠金融服务。在未来社会,无论种族、地域、收入阶层,普通用户只需一部智能终端(手机)和互联网的接驳,就能无差别享受央行数字货币所链接的一系列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央行数字货币所带来的的普惠金融将是24/7/365无中断的金融服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价值转移相比现有体系如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 (RTGS)更加智能化,更不易跳闸,服务的质量和稳定度更有保证。对现有电子支付体系而言,因央行数字货币的P2P直传特性,使得支付本身不再成为服务,未来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层面将由“支付”向“环绕支付内容”转变。竞争将督促支付巨头们革新商业模式,从“坐收佣金”的旧思维向积极提供围绕数字货币支付链打造新服务内容的新思维转变,最终受益的还是终端消费者。

普惠金融的高阶涵盖内容,如现有商业银行所提供的理财服务(包括退休规划,保险业务,投资增值,不动产管理,教育基金)、虚拟信用卡和信用管理等,也可通过央行数字货币渠道同商业金融体系对接获得。在“二元架构”的设计理念下,未来的商业银行领域会主动接纳央行数字货币并推出与之相配合的新数字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可以对央行数字货币账户进行信贷业务,数字货币在商业银行账户里存储可以获得利息,可以开展增值服务。缺乏金融服务的群体可直接在央行数字钱包内操作基本金融,也可按需以更低成本对接金融中介获取高阶金融服务。央行数字货币彻底改变了普通用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模式,由用户主动对接市场,按需接受多层配置的传统流程,转变成了以央行数字货币结合用户需求为中心,无缝对接金融服务的主动全天候在线数字模式(见图1)。

(三)增加政府财政收支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主权国家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背书单位,因此发行国政府应率先落实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推广,在应用中做出表率。政府财政收支的类别明细复杂,对单位账目的效率追踪难度通常较大。以新加坡政府为例,2018财年政府总支出接近790亿新元,分4个总项17个母项,细分子项未列,每项所涉金额在5亿新元至150亿新元之间浮动。如此庞大的政府收支虽然可以通过会计审计办法理清明细,但很难对每一笔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作出统一准确评估,而在央行数字货币时代,此难题将迎刃而解。央行数字货币的可标记和追踪特性能够对细分到每一个货币单位的财政流水进行全程监督,并可提取数据供随时浏览。从个人和企业缴纳的税收,到政府的日常行政开支,再到政府主导投资项目的资金注入、流转、回收等财政收支全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在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下得到实时定位和反馈。政府收支的数字货币化将使公共政府在财务方面变得透明可溯,除特殊部门开支外(安全,国防科工等),政府行使职能相关的资金流动将可以开放接受上级单位和社会民众的监督,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

(四)推动建设高质量的全民信用体系

全民信用体系的建设是判断现代社会是否成熟完善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尤其对优化社会资源奖惩制度和遏制犯罪方面有着突出效果。部分发达国家如美、日、英等均已依托商業银行信贷体系建立起健全的居民信用分制度,在中国,以阿里“芝麻信用分”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信用分模式近年呈飞速发展态势,依托大平台用户数量优势,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居民开始重视个人信用背景的成长和保护。但受限于商业平台间的信息分享不健全,私自售贩个人信息、身份盗用、违规超息借贷等诸多原因,很多国家的全民信用体系建设尚远未达标。央行数字货币的启用,提供了社会信用制度信息模块重新组合的可能。在央行数字货币体系覆盖下,支付安全和个人信息隐私得到充分保障,盗领、盗刷、冒名等恶意个人金融活动途径被切断,个人信用档案的安全性大为提升。同时,由于央行数字货币流通信息的高度集中性,每一个信用档案所有者进行的所有消费/信贷活动都将在央行大数据库准确归拢并允许商业金融系统按规程访问,由中心数据库所做出的信用分数评判标准将高度统一,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将在信用档案建设方面受到公平待遇。另外,未来社会的每一位成员都将因为使用央行数字货币而被无差别纳入信用评分体系,此举将促使社会成员主动珍惜个人信用背景的维护,督促养成优良的个人金融习惯,从而大幅提升社会的整体信用水平。

(五)从源头上打击黑色产业链,净化社会金融环境

即使央行数字货币的中心化管理模式与数字货币最初的完全“去中心化”设计构想有所出入,但央行数字货币对现有社会黑色产业链的有效打击程度是公认的。非法金融活动是社会部分功能畸变的产物,在世界各国均属金融难题,长期以来形成的庞大利益缠绕让其难以根除。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UNODC)预计每年全球洗钱犯罪金额可占全球GDP的2~5%,2015年尚有价值近1.5亿美元的假美钞在全球市场流通,仅在2019年的6—8月间,以TOR(The Onion Router)形式存在的暗网就有日均200万至360万的浏览次数,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无背书加密币正是暗网交易的首选支付方式。

