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太史公 诗歌李谪仙

2020-10-26郭建伟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9期
关键词:奇文游侠漫游

摘  要:汉武唐玄,这相似相称的两个伟大时代里,有谱出“无韵之离骚”的司马子长,亦有继屈原之后,为浪漫主义传统创造又高潮的李太白,二者之间的相似性,的确很值得探讨。本文中笔者就李白与司马迁在漫游行踪、创作心理、对侠的看法、作品风格、世界观这五个方面的相似点加以论述。

关键词:司马迁;李白;漫游;幽愤;游侠;奇文;功成身退

作者简介:郭建伟(1982-),男,内蒙古赤峰人,文学硕士,现为昭通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9-0-02

关于李杜之比较,已是老生常谈,前人之述可充栋矣。在此且置之于不论,单就杨升庵所谓“太白則《史记》”之说,笔者以为其角度很新颖,也确有见地。太白自幼“尝览千载,遍观百家”。所受《史记》之濡染于诗文中十分明显。笔者囿于学识,难以“大而全”地对这一问题完整地加以论述,现仅就李白与司马迁某些相似或相近的方面浅析之,以俟求教于方家。“如切如磋”,此之谓也。

一、二公神州旧游遍

“迁生于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奏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参见《李白集校注》卷二十六《上安州裴长史书》

司马迁“南游江淮”、“北涉汶泗”;李白“南游江淮,北抵赵魏燕晋”。二人所经之地,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司马迁从长安出发,由北而南,李白从四川出发,由南而北。想来,江淮汉楚,齐鲁会稽,均有二公遗踪堪访。

司马迁南游江淮,其处当能闻及韩信千金聩漂母的故事;览庐山,登会稽,推想大禹如何“疏九江”;“窥九疑”,打听舜的传说;游沅湘,凭吊屈原和贾生;适齐鲁,观孔子故里;困鄱薛、彭城,过梁楚,当念及汉初风云……此番壮游无疑为《史记》的完成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李白一生飘泊,周流范围之广,历代诗人无出其右者,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所有知名山川风物。江南烟雨、大漠黄沙、胡姬压酒、山寺钟声……丰富的古迹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充实了他的灵魂,奠定了他的创作,培养了他浪漫恣肆的艺术风格。

二、彼时斯人须憔悴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用退论书策,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吁嗟哉!仆书室坐愁,亦已久矣。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不可得也。而金骨未变,玉颜已缁,何尝不扪松伤心,抚鹤叹息。”——参见《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七《暮春送张祖监丞云东都序》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以《史记》兼为一部史诗,故称司马迁为诗人或不为过。自古人言“愤怒出诗人”,斯为得矣。

试想,司马迁逢乃父司马谈因“留滞周南,不得与(帝)从(封)事”。故发愤且卒,父执其手而泣“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此当为司马迁发愤以著述之始。及至迁以李陵事因“口语遭祸”,自谓“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湿衣也。”亘世之愤,不为过矣,斯愤以“铸”《史记》。自是千秋良器,直刺苍穹。

读《史记》,听屈原江畔咏怀、贾谊湘水为吊观荆轲易水冲冠、想陈涉揭竿奋起、叹项羽垓下嘶鸣,无一不淤含着子长的一腔愤恨。

李白以诗“挥斥幽愤”。裴斐指出:“政治上的怀才不遇是李白抒情诗中最常见的主题。

“太白向以当世之务自负,志欲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参见《李白集校注》卷二十六《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却在政治上一再碰壁,先是一入长安,玉真别馆“苦雨“,再有二入长安,被赐金放还,后来,“从磷讨逆”,却又长流夜郎,一腔报国积郁做满腹幽愤。虽达观潇洒如太白也不免“不平则鸣”,于是一篇篇“挥斥幽愤”的抒情珠玉,便咳落凡尘:“何当赤车使,再往召相如”(《赠送崔侍御》)“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三)“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十五)“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鸣皋歌送岑文君》)“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诗人的不幸或许正是我辈的万幸,不幸的诗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书就了一篇篇万幸的我们在读的锦绣诗篇.“屈平词不达意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太白其有预见乎?仙境斯人当不必再憔悴了。

三、为侠正名为侠狂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不亦有足多者焉。”——参见《史记·游侠列传》

李白“喜纵横术、击剑,好任侠。”——参见《新唐书·文艺列传》

李白“少任侠,不事产业,名闻京师”——参见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李白集校注》附录二)

