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笔下“中国公主”图兰朵的女性形象探析
2020-10-26吴悦茜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世纪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成果。
摘 要:对席勒著名的改编剧本《中国公主图兰朵》中图兰朵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分析了图兰朵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用谜语来捍卫女性尊严以及最后遵从内心,在自尊和爱情中找到答案的成长历程,作者赋予了图兰朵独立女性的新形象,使得“中国公主”图兰朵绽放出了新的女性魅力。
关键词:席勒;图兰朵;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吴悦茜(1989-),女,汉,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苏州市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9--02
一、席勒与《中国公主图兰朵》
德国著名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年10月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小城马尔巴赫一个穷苦的家庭中,自幼就对诗歌、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书期间接触到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人的作品,逐渐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席勒在其短暂的46年生命中留下了《强盗》、《阴谋与爱情》、《欢乐颂》等经典的作品,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与歌德双雄订交的十年是德国古典文学的巅峰时期,席勒也被看作是德意志文学史上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在他创作的众多戏剧作品中,有一部与中国之间存在文学因缘的剧本《中国公主图兰朵》。
《中国公主图兰朵》这一剧本主要讲述了中国公主图兰朵的悲喜剧,图兰朵是一位异常美丽但心性孤傲的公主,陆续前来求婚者只有猜中三个谜语才能成为驸马,否则就会人头落地,不少追求者都为此成为了刀下鬼。一天一位异国落魄王子卡夫拉进宫求婚并解开了三个谜语,但公主觉得自己颜面扫地不愿履行约定,王子也让她猜谜,猜她姓氏名谁,如果公主第二天一早还不能回答出来就要履行约定,公主的侍女原是落难公主,曾与王子邂逅并钟情于他,她找到王子想与他私奔却遭受拒绝,但无意泄露了他自己的名字,为阻止他们的婚事,侍女把王子的名字告诉了图兰朵,不料图兰朵满足了自尊心后接受了王子的求婚。
其实图兰朵并非由席勒杜撰出来的中国公主形象,这部剧的人物素材最早来源于波斯诗人内扎米1197年创作的叙事诗《七美人》,几个世纪之后,图兰朵的故事被收录在了波斯传说集《一千零一夜》(1710-1712)中,为了迎合当时在欧洲盛行的“中国风”,图兰朵变成了中国公主,故事的发生地也改到了北京。1762年意大利剧作家戈齐根据《一千零一夜》中的图兰朵的故事改编了童话剧《图兰朵中国公主》,并在威尼斯公演,之后德国人维尔特斯将戈齐的剧本翻译成了德语,而席勒正是通过读了他的译本读到了这个故事,激起了他改编创作这个故事的兴趣和热情。席勒剧作的剧情基本与原作一直,但其中图兰朵的女性人物性格却有极大的深化,使得图兰朵真正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令人瞩目的“中国公主”形象。
二、“中国公主”图兰朵形象分析
席勒认为戈齐的作品“在布局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才思,但就诗剧的生命来说,还不够完美。人物象牵线的傀儡,一种拘谨的生硬性贯串着全剧。”戈齐的中国公主全凭感情用事,人们无从知道她对婚姻的厌恶和对求婚者残酷的原因。
[1]席勒对图兰朵的人物性格进行了进一步了发展,为何对求婚者冷酷无情,最后又如何改变心意,接受了王子卡夫拉,愿与他共同步入婚姻,席勒通过对人物思想性格更深的勾勒赋予了图兰朵新的女性形象。
(一)图兰朵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图兰朵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中逆来顺受,话语权受到男性压迫的女性形象,她是皇帝的女儿,属于统治阶级,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能够挑战传统思想,她执着地追求自我人格的自由与独立。她不但自己努力摆脱男性的压迫和奴役,甚至公然反抗,要为备受歧视和奴役的整个亚洲女性报仇。世人都以为图兰朵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对前来求婚,又猜不出谜语的王子狠下杀手,砍下他们的脑袋并悬挂在城门前,但她并非是个傲慢冷酷无情的人,她追求自由和解放,在她内心蛰伏着强烈坚韧的自我主体意识,她要与男性进行抗争,这么做同时也是为了受苦的同性报复男性。
我不是残酷。我只要求自由生活。
我只不愿隶属别人;这种权利
即便是最下贱的人
也在母胎里就赋有的,
我作为皇女要捍卫这点。
我看到整个亚细亚,
妇女都受到践视和奴役。
我要为受苦的同性,
对傲慢的男子报复[2]
在卡夫拉王子当众解开了这三个谜语之后,按照约定图兰朵要嫁给他,但图兰朵觉得自己当众颜面扫地,她认为之前的谜语太容易,向父皇請求让王子重解三个谜语,遭到拒绝后,她甚至要用付出生命的代价来维护自己的荣誉和自由。
宁可死一千次,
不愿屈服于这傲慢的男子。
