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突破
2020-10-26舒林
摘 要:基于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普遍性困境,探讨该专业如何基于市场需求,如何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困境;突破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自1998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被增设以来,已历经了22年的发展历程。其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多学科交叉型专业,专业的发展经过了稳步积累,进而迅速扩大的过程。该专业已从1999年最初的仅八所高校设立,转而成为已有超过200多所高校设立的具有一定规模与影响的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专门人才培养的教育框架。虽然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已逐步从规模型向效益性,由重视物质生产向更加注重社会分配的转向,这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如何把握这一机遇,如何培养出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建设与管理需要的专业人才,仍然是摆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面前的紧迫问题。
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困境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格的专业人才。以安徽建筑大学201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为例:“目标1: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目标2: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际问题的能力;目标3: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商业保险业务等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并有能力从事科学研究;目标4: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目标5:具备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际化视野,能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因此,培养应用型社会服务人才是本专业较为明确的定位。
2.1 教学重理论授课
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的常见教学方式有纯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翻转课堂或情境教学等多样化的形式,但就教学内容的而言,仍主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间的配比问题。虽然就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而言,应该需要加强对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传授,但现实困境是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特点,导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往往显得非常广泛,以安徽建筑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9级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要求为例:
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公共基础知识;2)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学科与专业基础知识;3)掌握劳动管理、社会保障专业与专业方向知识;4)熟悉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相关知识;5)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法规;6)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6)掌握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涉及课程有社会学概论、风险管理、城市住房与保障、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人口学、统计学、公共政策分析、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劳动关系、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而对于如此庞杂的知识要求,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则是非常易于理解的教学选择。
2.2 专业学生缺乏本科教育培养的基础
由于中考与高考等选拔性考试形式的存在,以升学为目的的知识灌输为教学方法的应试教育则不可避免会成为我国初高中阶段普遍的教育方式。而高校本科生经历了這样的教学模式熏陶,在本科教学阶段往往容易呈现明显的知识短板与知识不平衡,即非高考内容的社会科学背景知识掌握较少,对于教学内容的综合把握能力较差,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仍喜欢追求一切按标准和整齐划一的答案的现象。同时,应试教育也导致学生习惯于知识的灌输型教育,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力,由于学生缺乏课前与课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能够自由发挥的时间与空间有限,由此也导致学生思维方式不开阔、理论知识与实践问题间缺乏结合等问题。
2.3 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较弱
安徽建筑大学作为一所在区域内具有自身优势的省内一本院校,其在安徽省省内招生中获得了考生与家长的广泛认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托于学校大平台的优势也能获得相对优良的生源,近五年专业录取最低分数一般高于安徽省一本分数线十余分。但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学生内部仅有不到10%的同学,曾经将本专业作为第一志愿予以填写,多数同学的志愿专业并非本专业。专业学生对于专业本身的归属感较低,学习热情较低,对本专业的情感融入度不够。而这一问题,是目前国内多数开办了本专业学校的通病,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就业单位缺乏近似的岗位名称匹配,导致学生及家长对于此专业多数较为陌生,入校后的专业归属度培养是专业建设中的普遍性难题。
3 专业人才培养困境的突破
3.1 基于学校大平台特色,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目标
人才培养是为了实现人才服务于社会的目标,社会对于学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有需求。各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积极依据高校自身特色、办学理念、教学水平及社会需求等确立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除了考虑一般性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外,还充分考虑了该校作为省内唯一的建筑类高校所特有的教育与就业资源,努力对接学校“大平台”的建筑类特色,设立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计划。
3.2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学生的个性潜能。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应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采用宽口径的课程设置,从传统的“传授教学形式”转为“自我学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同时注重利用暑期实践,将社会调查与“三下乡”活动相结合与教师的课题相结合,让学生能深入社会,了解现实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的能力。仍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为拓宽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渠道,其认真设计专业特色模块,重点从建筑方向设置选修课程,如:建筑法规、建筑概论、城市规划等相关课程,以构建本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在设计、房地产、建筑等企业中竞聘优势。
3.3 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3.1 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专业教师积极转换自身角色,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通过参与式教学,转变为发挥师生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启发,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专业所属院系可以积极探索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办学途径,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即可以保障学生实习需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3.3.2 改变实践教学的评估
实践教学的考核一直是当前专业培养中的难点,现实中往往有流于形式主义的隐忧。应对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多样化的非标考核标准,通过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心得体会撰写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予以综合考核后给予成绩。
3.4 加强专业宣传,提高学生专业认知
3.4.1 加大专业的宣传力度
专业系可以通过多渠道和多形式宣传专业,充分发挥高考填报志愿前的招生宣传时机,积极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本专业的特色,从而使学生与家长真正了解到专业特色,消除自身与社会的错误认知。只有学生与家长都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了充分的认知后,学生主动性的志愿填报才会增加,才能提高入学后学生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归属感,稳定专业学生的学习情绪。
3.4.2 开设专业导论课
针对专业学生大部分是调剂而来,对专业的认可与归属感较低,可以考虑对入学新学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引导学生系统与全面的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就业去向等,提高专业学生的学科认同。
参考文献
[1]齐银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27-28.
[2]温海红,衡百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其发展措施[J].劳动保障世界,2019(02):46-47.
作者简介
舒林(1983-),男,汉族,安徽马鞍山人,博士,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