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归去来“栖”
2020-10-26邓高正
邓高正
时下,夏日已至,凉风习习,走入赣江之滨皮划艇俱乐部的地摊市场,人声鼎沸,洋溢着繁华生机。不少人一边品尝着各色小吃,一边挑选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
摆地摊,曾经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却又随着城市发展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中央文明办也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从“摆地摊”到“地摊经济”,喧嚣的夜市为经过疫情洗礼的城市带来烟火繁华。
入夜,“699”文化创意产业园内,摆摊夜市如火如荼。摊主们各展所能,兜售自家商品。江西奇可文化的陈克丰与他的青年创业伙伴们摆出了“代写情书”的招牌,宣传自己的设计文案功底;怀胎6月的蔡小姐通过公众号报名摆摊,卖一些孩童喜欢的食玩;还有人像速写的漫画家胡曼与销售手工制品熊阿姨两位聋哑人的“无声摊位”,熊阿姨的女儿祝明媚会在课余时间担当两人的“翻译官”……
一片片小小的地摊,不仅是经济的补充,更是生活的延续。
“地摊经济”的优缺点,让人“又爱又恨”。它的优点显而易见——经营费用低,没有转手费,没有装修费,没有租金压力,没有雇员工资压力。
其不足之处也不容小觑,“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是“地摊经济”留给我们最直白的印象——占道经营扰乱交通、垃圾遍地影响城市卫生、夜间噪音扰民、假冒伪劣商品难以追查、食品卫生无法保障、消费纠纷维权困难、许多一线城市明确禁止摆摊等。
眼下,重新归来的“地摊经济”,正展现出新气象。
其一,互联网成为了新“地摊经济”最大的助力。从网上发布摆摊信息,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摆摊免租金报名,通过公众号宣传活动信息,继而各种摆摊视频火爆网络。
其二,摊位销售商品更是以工艺美食、创意互动等点对点的包装形式,与电商外卖的标准化、长距离、广覆盖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差异化经营。
其三,“地摊经济,,能改善疫情之后严峻的经济形势,特别是为困难市民提一条改善生活的渠道,缓解就業压力。
“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这一次,“地摊经济”是“一时之计”还是“长远之策”?答案或许就在我们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