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

2020-10-26文静戴飞兰

读写算 2020年26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文静 戴飞兰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好对深度教学方法的研究,能够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基础,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对小学数学课堂深入教学的开展模式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小學数学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支持。

关键词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6-0158-02

深度教学是素质教育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其要求教育工作要深入知识当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了解知识的构成、懂得知识的价值、掌握知识的应用,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将知识转变成为技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数学知识,开展深度教学很有必要。但考虑到应试教育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想要落实深度教学的地位,发挥出深度教学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必须要做好对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环境的分析与设计,以求获得课堂教学效果的突破。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存问题

(一)学生兴趣不足

学生兴趣不足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问题。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做好对他们的数学兴趣培养至关重要。但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仍然很重,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好成绩,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偏重理论知识的记忆。这使得学生根本体会不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更无法理解数学知识的学习意义,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都会因此受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始终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二)学生地位缺失

学生地位缺失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问题。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教师独大的场面仍然充斥在课堂之中。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去进行数学知识写、记、背,知识强化记忆是无休止的练习题,数学知识因此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单一

教学目标单一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以考试为主要目标。除了基础的知识教育外,学生每天面对的数学学习都是类型题解答、考试模拟,这种错误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带来了超出他们承受范围的学习压力,他们根本无从体会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此进入到错误的循环之中,打破这个错误的循环刻不容缓。

二、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开展模式

(一)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深入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是基础教学措施。素质教育作为新课改的主要指导方针,其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围绕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以确保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被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认知能力、兴趣需求和数学基础予以掌握,由此来提高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一课的课前导入阶段,笔者就为学生设计了“七巧板”游戏,让他们在进行图形拼组的过程中,考查学生对于图形的认知程度,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标准。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会借助他们所熟悉的各种事物来进行基础的图形认知教育,让学生观察班级中的黑板、表、铅笔盒等是什么图形,让学生从他们日常所接触的物品中对图形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与笔者的学习互动中增强对图形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将“图形拼组”游戏引入到课堂当中,让他们去拼“小汽车”“房子”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入手,去进行图形知识的游戏化探究性学习,由此来提升他们对于图形的学习兴趣。为了加强学生对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笔者在进行图形拼组游戏教学时,会提出包括“两个正方形拼到一起什么图形?”“两个圆形拼到一起是什么图形?”等引导式问题,让学生对该问题产生探究欲望,并能够带着疑问去进行知识学习,最终完成对图形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为他们以后的几何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数学兴趣引导,提升课堂学习体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导,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体验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也是深度学习教育方法的最终目标。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会对学生进行数学兴趣引导,这使得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之中,学习效果始终不太理想。在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基础上,教育意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也成为了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基础性指导方针。

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角度来看,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完全依靠自己的喜恶,那么如果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就一定会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高效的小学数学深入教学工作由此得以展开。例如在进行《旋转与平移》一课的教学时,考虑到学生有限的空间逻辑思维,笔者就运用信息技术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由此实现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体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图形的旋转和平移过程,让他们以最直观、具体的方式来完成对旋转和平移知识的观察,由此来实现对学生的认知学习效果提升。在此基础上,笔者会邀请2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人体的“旋转”和“平移”演示,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什么叫做“旋转”和“平移”。与此同时,笔者还会为所有学生发放正方形的硬纸板教具,让他们通过自主实验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旋转”和“平移”的方式,并完成对图形旋转或平移过程探究,从而做到在增强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为他们的空间几何知识水平打下基础,实现深度教学目标。

(三)设计生活实践训练,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深入教学,就必须要为学生设计生活化实践训练,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从生活角度去完成对数学知识探究,并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为他们的数学素养构建打来支持。

从小学数学教材角度来看,其包含了《认识人民币》《时、分、秒》和《辨别方向》等很多生活化知识内容,这些知识都是最典型的生活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关键课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深度教学目标,教师在完成对上述内容的教学后,必须要为学生设计生活化实践训练,以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完成对知识的记忆,并通过生活化训练来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完成《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后,笔者就在班级中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笔者扮演“文具店”的售货员,学生需要拿着自己的教具人民币,到“文具店”中购买他们所喜欢的文具,通过与“售货员”之间的交流及购物流程,来考查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和购物技能的应用能力,由此做到在以生活化实践训练基础上,完成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为他们的数学素养提升带来支持。

三、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入教学方法应用研究,能够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带来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在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将数学知识以学生所能够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学习来挖掘数学知识的本质状态,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真正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数学,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为推动小学数学学科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丽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深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64.

[2]苏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19(26):14-17.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