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银行理财产品要知道的事(下)
2020-10-23陈悦
陈悦
“资管新规”(全称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和理财新规(全称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以来,银行理财市场逐渐转型,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不能再因循旧思路“闭着眼睛”买银行理财产品了,而是要像投资股市、基金一样,先了解产品的本质再购买。
3.银行理财子公司有哪些产品?
2019 年末,共17 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10 家开业。5 家国有大型银行下设的理财子公司有存续产品,余额合计0.80万亿元,均为净值型产品。而到了2020年8月末,已有21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14家已获准开业,累计发行1500款以上理财产品。
从目前(9月19日)在售的产品状况来看,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理财子公司在售的产品总共有56只,均为公募产品,且全部为净值型產品。从发行机构来看,56只产品中的43只为五大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从产品类别来看,混合类产品15只,权益类产品1只,其余均为固收类产品。
从运作模式来看,封闭式净值型产品共33只,封闭式产品中期限最短为6个月,大部分产品期限为1~3年;开放式净值型产品23只,开放式产品中多为定开产品。
4. 结构性存款值得买吗?
随着保本理财产品逐渐退出市场,一些注重“保本”的投资者把目光瞄准了其他产品,比如结构性存款就是一例。
与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保障本金、收益固定的银行存款不同,结构性存款通常能保障本金或一个较低的收益率,同时在未来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产品还有可能产生较高的回报。
从投资者心理的角度来看,结构性存款似乎是一款值得选择的好产品,不仅本金和少量收益得到了保障,如果足够幸运,还有可能获得比一般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率。
不过,从产品的实质来看,结构性存款是将利率、汇率、股指等产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存款,即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投资者买入一份结构性产品,相当于是将大部分的钱购买了银行存款,一小部分则买了金融衍生工具,通过两者的结合,才有机会获得比一般存款更高的收益率。
结构性存款是否值得购买,取决于个人需求,但对于偏爱稳健投资的人来说,其实结构性存款并不是最佳选择。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选购理财产品的时候,除了是否保本,更重要的是考虑产品的风险到底有多高,而后者实际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波动程度。也就是说,不仅要参考产品最高收益率是多少,也要考虑实现的概率有多高。
举例而言,假设一款产品A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且大概率能够实现这一收益水平,有95%以上的概率仅在0.5%的区间内波动;而产品B的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最低为0%(即为“保本”),但最终收益率落在0%~8%之间的哪个点并不确定,结构性存款就更类似于后者。
而对于偏爱“保本”的投资者而言,购买固收产品本身主要追求的是稳健,因此显然类似于产品A的低风险产品更值得选购。
5. 了解银行的各类代销产品
近期,股市行情较好,在银行网点基金销售十分火爆,一些“爆款”基金产品在开启认购后仅半天、一天之内就达到规模上限,宣布售罄。许多原本青睐银行理财、保险理财的投资者,也开始考虑是否要认购一些股票基金。
然而,如果投资者要去银行买“爆款”基金,一定要先明白银行的各类代销产品,各类基金就是银行代销的产品之一,还有不少理财型保险、养老保险、信托产品等,均为代销产品。
银行只负责销售
所谓代销,其实也就是银行帮别人卖的产品,无论是基金、保险还是信托,都不是银行自身发行的,而是其他的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发行的,未来如果业绩产生亏损,与银行无关,与推荐该产品的理财经理也无关。
银行之所以会帮助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向投资者代销这些产品,是因为可以取得一定的“中间业务收入”,同时,理财经理也可以通过完成销售指标,获得一定的销售佣金。
也就是说,从银行和理财经理角度来看,虽然有足够的推销产品的动力,但却并不对产品的最终业绩负责,而只是中间的销售方。
因此,从监管上来看,出于合规性的需要,理财经理在销售基金之前,有告知投资者相关产品特征的义务,也要进行“双录”(同步录音录像)。
投资者需独立判断
对于银行代销的产品,投资者在选购的时候需要冷静,不要过多关注产品的营销文案,或是听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而是要多留意产品本身的投资标的和产品性质,包括产品真正的发行方,以及产品的说明和细则,比如投资型保险产品保障的最低收益率是多少,基金的发行方和产品性质、主要的投资标的等。
此外,在购买基金时,如果碰到理财经理劝客户赎旧买新的情况,一定要非常谨慎。不少客户经理遵循“止盈线”的原则,即产品盈利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劝导客户赎回,转而购买其他新发行的产品中。
对银行和理财经理而言,更换基金相当于完成了一笔新的业绩,而对客户自身而言,则意味着需要再支付一笔认购费或申购费,而且,新发行的基金相对于老基金没有太多的历史业绩作参照,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建仓期,这也导致了投资者承担了更大的行情变化风险。因此,在没有充分了解基金的投资策略和对股票市场未来走势形成预判之前,投资者不应该盲目更换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