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出土陶塑雕题文面意义探究
2020-10-26郭秋玥
郭秋玥
摘 要: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有一件陶塑雕题文面人头像,国家一级文物,1985年出土于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300年,是我国至今已发现的最早人物雕像之一。其造型优雅,表情生动,可谓是中国史前雕塑的优秀代表。但由于史前文明缺乏详熟的文字记述,此件雕塑作品也是双墩遗址发掘至今的唯一一件含有雕题文面的作品。与之相关的雕题文面、塑造意义自出土以来就众说纷纭,隐藏在这件人头像身后的秘密也亟待人们去探索。文章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造型、纹饰等方面来探讨分析雕题文面的风俗、功用及其包含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蚌埠双墩;雕题文面;功用;审美
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其为生产生活提供相应便利的工具,还体现在劳动中产生的艺术创造。原始社会的艺术离不开人类早期的实践活动,在耕种、纺织等多种劳动方式中产生了舞蹈、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这个创造的过程使艺术逐步脱离实用性且不断丰富发展,也使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生长环境的人们各自产生了对审美、诉求有着极大区别的民族聚落性。雕题文面的方式就很好地再现了蚌埠地区的风俗风貌、原始宗教以及信仰崇拜等方面的特征。
1 雕题文面的风俗及对象
陶塑雕题文面人头像高6.3厘米、宽6.5厘米,头像整体面容祥和,外形塑造生动形象。面部保存基本完好,左耳缺失,右耳经穿凿打磨有一圆孔,颈部、头后部皆有残损。眉骨较高,连至鼻梁处,双目圆睁,嘴巴微张,额头雕饰同心圆纹,两颊刻有对称点状文面,共计十个圆点。光照之下,陶塑通体闪闪发光。
这件陶塑头像的特殊之处即其额头及面颊的两处刻纹装饰。《说文解字》中有记:“雕,画也,题,额也。”雕题,即在额上进行的纹饰绘制。《礼记·王制》中也有雕题文面的相关记载:“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我国古代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将各种具有不同含义的图案以文绘的方式文在身上,文于额头称作“雕题”,文于面部称作“文面”,雕身亦称作“文身”。地处淮河流域的蚌埠,位于中国南北交界之地,这个头像的发现证明了在此处生活的远古先民已有雕题文面的风俗。这种被称作是“雕题”和“文面”的民间习俗因何发展而来,其代表的装饰对象又蕴含怎样的特殊意义,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在之前的调查研究中,关于雕题文面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女子,文面是女子成年的标志;二是男子,文面是男子吸引异性的方式;三是部族首领或巫师,文面是首领或巫师沟通神灵的巫术手段。笔者认为第三种的可能性较大。若雕题的纹饰可看作是对太阳的崇拜,女性属阴的身份恐无法使用这类纹饰作为装饰。作为男子吸引异性的手段而进行文面,这种习惯虽可见于《百夷传》等民俗史料,也可见于一些地区至今仍延续的文面习俗,如新西兰毛利人的男性文面即为了取悦女性,布须曼人的男性在青春期会由巫师于额头上刺某种部落标记①,我国台湾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男子的文身习俗中仍可见到由额头到颏下的点状文面。但鉴于没有其他的实物证据作为这种观点的支撑,我们无法判断这种观点在当时淮夷部落中的普及性。由于无法获取更多的信息,关于性别问题,也无法给予相关定论。如此精美的陶塑人头像,且至今有且仅有一件,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它一定是与某种史前文明的活动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十分有限,通过祈求庇佑的方式既是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慰,也是用图腾区别于其他部族,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符号记录,形成本部族的图腾崇拜。穿孔挂饰于身上,佩戴这种人神相通的饰物,是为了方便进行巫术活动。
2 雕题文面的象征性及功用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先民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审美,他们将兽骨、玉石、贝壳等打磨成形,并钻孔、系绳挂坠在身上作为装饰,也会用针和染料在皮肤上黥刺,以达到装饰和欣赏的目的。早先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很多现象无法解释,对未知的力量更是多了一层敬畏。因此,除了审美之外,一些装饰还被加入了原始宗教色彩,使这些装饰逐步被人为赋予了一定的象征含义。
文身是一种远古先民习俗,由来已久。人们通过文身的方式记录下属于自己部落的图腾以及世代流传的风俗习惯。利用这些文身、文面进行记录,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原始先民娴熟的装饰手法和清晰的装饰意识,还能体现出原始氏族部落中关于图腾崇拜、神权宗教的地位象征。而有关于蚌埠双墩遗址中出土的这件陶塑雕题文面人头像的意义内涵,给出如下几点推测。
