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是今夜寒,喜看菊花开

2020-10-23朱艳林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农事白露金秋

朱艳林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正式结束。寒露与白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早晨可见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正是由于寒露时节与白露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因此称为寒露。

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法”划分节气,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戊的方位(也就是西北方),为寒露节气。汉至明末,以“平气法”划分节气,寒露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八尺二寸,相当于今天的2.018米。清顺治二年(1645)起至今,以“定气法”划分节气,即在每年公历的10月8日前后(10月8~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寒露气象

农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15天,其中又等分为三段,各有按语以描绘整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寒露也有三候,分别是: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鸿雁来宾”意指白露节气开始,鸿雁南飞,寒露时节为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雀入大水为蛤表示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这是古人对感知寒风的一种严肃说法;“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在寒露时节遍地开花。

民间称“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到了寒露,中国各地已全面进入秋季。北方是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天冷露寒;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则四野萧瑟,时见早霜,即将或已经进入初冬。在我国南方有这样的俗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意思是寒露节气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蹚水过河或下田了。

寒露农事

寒露至霜降这半个月,正是金秋十月秋作物成熟、越冬作物开始播种的秋收秋种大忙季节,是秋收、秋种、秋管的重要时期,正所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寒露的到来,意味着许多农事需加紧进行,否则会影响到来年的丰收情况。主要农事,一是收获中稻、大豆、花生、山芋等作物,继续采收棉花,及时腾茬以利秋播。二是做好油菜定苗、追肥、防治病虫等苗床管理工作,准备开始移栽。三是小麦、蚕豆播前精选种子,播完蚕豆、豌豆播小麦。四是采收慈姑、荷藕、茭白,播种春包菜、莴笋、大蒜、菠菜,加强蔬菜田间管理,做好已育过冬菜秧苗期管理、定植。五是做好家禽配种,家禽秋孵,开展畜禽秋季防疫,继续加强成鱼饲养管理,防治鱼病,增投精料,分期捕捞上市。

民间流传有不少寒露农事忙的俗语和歌谣,如“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时到寒露天,捕成鱼,采藕芡”等。

寒露习俗

有关寒露的习俗较多,且南北方不尽相同。

观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吃花糕。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等。

饮菊花酒。寒露时节,菊花盛开,人们将糯米、鲜菊花和酒曲放在一起酿造一些菊花酒,饮之既能润肺防燥,还可养肝明目、健脑和延缓衰老。

寒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在江南地区,人们除了赏菊花,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因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寒露养生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提到“寒”的节气,它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是天气转凉的象征。那么寒露之后,人们饮食、起居上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养生保健谚语。寒露时节,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天气由凉转冷,入夜更是寒气袭人。“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应穿上保暖性能较好的鞋袜,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

寒露过后除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后,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和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中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少食辣椒、生姜、葱、蒜类等易损伤阴精的辛辣之食。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下沉。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作相应调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秋天是胃病的多发季节,寒露时节气温变化无常,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着凉,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严重者甚至发生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患有慢性胃病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暖。

猜你喜欢

农事白露金秋
农事
金秋稻飘香
白露月夜吟
白露
金秋夕阳
Analysis of Character Etymology of the textbook A Key to Chinese Speech and Writing
白露米酒
插秧
金秋时节画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