单单这种名义,这种想法,
做他的属下,就使我毁灭。[3]
图兰朵觉得男性除了身体粗健以外,与纤弱的妇女相比并无优越之处,她要用造物主给她的理智保卫她的自由,而不是隶属和屈服于傲慢的男子。比起哥齐笔下毫无理由“对男性那样厌恶,那样残酷”的图兰朵形象,席勒为图兰朵的行为赋予了崇高的意义,图兰朵对男性的残酷是为了报复傲慢的男性,她怀着崇高的自由平等的理想,体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意识。
(二)图兰朵用谜语捍卫女性尊严
图兰朵蔑视男性的傲慢和狂妄,她对于向自己求婚的男性残酷无情,她觉得男人只想把美色占为己有,她要报复男性的傲慢和自大,但她同时又是理智和富有智慧的,她并没有用暴力的方式直接处死这些向她求婚的男性,而是让这些男性猜三个谜语,通过谜语捍卫尊严,用谜语打败这些男人,让大家看到这些男人们除了强壮的体魄其他并没有什么优势。“换了别人也许会想出,叫他的求爱者去做流血的,艰难的,冒险的事业……她喜欢谜语,三个制作巧妙的问题!她懂得怎样来对付傻子[4]!”谜语是杜兰朵 用来对抗男人,捍卫自己尊严的武器,所有求婚的男子必须解出三个谜语,否则就会人头落地,所以当卡夫拉王子解答出第一个谜语的时候,图兰朵愤懑地自语道:“他能赢么?要剥夺我的荣誉吗?不行,神明保佑![5]”当他解答出第二个谜语的时候,图兰朵愤怒地站了起来:“你越是想赢我,占有我,我越是恨透了你。[6]”当卡夫拉王子三个谜语都解答出来,按照约定图兰朵要嫁给他时,她气得要求让王子再猜三个谜语,·谜语是图兰朵维护自身荣誉和尊严的武器,之前每一个向她求婚的人都因为不能解出谜语而被枭首示众,当卡夫拉王子把三个谜语都解答出来的时候,图兰朵瞬间觉得颜面扫地,自己的荣誉和尊严受到了威胁,所以当她不能再用谜语这个武器捍卫自己尊严的时候,她只有用死来表示她的不屈,“要我做他的妻!宁愿跳进坟墓,也不到一个男人的怀里![7]”
(三)图兰朵自我认同的实现
图兰朵虽然追求个人的独立和自由,但她并非是个毫无感情,没有人性和爱心的人。作者在很多地方都透露出其实图兰朵有一颗柔软的心,卡夫拉刚一出场就打动了图兰朵,她望了他半晌之后,低声对采莉玛说:“还没有哪一个上殿来,会打动我这颗心。这个人却有这种本事。[8]”但当图兰朵的侍女让她收起傲气,给出三个容易的谜语时,图兰朵又很生气地表示,那我的尊严放到哪儿去?她在爱情和荣誉自由间纠结,当王子正确答出三个谜语时,她仍然不愿履行约定,最后王子给她出题解谜,如果图兰朵能回答出来,那他就人头落地。最后图兰朵答出了谜语,却在最后当卡夫拉王子拔出匕首要自刺时,图兰朵投身于他怀中,对卡夫拉说:“您得活着—为了我!我输了。我不再掩盖我的心。[9]”她承认谜语不是她自己猜出来的,而是王子不小心泄露给侍女,侍女告诉她的,她说:“这不但是为了公道和履行——我遵从自己的心愿,委身于您——噢,在我第一眼见到您时,我已经心许给了您![10]”图兰朵之前追求的自由是摆脱男性的奴隶,她认为男性傲慢,自私,占有欲强,人们追求她只是为了占有掠夺她的美貌,她不愿委身于任何人。在王子解出謎语后她仍然不肯屈服,她把荣誉和尊严看得比感情更重,她拿到了卡夫拉谜语的答案,对卡夫拉说:“去另找新娘吧-你和众人,谁想和图兰朵较量都该倒霉。[11]”图兰朵骄傲充满好胜心,她一定要成为那个不被打倒的人,她不愿在任何一场和男人的较量中失败,但卡夫拉却悲叹“我失去了我的爱人,因为我爱得太深![12]”,他甚至后悔之前应该故意把谜语猜错而让灵魂早日安息,当对方不再是图兰朵认为的那种傲慢,只为占有的男子形象时,图兰朵的报复便失去了方向,她对旁边的侍女说:“他的悲切感动了我!”在最后王子决定要履行之前的约定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时候,图兰朵再也不愿放弃自己的爱情,最后一刻她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向王子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这一刻并不意味了她放弃了尊严和自由,而是她在爱情和自由的矛盾中找到了答案,这段感情并不是被安排或强迫的,她是出于爱和王子在一起,这份感情是遵从内心的,是自由的,她的爱情和尊严自由不是矛盾的,她既得到了爱情,同时也是自由的,图兰朵最后实现了自我的认同,成为了爱情和自由兼备的女性。
三、结语
从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席勒把原本一位冷酷无情的公主勾勒成了一位具有崇高思想,追求自由平等的中国公主形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他的勾勒想象描述下,中国公主是一位捍卫自由人权的斗士,正如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欧洲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然而,就那个时代的中国而言,自由平等,自我价值等观念不仅作为一个女人的意见,即便作为一个男人的意见也是不可思议的。席勒借由中国公主之口,塑造了一个渴望自由,为尊严和荣誉而战的独立女性形象,表达了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争取平等自由的人道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3][4][5][6][7][8][9][10][11][12][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图兰朵中国公主-悲喜传奇剧[M]张威廉译. 江苏: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46;61;30;52;54;70;45;147;148;144;145;145.
[13]谭渊.歌德席勒笔下的中国公主与中国女诗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4]顾彬.关于“异”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