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2020-10-26杨继生

化工时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艺学化学品化学

杨继生

(扬州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20年6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招。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应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出课程育人的功能。重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以“立德”为先,探索可推广的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细节[1]。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与基础化学、化工等多门学科密切交叉联系的专业课程[2]。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如何融入新时代鲜明的思想特征和新时期特色的社会需求,培养既具有过硬专业知识又具有崇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立足专业特色,秉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融通”的教学理念,开展了《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探索。

1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与特点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课程知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具有密切的学科交叉性,既是对先修基础课程的综合与应用,又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专业课程中推行思政建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由于其与多学科密切联系、相互渗透,更使得对《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与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相呼应、相结合,贯穿于高等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构建全课程的育人格局。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在有限的课时中,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适时、适当地提炼出思政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专业课的深化和拓展的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正确价值引领,切实解决学生在专业发展和专业认知上的困惑,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爱国情怀、职业素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3],让学生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

2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2.1 课程教学目标的修订

在《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精细化工的工艺学基础和主要领域系列产品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掌握相关的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了解精细化工的应用范围、发展动向。同时明确提出使学生具有对精细化工领域复杂科技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

2.2 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

围绕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发挥课程特色,以课程内容为基础,精确提炼反映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政元素,使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得益彰。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举例如表1所示。

表1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与实施例

2.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课程思政建设是精神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混合式教学是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前者引领思想,后者提供技术保障。混合式教学给课程思政提供了时间和载体,课程思政有助于提升混合式教学成效,相得益彰。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将课前导入、课程学习、课后反思有机结合。如在学校的综合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导学材料,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法等项目。教师除了基于所授章节知识结构准备线上教学资料外,在课前活动设计过程中须充分考虑如何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线上学习方式设计应便于学生自主登录课程平台,科学规划时间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同时设置课程中的思政问题或提出思政问题展开讨论环节,利用平台进行有效反馈,便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线下课堂活动设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感受所授课程的德育内涵。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课后反思环节,通过测试和满意度评价等方式,以此来及时反馈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的教学情况。

3 课程思政教学举例

3.1 崇尚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

在表面活性剂章节中,讲解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概念时,引入英国胶体化学家J. W. Mcbain 1925年在伦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胶态电解质(即离子胶团)概念时,当时会议主席(权威)以“Nonsanse, Mcbain”的无理言辞代替了问题的讨论,且当时学术界一致藐视这一假说。近几十年的科学实践不仅证明了Mcbain的胶团假说,而且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大大发展了胶团假说。就这一事例展开如下讨论:(1)你处在McBain的位置,将会怎样对待?(2)权威之言就一定正确吗?(3)真理一定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吗?(4)怎样检验真理?(5)如何探寻真理?

采用讲述与讨论相结合的策略,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权威之言并非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弘扬勇于实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香料与香精章节中,讲解香精组成及调香概念时,通过法国调香大师安德烈·斯拉格米尔代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介绍,如他的这只鼻子可以记忆、识别大约3500种不同香气,他曾跨出国门万里之遥去捕捉迷人的芳香,他曾经无数个夜晚蹲伏在斯里兰卡的茉莉花园品闻茉莉的清香,他曾经熬过无数个漫漫长夜来倾心体味一位印度舞女演出使用过的花,赏尽人间芳菲之后,大脑中留下无数种芳香的记忆,待到记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便一头扎进实验室潜心探索。每一款香水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努力蕴育出来的经典之作。向学生展示除了拥有灵敏嗅觉天赋外,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勇于实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造就了国际级调香大师的诞生。

3.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既是评价大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但问题意识欠缺,不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似乎成了许多大学生目前最大的问题。在染料章节中,讲解还原性染料概念时,通过播放“靛蓝的故事”动画片介绍还原性染料的发现与发展,向学生展示如何认识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故事播放过程中让学生进入角色,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蓝泥的消失原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趣味的动画与角色参与的结合,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4 对价值观和利益观及道德伦理的思考

在食品添加剂章节中,讲解安全性时,采用视频播放的方式,通过剖析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向学生展示不良产品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分析个人和企业的价值观、利益观和职业道德伦理。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治素养。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投身食品、药品、化妆品行业从事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让学生看到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却有产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毒奶粉事件让学生见证了个别企业的职业道德现状,暴露出了管理体制和法制的不健全,法治也需要不断的完善,违法作恶必然会自食其果。

3.5 认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在洗涤剂章节中,讲解洗涤剂的发展历史时,从原始时代的原料清洗到工业文明的肥皂洗涤;再从技术革命与资源利用的合成洗涤剂到各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洗涤产品的问世。让学生明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坚持“绿色生态”和“节能环保”的方针,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保证。党的十七大已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通过洗涤剂的发展历史,让学生认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4 结束语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证明,只要把握住课程思政的内涵,坚持立德树人的战略,将思政元素落实在教学的相关环节,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全过程,专业课堂也会成为增强学生政治意识和加强思想价值引领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课程设计的创新研究中,基于课程自身建设规律,保证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爱国精神;严谨细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勇于实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挖掘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工艺学化学品化学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多元化教学研究
关于材料工艺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相关探讨
青年马克思的工艺学笔记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