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探索与研究
2020-10-23张淑凤
张淑凤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探索,阐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概念、地位和作用,并针对实施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其它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整合构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别致新颖的教学方式,发挥劳动与技术学科教育育人功能。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0-0281-02
1.前言
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让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题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
作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形成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道德情操,提升劳动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劳动与技术教育概念的重新界定
新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已有的劳技课程的形态和名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劳动与技术”的名称与“劳动技术”名称相比中间加了一个“与”字,这一方面体现“劳动”与“技术”两者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劳动”与“技术”两者的区别,同时,“劳动与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体现了综合的特征。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并提倡以项目为载体从事学习性活动。它包括劳动实践、技术实践等方面。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当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联系紧密,以学生的亲历实践、手脑并用为特征,设计和实施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进入信息时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将不断被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改写和刷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了一种动态的发展和变化,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课程内容上的选择性。
3.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与探索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劳幼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台实践活动。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实施是以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融合的方式设计的,以课题的形态出现,这也是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而信息技术始终融入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笔者曾对4个班100名学生做过一个调查。
(1)“你经常做家务么?”有23%的学生选择的是经常做.42%的学生选择偶尔做,其余是不做。
(2)“你会种植植物么?”有12%的学生选择会,28%的学生选择会一点,60%的学生选择不会。
(3)在“你养过小动物么?”有5%的学生选择的是养过,85%的学生选择没养过。
(4)你会用几种生产劳动工具?选择5种以上的学生占5%,1-4种的66%,29%选择不会。
从以上简单的结论中,笔者认为劳动与技术在落实上还是很薄弱的,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劳动与技术应用的指导,以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很有必要。
下面以“植物的播种栽培与养护”为例来直观认识这一实施。
3.1 準备阶段。
(1)创设情景。
请同学们看一看,谁知道这种植物是什么?它的习性有哪些?还有什么植物适合盆栽?那些植物适合庭院种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被激发起来,根据学生的喜爱方向,就可以确立研究主题了。
(2)确立主题,组建小组。
首先由学生自报、自选研究课题,然后,学生自由组合建立小组。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协调。小组成立后,选负责人,讨论小组活动计划并填写计划书。计划书包括小组名称、小组的成员、小组长、指导老师、研究的课题、打算研究的内容、小组成员的分工、建议和要求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3.2 实施阶段。
(1)确定研究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植物的特征和生长习性,掌握简单的栽培技术。
能力目标:感受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会搜集,分析,整理关于植物的资料;通过合作设计为盆栽植物造型;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主动参与,大胆展示及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并喜爱自然文化,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2)选择实施方法。
a、按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
如研究植物繁殖方式的小组选择了网上收集资料,实物观察、访谈专业人员的方法;研究植物生长环境小组和研究种植与养育技术的小组采用实验的方式,记录实验过程,撰写实验分析报告的方法。研究园艺设计的小组选择了网上学习、到公园实地考察、聘请专业人员指导的方法……
b、设置小组研究活动档案袋。
随着活动的深入,同学们有的跑图书馆,有的上网,有的采访,有的拍照,有的观察记录,各组的资料越来越丰富。在活动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各组活动的进展,帮助学生不断调整活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技能。合作技能的培养可以从“三会”入手:①“会听”。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②“会说”。能说出自己的见解,并能据理辩驳别人的观点。③“会思”。在合作中,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3)建立活动档案:学生天天观察,时时记录,把课堂时空无限拓展,学生更好地发现了知识,接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陶冶了爱劳动的情操,就需要把这些精彩的过程记录下来。
(4)整理检查交流。
面对一大堆原始资料,要对学生进行资料筛选与整理的指导。主要是指导如何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并统计,如将资料分为文字类、图片类、声像类、表格类、实物类等。
(5)撰写研究报告。
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方法、资料的分类汇总以及得出的结论来写,引导学生把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学生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再次反思、改进、完善、补充。
3.3 成果展示总结阶段。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赏识,每个孩子都希望体验成功,而且成功会激励孩子走向更大的成功。在成果展示阶段,创设开放式课堂,为每个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这个自由驰骋、放飞思维火花的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心愿。通过课前示范作品的展示,妙语的引导,更为重要的是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群体的智慧、合作的方式和集体的创造力,相互启悟,交相开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活化为创造力。研究植物繁殖方式的小组带来了扦插、播种、嫁接、压条等不同方法繁殖的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环境的小组,让大家知道了北方清明以后,地温上升,才可以适时播种的道理,温度不够,即使种子饱满优良,也不会发芽;研究种植与养育技术小组的同学给大家讲解了哪些植物喜阴,哪些植物喜旱,选择傍晚和阴雨天气移栽成活率会大大提高。《园艺设计》组展示作品时,那场面更是令人惊叹:有的胜在造型奇特、有的胜在设计精巧、有的胜在层次分明、有的胜在立体创意……真是琳琅满目,匠心独运。所有的同学激发起了学习与研究的动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笑容洋溢于每位成功者和参与者的身上。教师此时再加以适时地引导评价,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做完了一件事后,自觉地反思、总结,肯定自己、欣赏他人、自找差距、激励自己。
在这个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它改变了传统劳技课的教学,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中加入了新的元素(研究性学习、社区实践、信息技术教育),从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实验”、“考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而形成学生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学生围绕着这些研究主题展开活动。在具体实践中,让学生根据研究主题,运用信息技术、走访、探讨等方法自行探索并得出研究结果。这不但保证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正常进行,同時也通过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其它三大领域有效的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
总之,课堂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让我们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一齐探讨、研究更多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劳技课堂焕发生机活力,更具迷人魅力,谱写出精彩亮点。
参考文献:
[1] 翁建芳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案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
[2] 钟启泉,崔允部,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孩子的发展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3] 《提高劳动技术教学成效之途径探究》.辽宁教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