研究表明,无现金交易量的增长导致了总体犯罪率的降低。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则对无现金社会的优势有着倍增效应,其流通监管和信息追踪功能将对黑色产业链赖以生存的市场基础从源头上进行切断,同时对地下金融活动的涉案人的追查和控制也因央行数字货币所提供的大数据信息变得便利高效,让犯罪者和地下市场无处可匿。以反洗钱为例,现有洗钱产业大致经由三大步骤,即处置、多层化、整合,常见操作手段如以大额化小额、海外空头账户循环流转、现金人身夹带等。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设计可以完美切断上述洗钱渠道,让数字货币时代的洗钱行为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见图2)。

(六)优化就业市场,推动工种升级换代

科技的进步必然给人类社会的现有就业环境和就业市场带来震荡,在调整中向更高效率配置转型是科技影响就业的总体规律。央行数字货币是传统货币在互联网时代的升级,从根本上将货币数字化、虚拟化、在线化。在央行数字货币大规模铺开之前,市场存在的担忧之一是:央行数字货币会否对金融就业市场造成重大打击甚至导致大幅萎缩?答案是否定的。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在短期内造成部分传统金融工种的淘汰,但从长远看是对现有就业市场的高质量优化。

一是央行数字货币并不是内容单一的新科技,更不是实体产品,它是对现有货币的互联网版本“替代品”。通俗角度而言,央行数字货币仍是“钱”,它依然是社会运作的基本金融载体,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理论上不会对现有社会分工协作和就业市场造成干扰。

二是由于央行数字货币相较传统货币的突出特点,如P2P直传、极高安全性、可追踪、可提供成本更低廉且更快速的普惠金融服务等,在短期内会对部分依赖现金传导或金融产业链下游服务的工作岗位施加明显压力。可能面临淘汰或转型的岗位有:使用/保存现金的所有业务;商业银行系统的基本存储/转账业务;部分基础性人工金融附加服务(如柜台理财,保险销售);部分小规模企业的基础会计业务,部分提供支付售后保障的中介业务等。央行数字货币的大规模应用虽对就业市场有短期阵痛效应,但能有效提升金融行业的整体产出效率,让数字平台更大规模地代替人力,让金融资源的配置更具目的性,让金融资产流动服务于产业更加智能化。

三、启用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的必要基础条件

央行数字货币是涉及到国家金融稳定的高敏感度项目,需要在多项基建、制度基础夯实的前提下有序开展。为了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对社会优化推动的设计初衷,需要满足以下几项条件。

(一)高度注重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数字经济模式的基础保障,所有央行数字货币所追求实现的社会福利都以信息安全为基本前提。未来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安全性将更加重视,用户对数据隐私性的要求甚至高于数字货币所带来的便利和社会进步。如果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忽视对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则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相较传统现金社会反而是一种退步。一旦发生大规模数据安全事故,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必会引起主流社会的反感甚至反对,央行数字货币之路有暂时中断的可能。央行数字货币时代,大数据流转在中央数据库进行高度汇总,这是统筹监管方面的巨大优势,但数据的集中也使得潜在被攻击对象变得尤为清晰,恶意攻击成功的利益也在无形中被放大。目前尚不明确各国央行将采取何种等级的数据保卫制度,但毫无疑问,没有数据隐私的安全保证,央行数字货币的全面推广就无从谈起。

(二)创立高标准中央大数据库

为了应对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和流通中的需求,建立一个能处理和统筹海量数据的中央大数据库势在必行。中央数据库需具备实时不断点信息收集和智能数据分析两大基础功能。仅以欧元区为例,如在数字货币发行中采取单层架构,即个人和企业用户直接在央行开户,则央行所需管理的总账户数量可能高达3-5亿之巨。中央数据库若发生运行中的意外事故,则整个区域的数字货币体系可能陷入突然的瘫痪。因此,中央数据库的建设必须以安全稳定为第一基本要素,大数据库的运营和管理也是央行在数字货币时代角色从“发行者”向“发行+管理”转变的关键一步。

(三)完善基础网络覆盖和公平发行机制

央行数字货币与互联网属于共生关系,互联网的进步催生了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离不开互联网的基础覆盖,二者缺一不可。如同发展贸易必先改善交通条件一样,推广央行数字货币必须先完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国际电联(ITU)2019年预测显示,全球仍有约36亿人未链接互联网,即便在数字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尚有10%的人口不使用互联网。因此,完备的互联网基建设施和互联网人口覆盖是央行数字货币大规模应用的最基础物理要求。鉴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互联网基建水平当前存在的明显差距,央行数字货币的全球应用在短期内无法实现,货币大国的金融领先优势在本轮数字货币的竞争中将再次被放大。

央行数字货币既然是政府背书的公信货币产品,则在发行中必须要做到国民无差别公平待遇,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也必须予以考虑周全。对部分暂时缺乏接受数字货币支付基础的人口群体如老龄人群、低教育人群、偏远落后地区人群等,需采取主动教育、主动引导的方式导入数字货币概念,切忌“一夜之间更新换代”。同时,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不能采取一刀切一步到位,而应遵循“渐进式”发行逻辑。在小范围小市场内试点的同时,保持传统货币的正常流通,先行部分替换M0,再按批次更新其余意义上的货币。在维持金融市场流通稳定的前提下,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同时培育数字货币的应用生态环境和用户对数字货币的基本认知水平,最后合理实现货币的大规模甚至全面數字化。

