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10-26许建荣

知识文库 2020年20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许建荣

新课程标准已明确要求广大语文教师教学时应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地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已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带来了语文教学手段的变革,也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益处分析

(1)提升语文课堂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对互联网运用对学生的教育达到多样化,使初中语文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初中这一时期的学生大多玩心较重,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用生动的图案,多彩的颜色进行PPT的制作,用声音,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PPT文案的制作,更好的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并且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达到惊人的效果。以七年级下册教材《丑小鸭》为例,本节内容是为学生们所熟知的童话故事,在对本文讲述时就可以选用多媒体教学,以动画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们本课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

(2)推动课堂的个性化发展。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有着各自发展的特色,通过课前的预习,课堂中的学生参与度,互动程度,以及课后反馈,教师能够有效了解学生各自学习的短板以及长板,能够及时查漏补缺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扬长。能够真正实现课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多媒体的支持下,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实现情景再现,以图文动画的形式放出来,同时编辑好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点,让学生以轻松方式吸收知识。改变以板书为主,学生记笔记的方式,代之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使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吸收,也提高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对文章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策略,以此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4)整合现代信息技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以此来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引领和指导的作用。比如在学生学习八年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时,教师要提前布置好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在这节课的基础学习时实行转换课堂,也就是说让学生自己通过资料查询相关知识,像孟子的基本信息、政治思想、同时代思想家的简介、课下注释及课外补充知识等,来进行讲演,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补充和记录工作的准备,在每小组发言结束后再做针对性的补充总结,并且对课文进行深化。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让教学成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教学,增加了信息量,通过对文本、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全方位、多元化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取理信息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仅仅靠的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的黑板,教师精心准备了半天,讲得唇焦口燥,板书到手软,学生却恹恹欲睡,收效甚微。多媒体以精美的界面,悦耳的音乐,浓郁的文化韵味,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一文,我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把人物对话场景设计到其中,并与原文朗读相结合。他们聆听着朗读,欣赏着画面,讲述着故事,品味着语言,朗诵着课文。短短的一节课就让学生深深喜欢上了吕蒙这一形象,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就已能熟读熟背课文。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只是播放录音带,效果显然很明显。学生在浓厚的兴趣调动下,自觉自愿地熟读、背诵课文,分析吕蒙孙权的形象,兴趣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3 多媒体技术增加了课堂感染力

四十五分钟,文笔再生动的文章、感染力再强的诗歌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多媒体教学则不然,它可以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把所学的内容用图像和声音展示给学生,集声、形、色于一体,更加生动直观,能尽快让学生进入课件所创设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学情景当中。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一文,用一段悠扬动听《春之歌》钢琴曲,很快就将学生引入春意盎然的意境中,绿草红花微风细雨,随着这些美好意象迎面而来,对春的喜爱和赞美已留在心底。教学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一文时,课件中配以一首凄凉哀伤的二胡曲,在飘飞雪花的画面中,孔乙己盘着两腿,垫了一个蒲包,只穿一件破夹袄,在旁人的说笑声中,用满是泥的手慢慢走去了。哀怨的二胡,悲凉的氛围,凄惨的形象,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对人物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并且迫切地想知道是什么造成了这个人物的悲剧。这样,在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感受到了凄美的意境,对文章的了解更直观、更形象。从字面到内涵,从表面到本质,既把语句理解透了,又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 多媒体技术容易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多媒体能够最大程度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多层次地启发学生,拓宽思维境界,使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深刻性方面得到了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出良好的语文素养。如我们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时,传统教法在分析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时,单调枯燥,抽象乏味,學生不易理解,又不感兴趣,没有去过苏州园林的人更是摸不着头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可先欣赏苏州园林图片,聆听老师范读课文,耳闻目睹,真正“参观”一次苏州园林,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了解。接着他们就可以站在投影仪前,按自己对苏州园林的了解,神情激动地介绍苏州园林,特别神气,课堂气氛也格外活跃。正是由于多媒体,才让学生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结构之美、布局之美,弥补了他们没去过苏州园林的遗憾,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他们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尽管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很多,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语文多媒体教学面对的问题还是不少。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往往重视的视听效果,忽略并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真正解读。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语文教学规律。多媒体只是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是在一些公开课中,为了追求教学方式的新奇,授课老师在PPT上花费功夫多,演示较多,课件形式花样翻新,把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听课老师也不知所以然,教学效果也不好,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教学规律,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过多地使用视频音频材料则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它不能无视教学内容而独立存在。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因为某组图片新颖难以割舍而特意安排一个环节,浪费教学时间。也不能因为使用多媒体而丢掉传统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运用多媒体。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灵活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尽管语文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毋庸质疑,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是语文教学园地中一朵让人喜爱的奇葩。这朵奇葩正盛开着夺目的花蕾,成为一道语文教学中最亮丽的风线。

(作者单位:甘肃省敦煌市黄渠中学)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使用说明方法的三个层次
寻踪美感 落足眷意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