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造中国行
2020-10-23吕彩霞
吕彩霞
历时15年的“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可谓是我国汽车发动机产业技术进步的见证者。“报道主流车企发动机技术更新迭代的最新动态,听取企业对未来发动机产品、技术的规划思考及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建议,是我们这次‘心智造 中国行的主要目的。”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杨建军说。
7月23日,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杨建军与“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一行来到此次走访的第一站: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动力研究院院长王瑞平热情接待了我们一行。正在积极筹备组建乘用车动力总成分会的她,与我们分享了吉利汽车动力总成发展的最新情况,特别是与沃尔沃多年联合开发动力总成的成果和心得,介绍了吉利汽车未来的动力总成技术发展路线和产品开发理念,并交流了行业政策法规及客户需求对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影响。
今年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十周年。收购后,双方率先在动力总成领域进行深度开发合作。十年间,随着一个个联合开发项目的深入,吉利汽车动力技术的发展开始直线加速追赶国际一流水平。从市场看,吉利汽车近年来的发动机不断推陈出新,多款机型连续6年获得了“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大奖,如1.8TD、1.0TD和2019年获奖的混动系统,市场反馈都不错。
90年的开发经验+中国方案 实现互赢互补
有着90年产品开发经验的沃尔沃,遇到年轻却代表着中国市场需求和主张的吉利汽车,二者的握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也许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从最初的追随,到现在接过技术开发的主导权,在双方的合作中,吉利汽车动力赢得的已经不仅是沃尔沃的肯定和信任。王瑞平说:“吉利与沃尔沃的合作,是互相成就。”
在我国汽车行业中,吉利汽车动力的起步并不算早,但近几年来发展势头却十分迅猛,从第一代满足小型车需求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到今天满足领克、博瑞等B级车需求的第三代高性能发动机,吉利汽车动力产品的开发已经形成模块化、平台化、电气化、智能化的特点。而这一切与“吉沃”之间的合作密不可分。
联合开发,不仅大幅提升了双方在研发、生产、采购以及运营方面的规模化效应,而且实现了双方的互赢互补。“吉利与沃尔沃的合作是一种互相成就。吉利汽车引入了沃尔沃汽车的全套技术标准、开发流程,我们则在成本控制和中国市场定位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王瑞平表示。
众所周知,技术标准是国内发动机开发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开发一款优秀的发动机产品,最关键的是要能够提出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吉利当前的发动机都是按照沃尔沃的标准开发的,瞄准全球市场,高于国际标准。正是苛刻的技术要求,才成就了吉利高水平的发动机产品。”王瑞平说。
沃尔沃系统性的开发思路及技术专家的专业能力,在联合开发过程中,也有效地带动了吉利团队的成长。
但同样,因为吉利的加入,中国的实际工况、客户的特殊需求等,也被很好地融入到了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产品里。例如,吉利在“NVH”技术指标上的坚持,也让沃尔沃进一步感受到中国市场需求的特殊性。
在联合开发中,沃尔沃和吉利达成了高度共识,通过共享供应商资源,有效地实现了协同增效,达成了成本管控目标,最终为消费者带来高性价比的优质产品。
目前吉利、沃尔沃正在探讨全球化的统一管理模式和文化融合
“双方的合作,促进了我们对市场的快速反應,‘吉沃动力总成上的合作已经实现互赢互补,目前双方正在探讨全球化的统一管理模式和文化融合。”王瑞平透露。
客户需求、政策法规是技术进步的内生动力
2006年我国乘用车销量517.60万辆,2019年这个数字变成2144.4万辆,十五年间,市场容量增长了四倍,与此同时,发动机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让发动机越来越高效节能,中国汽车动力技术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越来越小,很多领域的技术开发也与国外同步,甚至站到世界前沿。
中国汽车动力总成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2005年回国的王瑞平恰好见证了这一时期中国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历程,对此,她感受颇深。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发展迅速,客户需求、政策法规是推动这一发展的内生动力。”王瑞平认为,目前国内客户的需求已经升级,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推动汽车动力总成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
此外,政策法规是推动发动机节能、环保技术发展的另一大推手。“近几年,我国的环保政策法规非常激进,对主机厂而言,如果技术不进步,就会被淘汰。”王瑞平相信,政策法规仍将会是未来推动新的动力总成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兴未艾,但毋庸置疑,每年全球产销8000多万台的内燃机,仍将是未来汽车动力市场上的主力。要实现高效节能的目标,不断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要满足苛刻的法规要求,仅仅依靠传统内燃机提升缸内燃烧效率远远不够,还需要新的技术路线支持。在这方面,吉利汽车选择了混合动力系统这一技术路线。
“对客户、法规而言,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王瑞平透露,目前吉利新开发的混合动力发动机,实测有效热效率已经达到了42.5%。“因为电机的加持,混动系统不仅简化了发动机结构,同时又提升了整体动力性、降低了油耗。最新的双积分政策,将推动高效节能的动力技术的发展,混合动力是当前满足低油耗车标准的有效解决方案。”她说。
智能化混动系统开发平台满足差异化需求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动力系统?“现在客户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是高性能、低油耗,更多的是对其智能化的需求,比如根据不同工况,匹配最优的动力输出。”许敏说,只有混合动力系统、电气化动力总成技术才能做到这一点。
智能化混动系统开发平台可以满足现有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混动系统产品中都有各自的技术特点,日系产品在动力分流技术上下了更大的功夫,使发动机尽可能多的在最佳油耗区工作,欧系产品更多的搭载了P2架构的混动模式,动力性提升的同时,兼顾了部分发动机低能耗工作区。吉利汽车在开发中希望将两者优点结合,开发出一套更加智能的模块化混动系统。“我们希望这套混动系统,能在实际驾驶工况下,实现系统效率的最大化。”王瑞平表示。
基于要满足未来多种差异化技术需求,吉利混动系统的开发采用了模块化、平台化的开发架构,将多种技术集中在一个开发平台上。对此,许敏非常认可,“从技术、成本,应用的灵活性、扩展性方面看,这都是一种最先进的开发理念。它可以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来提供各种技术模块组合,在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同时,也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据了解,目前吉利汽车的第一代混动系统产品已经在成都上市,在广州等地上了节能目录。
基于沃尔沃全球开发标准,吉利的产品可以顺利进入全球市场销售。吉利生产的新一代动力产品已经应用在了英国伦敦出租车增程式车型上,下一步混合动力系统产品也将出口到欧洲。
此次交流中,双方还谈及了一个目前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技术路线的落地。“各种技术路线大家都在做,但是如何去评价谁做得更好呢?”作为“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许敏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他表示,任何一个技术路线不是通过简单的技术叠加就能成功的,如果不能对其中所有细节进行充分的优化,就很难达到产品设计的性能目标。”
王瑞平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不同企业对技术路线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交付给客户的产品竞争力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对技术细节的把控上。
“吉利汽车的发动机研发水平在这15年中也实现了快速提升,通过这次访谈,我们看到了吉利汽车过去取得的成绩,以及获得这些成绩过程中吉利人的辛苦付出,这也许就是吉利奋斗者精神的最佳体现。”杨建军表示,相信今后吉利的研发团队还会推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去满足用户的需求。
王瑞平也高度评价了“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为发动机行业进步作出的贡献。“‘中国心年度十佳發动机评选,为行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同台竞技的机会。企业可以在切磋交流中取长补短,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