(四)建立政府多部门协作机制

央行数字货币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金融更新,央行在发行和流通中起牵头作用,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在管理数字货币流通中的辅助配合。央行数字货币是金融信息的采集和管理模式上相较传统货币的颠覆性变革,也是政府职能部门更新工作理念,利用货币数字化契机革新服务方式的机遇。如几乎在每一个依赖税收运营政府的国家,税务部门的工作重心之一都是监督纳税,而央行数字货币在货币流转中所抓取的信息能够对每一个纳税人/企业的金融进出盈亏等进行高精度定位,甚至应缴税款的计算也都能由数据平台直接完成,偷税漏税等税务犯罪将无处遁形,未来税务部门需同央行数据库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则传统税务的很多工作范畴都可以转由智能平台接任,从而解放人力,使得工作重心可以向更人性化的服务方面转变。同样的工作逻辑可以应用于公共安全、工商管理、法院、信访等其它职能部门,在央行信息共享的链条上,共同维护数字货币的高质量流通环境。

(五)国际间的合作机制建设

央行数字货币不是某一国所独享的金融工具,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将在全球市场全面流通,成为代替各国目前传统货币的新货币载体。但央行数字货币仍具国别性质,各国央行作为各自国家货币发行者的角色没有改变。在国际金融交流、资本流动需求日升的情形下,未来各国政府在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国使用中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在不损害双边金融关系的基础上,分享央行数字货币跨国流通数据,通过虚拟技术对跨国界出入的央行数字货币进行标识和投放/回笼区域划分,让国际间金融交流合理按需流动的同时,在防范跨国金融犯罪方面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责任编辑:王艳)

参考文献:

[1]王林曦.解读创新币:平台型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特点解析[J].金融市场研究,2020(5):100-105.

[2]王林曦.Libra的基本特性和前景展望[J].金融市场研究,2019(9):30-38.

[3]Federal Reserve Board.2016 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EB/OL].[2017-09].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publications/files/scf17.pdf.

[4]Cohen P,Landry S,Sueiro S.Analyzing the Landscape of Saving Solutions for Low-Income Families Part 1:The Savings Crisis and the Need for Holistic Solutions[EB/OL].[2019-04].https://prosperitynow.org/sites/default/files/Landscape_Analysis_P1_Savings_Crisis_and_the_Need_for_Holistic_Solutions.pdf.

[5]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Recent trends in wealth-holding by race and ethnicity:Evidence from the 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EB/OL].[2017-09-27].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econres/notes/feds-notes/recent-trends-in-wealth-holding-by-race-and-ethnicity-evidence-from-the-survey-of-consumer-finances-20170927.htm.

[6]Mohamed H.Implementing a Central Bank Issued Digital Currency with Economic Implications Considerations[J].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slamic Economics and Finance(IJIEF),2020,3(1):51-74.

[7]Ministry of Finance.Government of Singapore. Analysis of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Financial Year 2019[EB/OL].[2019-02-18].https://www.singaporebudget.gov.sg/docs/default-source/budget_2019/download/pdf/FY2019_Analysis_of_Revenue_and_Expenditure.pdf.

[8]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Money-Laundering and Globalization[EB/OL].http://www.unodc.org/unodc/en/money-laundering/globalization.html.

[9]Wells N.Can You Find The Forgery?[N].CNBC,2015-09-03.

[10]Ball M,Broadhurst R,Niven A,Trivedi H.Data Capture and Analysis of Darknet Markets[EB/OL].[2019-03].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1727611_Data_Capture_Analysis_of_Darknet_Markets.

[11]Institute and Faculty of Actuaries.A Cashless Society-Benefits,Risks and Issues[EB/OL].[2017-12].https://www.actuaries.org.uk/system/files/field/document/A%20Cashless%20Society-%20Benefits%2C%20Risks%20and%20Issues%20%28Interim%20Paper%29%20-%20disclaimer.pdf.

[12]Peters M A.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Educating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17,49(1).

[13]Lederman D,Zouaidi M.Incidence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Frictional Unemployment:International Evidence[EB/OL].[2020-03-03].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47925.

[14]Schwab K.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Currency[M].New York:Crown Business,2017.

[15]Bank of Canada.Demand for Payment Services and Consumer Welfare:The Introduction of a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EB/OL].[2020-03-12].https://www.bankofcanada.ca/wp-content/uploads/2020/03/swp2020-7.pdf.

[16]Berentsen A,Schar F.The Case for Central Bank Electronic Money and The Non-Case for Central Bank Cryptocurrencies[J].Review,2018,100(2):97-106.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数字经济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探析
国家金融体系差异与海外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
大数据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重构研究
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远虑与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