史家司马迁破天荒地于《史记》中独辟《游侠列传》逢谓其恨“闾巷之侠”的“儒、墨皆排摈不载。且“自秦以来,匹夫之侠,湮灭不闻。”司马迁“悲世俗不察其意”。率先为游侠正名,并给给予侠以积极肯定的评价,认为侠“救人之厄,振人不瞻,仁者有采;不既信,不倍信,义者有取焉。”司马迁认为游侠虽然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正当道路,但他们的豪爽的性格,不怕牺牲的精神,扶危挤困的宗旨,都是可钦可佩的。似乎从此开始,侠便与中国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盛唐时代尤其是前期,理想主义一直是这个时代的主潮。由于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军事的强大,国力的鼎盛,唐人尤其是唐代的士人,人人胸怀有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理想主义精神。作为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性格豪放不羁的李白有着盛唐时期的开放胸怀,气盖一世的宏大气魄,好纵横游侠,自是不足为奇。李白十分欣赏侠士们快意恩仇、放任自为的处世方式,义气相激、知遇报恩的朋友交往,特别是那种平交王侯、立抵卿相、一匡天下的大侠风采更是令李白为之倾倒。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李白《结袜子》)

诗中给予专诸、高渐离以很高的评价,他们是李白心目中的向慕对象。

李白的诗文中,咏侠诗占了很大的比重,且首首个性鲜明:“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史襄阳少府皓》)“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少年行》)“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临江王节士歌》)“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结客少年月日行》)“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邀”(《白马篇》)“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留别广陵诸公》)……这些传神诗句将李白的“侠客梦”展露淋漓。笔者斗胆,称李白“为侠而狂”或不为过。

四、俱作奇文万古传

(司马迁)“爱奇反经”——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传畸人于千秋”——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白居易《与元九书》

司马迁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和“是非颇谬于圣人”(班固语)的反付统思想重点传写了那些有特殊性的历史人物,也即众多“畸人”们,他们或地位卑微而极富于抗暴精神,如荆轲、聂政、毛遂等;或为上层统治阶级所不齿而功业卓著,如优孟、优旃、侯生、鲁仲连、陈涉等;或身居高位而敬贤下士,如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等;或际遇坎坷而名传后世,如伍子胥、商鞅、屈原、贾谊等。可谓奇文畸人两相辉映。

关于李诗之奇,前贤已多有注意,殷藩在《河岳英灵集》中对李诗之奇推崇备至。他说道:“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据宋嗣廉先生统计,仅在陈伯海主编的《唐诗汇评》所收入为使评价普遍关注的李白三百零五首诗中,吟咏《史记》人物竞达一百多个,有的一首诗连用六个《史记》典故。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他们在风格上有怎样的承继关系。

五、功成泛五湖

“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

“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亲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参见《李白集校注》卷二十六《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司马迁有言:“老子深远矣”。整体来看,可以说司马迁、李白在世界观上基本接受了老子的天道自然观。

司马迁论项羽之败为“自矜功伐”,鲸布“为世大戮”是“功冠诸侯”,周亚夫“终以穷困”的原因是“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韩信被诛是欠“谦让”好“矜功”且又“矜其能”;独对张良“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予喜”的为人表示了极度的赞美。完全是老子“不争”、“不颂”、“守雌”、“守弱”、“持弱”、“持俭”哲学的典型反映。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留别王司马嵩》)“吾观自古贤达士,功成不退皆殒身。”(《行路难》其三)

功成身退是李白贯穿一生的理想,李白尝自许“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为宋忠丞自荐表》)。他总是想效法范蠡、鲁仲连、诸葛亮,期求一越而为帝王师: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父吟。”(《留别王司马嵩》)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後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古风》其十)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别鲁颂》)

鲁連以布衣之位折卿相之权,却秦军,下聊城,功成拂衣而去。司马迁赞道: “荡然肆志,不诎于诸侯。”(《史记》卷八五)

鲁仲连是历史人物中最为李白所倾倒的。鲁仲连既有为人排患释难的济身之才,又有辞爵谢金和远蹈东海的遁世之志,既是游说之士又是高士,而李白既志在济世又轻世肆志,故其为鲁连绝倒亦不足为奇。

结语:

余光中有吟:(太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予补道:(子长)奋笔一挥,便史家绝唱。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3]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岳麓书社,1997.

[5]裴斐、刘善良.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Z].北京:中华书局,1994.

[6]华文轩.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Z].北京:中华书局,1964.

猜你喜欢

奇文游侠漫游
论韩愈奇文《毛颖传》
品字读奇文 循章谋佳篇——以《兰亭集序》教学片段为例
小米游侠记:虎头将军
黑暗游侠 STEPHEN JACKSON
霹雳漫游堂
韦羌山
小米游侠记:看戏
小米游侠记:腌咸菜
NASA漫游记
课外阅读倡议书暨“大家来找茬”有奖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