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

2020-10-23刘艳湘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互动性语文课堂交流

刘艳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4-0100-01

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方式变革的根本目的是转变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凸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而课堂互动有效性作为课堂效率的重要体现,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困扰教师的问题。本文在对“新基础教育”改革内容解读的基础进行课堂互动性的有关研究,总结小学语文课堂实践,阐述并分析课堂互动中呈现出的主要问题,反思已有教学方式的不足,并尝试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有效性。

1.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低效的原因剖析

教学本质上就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两个过程的结合,而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必然要加强这两个过程中的互动交流环节。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互动展开的频率以及互动的效果都并不理想,这显然是不利于教学活动深入推进的。具体而言,这些问题主要归咎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学重内容讲授,轻互动交流。由于当前多数学校的大班额教学以及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以知识讲授为主。而如果长时间采取这种重知识灌输、轻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会打消学生交流与沟通的积极性,学生不愿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接触,教师也就无法深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课堂氛围也就更加严肃沉闷。

二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单调,以师生互动为主。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更为常见的是教师与学生间的集体互动,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只需回答简单的是与不是即可,或者是与某一个学生进行单独的互动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的探讨或辩论过程。另外,教师的亲和度也影响着师生互动的效果。教师习惯性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也在这种氛围下习惯了被动接受,所以互动难以为继。但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发现,教师如若在教学中将自己的角色及时转换,自然融入到学生的情感交流活动中,学生也就能够畅所欲言并且积极参与互动。

2.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的有效策略

在明晰了小學语文课堂互动低效的原因后,如何改善以往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有效提升课堂互动性就是教师今后的重点关注内容。据笔者参考的文献资料及总结的教学经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2.1 问题导向,加强师生互动。

一直以来,课堂导入都是诸多一线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议题。尽管关于课堂导入的文献及研究成果颇多,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的导入方式仍是“开门见山”式。这种课堂导入方式虽然可以直观明了地向展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但由于其忽略了学生注意力及兴趣点的问题,受到诸多诟病。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尽可能地集中注意力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导入时采取问题导向的方式,即教师在准备教案时依据课堂所应讲授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兴趣点设计创意性问题,通过有序开展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内容学习中。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紧密结合课堂内容,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确保学生尽可能地全部参与到问题讨论过程中。

2.2 合作探究,增加生生互动。

课堂互动不仅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极为重要。而要更好地实现生生间的互动,任务型合作探究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首先,教师需要考虑不同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分组,需要注意的是分组要定期轮换,以加强学生的组织协作。其次,教师要定期举行小组辩论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竞争意识。另外,小组组长的选择也要综合考量,在开始结组时由组内实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起到表率的作用,而在之后的结组中要适当调整组长人选,给实力相当较弱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如此一来,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得以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更加轻松和活跃。

2.3 双向互动评价,强化互动效果。

一般来说,学校组织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结果主要是用于教师教学成果的评定,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而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以学习成绩为主,有失偏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虽然主体是固定的,但情境的多变也会导致出现预期之外的教学成果,这些非预期的结果其实对教师教学来说也应当纳入进行重点考量的范围。尤其是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这些非预期的成果可能较其他教学活动更多,因此教学评价时也应适当体现出互动性,即教师在对某一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同时允许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予以评价,这种双向性的互动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情况,也能促进教师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2.4 课外互动学习,延伸课堂互动。

学生间的互动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小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完成。在加强学生间互动频率的同时也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比如,依据课本或名著进行改编排练话剧活动,准备特定主题的辩论活动等都是加强学生课外互动交流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吉士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19).

[2] 郑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华少年,2017(34):112.

猜你喜欢

互动性语文课堂交流
学龄前儿童科普类书籍设计的多维互动性表达
如此交流,太暖!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交流平台
玩转表演
交流平台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