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育家杜威的论点谈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

2020-10-26蔡弘扬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杜威医学生核心素养

蔡弘扬

摘要: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思想体系,与我国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拥有广泛的相同、相通之处,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借鉴,为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指明发展方向。

关键词:杜威;医学生;核心素养

2016年9月13日,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其归纳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这6个部分。而早在19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就曾经有过相对应的思想论述。杜威是实用主义理论大厦的建造者,也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之一,在他众多的著作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思想观念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很宽泛的交集,能够有效地指引医学生建立起高质量、强意识、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的核心素养。

一、实用主义经验论与责任担当

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他看来,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同时校内学习也需要连接起校外学习。这一论点契合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部分。杜威对于“经验”一词的涵义的理解是:除了认知的意义以外,尚有其它的性质在内,诸如感受喜悦、苦痛、作为等。医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与患者们的健康生命息息相关,必须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医学理论知识,这就要求医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另外,医学生也必须树立起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而提升文化品位、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医学观,提升岗位胜任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论、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

教学论是杜威的实用教育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在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在他看来,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做的机会,那就必然会阻碍其自然发展。他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学生的思维,学校必须要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情境。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列举的要求来看,杜威的教学论思路符合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国际所流行的“核心素养”概念,本质上应该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体,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对于医学生而言,哪些知识能够转化为临床能力,需要学校在课程上重点体现和讲授,以及重点操作,教学有多大格局,学生就有多大格局。由于医疗行业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所以成为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要求最高的行业,所以醫学生在结束学校教育后,虽然已经具有了初步临床诊断能力,但是也必须要掌握住学习方法,边工作边学习,跟上发展,实践创新。创新是指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并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环境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实践是创新的根本所在。由于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不能迷信权威,而应该敢于坚持真理,只有这样,走上工作岗位的医学生,才能在临床岗位上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教育无目的论与学生的个体发展

杜威对于教育的一项重要论述是“教育无目的论”,他在著名的教育著作《民主与教育》中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当做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不过,结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他反映的内容相当于“个体的发展本身也是最终的目的”这样一种人本主义精神,而不能将其误解为漫无目的。

对于我国的医学教育而言,正是因为应当从尊重个体发展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只有使个体的发展尽善尽美,充分符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需,才能更好的造福社会。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树立大爱无疆的意识,才能有助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作。

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他指出“教育即成长”:成长的第一条件,是未成长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充满能动性和潜能的,不是一味灌输而可以充分发展的,所以他认为教育的关键就是创造充分的条件让学习者去获得经验,教学方法的实施应该紧扣学习者为中心的前提。所以根据他的这一观念,医学院校应当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临床岗位需求,培养一专多长的实践型人才,能够让医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来选择学习,从而成为医疗战线的“多面手”。

四、杜威的教育哲学与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

杜威的教育哲学堪称西方教育哲学史上的第四块里程碑,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深刻影响,是杜威的学说思想各个环节的中介,也是他一生实践活动的核心理念。他坚持认为,自己一生从事的“哲学改造”的事业需要通过“改造教育”的途径来实现。他的哲学指向的是面向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对问题的现实主义的关注。他认为成熟的理智是一种能力,能够专注于真正的现实问题本身,调动一切智力要素去支持有效的行为,教育的现实意义,就是为更多的人排除一切障碍,从而为拥有这样的成熟理智和能力提供可能。由此可见,杜威的教育哲学直面核心学生的素养问题。

所谓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就是关键少数素养,是学生自我发展、融入社会、胜任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有助于学生成为更健全的个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变化,更好地胜任医疗卫生工作。针对提升医学生核心素养需求,结合思想政治、心理、体育、文化艺术、就业与创业等学科的实践教育经验,我国的医学教育应重点加强以下4个方面。

(一)身心健康教育方面

身体教育方面,要积极探索医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建立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锻炼方法和习惯。心理教育要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为宗旨,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引导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切实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排查机制,构建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的双线三级预防体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探索规律和差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素养工作体系。

(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

要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途径,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要密切联系医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多渠道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社会实践各个环节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功能。

(三)文化艺术教育方面

通过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高雅艺术赏析、审美体验、文学艺术创作等活动,加强医学生文化艺术核心素养,定期举办校内文化艺术专场展演或展览等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提升学生文化艺术修养水平以及学校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水平。

(四)就业创业教育方面

以就业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作课为主导,以就业创业讲堂为牵动,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充分利用微信、网站、微博、论坛等信息传播载体,占领网络创新创业教育阵地。加强创业导师的培养和培训,开展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逐步探索适合医学院校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建构科学的教育工作体系。

五、總结

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是个宏大的构架,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以医者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内涵为前提,对医学生的核心人文素养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这位著名教育家和哲学家的教学思想进行多角度的充分解读,明确“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人文素养的医学生,我们应该围绕什么来培养医学生,我们可以怎样培养医学生”这样一个大问题,从而更好地开展医学院校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云 余源培.论杜威教育哲学的意义[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4)

[2]刘红敏,徐纪伟.基于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19(3)

[3]邓小利.浅析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培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9(26)

[4]张挺,曲巍.新时期医学生核心素养新要求[J]卫生职业教育.2019(6)

[项目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微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LYZJGYB016。

猜你喜欢

杜威医学生核心素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杜威归来
知情人话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