2.1 太阳崇拜的体现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通过刻画进行记录,将象征太阳的同心圆雕刻在头像上,清楚地反映了人们对于太阳的崇拜。原始社会,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以及河姆渡文化中皆有发现过类似同心圆的器物纹饰。双墩遗址的这件陶塑头像额前雕以同心圆装饰,也同样应当来源于人类在远古时期对于太阳的一种图腾崇拜。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提道:“崇拜是由禁忌转化来的。”①当时为何盛行这种与自然崇拜相关的装饰性母题,应是来自原始先民对自然直观的理解与认知。由于人类社会早期文明不够发达,人们对于一些超自然力量的认知处于一种极度贫乏的阶段,这些力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劳作。天体的自然运动,太阳的朝升夕落,让人们对这个能够带来光和热的自然物体产生了某种依赖。这种常见的太阳图像符号,与中亚、美洲等地青铜时代、玛雅时期也存在于额头表现太阳的案例具有相似性,可以说双墩陶人额饰太阳的做法是一个历时久远的国际文化现象。②阳光可以驱散人们对黑夜的恐惧,且加速了作物生长帮助人们获取食物,太阳的温度还能让经历过夜间寒冷的人们获得保持体温的温度。这是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感受的常态,而当这一日常无法得到解释的时候,人们对于自然的依赖性成就了他们对太阳崇拜的高度统一。
2.2 巫师通神的象征
陶塑人头像的拥有者可能在部族中拥有某种特殊身份。这件陶塑作品的右耳處有一圆孔,可能是当时为了方便穿绳佩戴在身上,从而达到某种装饰目的。同期出土的人面雕塑以及人面刻纹图案还有三个:其中一件陶塑人头像为素面,并无雕题文面等细节;一件陶器人面刻纹残片以及一件泥片人面刻纹图案都未见有雕题文面的现象。因此,陶塑雕题文面人头像应当是部族中具有特殊身份地位的人才可以使用的装饰物。而佩戴这种饰物的人或与原始宗教活动相关。《楚辞·招魂》中对“雕题”二字有一些相关描述:“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股为蕴些。”每个部族通过专门掌管宗教祭祀的巫师部落首领来完成与灵魂的沟通,特殊的部族身份也使巫师们受到原始先民的尊重。南方以招魂为特殊的宗教仪式,人们相信灵魂的特殊性,认为灵魂脱离肉体后仍能继续存在。如果额前的雕题图案象征着太阳,那么,这极有可能是巫师利用太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象征着这种来自自然的力量可以护佑人们身体健康、避疾消灾。
3 原始先民的审美反映
3.1 造型与装饰
双墩陶塑人头像是距今7300多年的陶塑人像艺术品,考古资料显示其“塑型+刻纹”具有唯一性,是中国陶塑艺术史上的里程碑。②造型十分精致,装饰细腻,采用了捏塑成形的方式、刻画、堆贴的手法进行五官及纹饰塑造。额头的雕题、两颊的点刺纹饰不仅可以代表远古先民的文身习俗,也通过作品的呈现,良好地证明了当时人们娴熟的捏塑技术、独特的造型装饰,也印证了当时淮夷部落的先民们已经具备了鲜明的装饰意识,并能完整的将其表达在塑造的作品当中,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性。两道眉骨突出连至鼻梁,放大了头像的面部特征,展现了先民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写实的一般表达,而是加入了艺术夸张的手法。文面以对称形式出现,整齐划一,也体现出强烈的美学原理。
这种装饰物的出现,表明了显著的地域性。塑造头像使用的陶土有别于其他陶塑的用料,属于夹云母末颗粒陶土,因此,陶塑通体闪亮发光。由于云母这种矿物的晶体较大、光泽度佳,用在装饰中的效果十分显著。人类的装饰历程中很早就有使用它的痕迹,淮夷地区的先民们利用本地域的矿藏土质—夹云母末颗粒的陶土塑造人头像,足以见其艺术审美的高度。
3.2 对自我的欣赏
陶塑雕题文面人头像的造型来源于原始先民们对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装饰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经历以及内心生发的崇敬。原始社会的以自我塑型母题进行自我认知,展现制器尚象的精神。通过观察与记录、实践与改良、选材与进步,实现自我欣赏,再与原始宗教的意义相结合,最终体现出一种自我崇拜的意义。整个过程,从对生活日常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精神高度的理性认识,无一不是古淮夷部落的先民们在早期的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审美意识的体现。
将象征太阳的同心圆符号雕刻在头像上,是一种人神合一的方式,把宗教崇拜的太阳进行人格转化,赋予亲切的人之样貌,既是对神的一种美好向往,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良好祈愿。
4 结语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塑雕题文面人头像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件瑰宝,它象征着淮河流域7300多年前的史前文明。精美的人面刻画展示了远古先民对美的追求,人们用雕塑的形式塑造自己的形象,选择人面进行塑造,亦是人们对自我认知、审美的重要印证。从雕塑与装饰两个方面皆可看出,这是一件宝贵的人类史前雕塑艺术作品,在中国陶塑艺术史上拥有独树一帜的塑造风格及历史地位。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原始宗教,使这些原始装饰艺术反映出更多本部落的特征与习惯,是当时生活不可或缺的寫照。从装饰的图案划分出地位身份,也可以看出那时淮河流域的古淮夷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图腾崇拜,文明进步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一枚小小的陶塑人头像,承载了厚重的民族精神,其造型的塑造技术与纹饰图案的装饰艺术为研究淮河流域史前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物质资料。随着蚌埠双墩遗址的进一步发掘,我们将会解读出陶塑人头像包含的其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