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应有的五个关键意识
2020-10-23王彬武
王彬武
教育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教师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素养要求。进入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各个方面,更反映在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意识方面。意识是行为的前提,新时代的教师要把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知识升华为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实践,变成教书育人的行为自觉,需要具备五个关键意识。
时代意识
时代意识是指教师对这个时代的教育理想、教育展望及教育使命保持高度敏感,能够用这个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话语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表达自己的教育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教育的最大特征是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六个下功夫”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着力点。
当今时代,中国教育的另一个特征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2018年国家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新中国第一次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教育规划。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办学条件的现代化都是空中楼阁。人的现代化是包括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知识结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符合现代文明的现代化。作为教师,对教育现代化能够做出的貢献,就是为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以现代的理念克服传统教育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如评价方式单一、教学形式陈旧、片面追求分数、忽视道德情感、淡化价值观教育等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八大理念”应该成为教师时代意识的具体体现,坚持“八大理念”才能匡正教学行为中与教育现代化相背离的各种情状。
育人意识
教育是通过教学行为,建立起学科知识与学生发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面对世界、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态度,获得思维、道德、情感方面的成长,实现人的解放,最终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人。然而,受现实的制度导向、人才观念的影响,以及唯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的主导,教师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看得高于一切,甚至为了提高成绩牺牲人的发展,人在教育中被隐蔽了起来。
育人意识要求教师意识到教育是人的教育,要心中有人,把教学行为的重心转向人的发展,不能只见学科不见人,只求知识不育人。要意识到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对人的发现与解放,不是把人变成知识的容器,变成学习的奴隶。人的自我实现是教育的根本归宿,教育要成就人的社会本质、文化本质、精神本质不断走向成熟和生长,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滋养出对价值的追求,让学生明白只有超越知识学习的价值追求,才能使生活具有真正的意义,才能使人的生活与动物的生活有所区别。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认为个体自由与自我实现需要通过知识获得理智自由与理性解放,进而得以在权威、偶像以及偏见等精神束缚中获得理智探究、理性创造的自由。育人意识的本质是教师如何认识学科知识在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学科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近代学术发展的结果,随着知识价值观的演进,人们不断超越了工具主义价值观认识知识的育人价值,通过知识学习发展个体的素质和素养,从而体现知识的价值。知识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不是孤立于社会和文化之外的符号或信息系统,而是一种价值观的系统,任何学科知识都有价值观的意义,一门学科就是一种世界观。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学科知识的本质具有三重属性:一是囊括、整合该学科的具体知识、技能、关键概念;二是学科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与表征方式;三是这些思考方式、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重新界定知识,认为知识内涵包括: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态度。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认识到,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归宿,教育的价值追求——立德树人,教育的基本理念——核心素养,都是指向人的发展。育人意识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活动中,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尚的情感,去触摸学生成长的脉搏,让学生的心灵在浸润中受到滋养。
学习意识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什么是学习要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发现学生学习的规律,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
2018年,《世界发展报告》首次关注到教育发展,确立的核心主题就是“学习以实现教育的诺言”,深入探讨如何应对全球学习危机、提高教育质量等目前人类发展所遇到的重要挑战。报告强调区分上学和学习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上学并不等于学习,学生即使在学校里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获取知识,有效学习。而要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真正发生,教师就需要能够利用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发现学习,指导学习。
教育饱受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学生学习过于压抑和焦虑,学生减负几十年成效甚微,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学习科学的研究严重不足,仅仅把减负瞄准在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业难度的深浅,考试评价的原罪,并没有触及学生负担的根本。学生的学习负担重从外部看,有文化传统、用人制度、社会观念的原因,从教育内部看则是学习科学的匮乏。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心理体验,缺乏学习科学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都是消极体验,学习没有带来快乐和幸福,自然会感到负担很重。学习科学作为一个专业范畴,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以及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有机整合,是指导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的理论依据。在追求考试成绩方面,学校、家庭和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通往考取高分的路径选择上,教师却应该有所不同,因为教师要用学习科学和专业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学习。政府要从追求升学率中体现政绩无可厚非,学校在追求高升学率中不择手段则是教育的堕落,不择手段意味着专业精神的丧失。
在全球教育的发展中,很多国家都认识到教育的变革最核心的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技术变革、手段更新都没有使教育形态和方式发生本质变化,只有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才能触及本质。教师的学习意识要求有教师研究学习科学,熟悉“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一根本问题。全球教育变革的主流已经转向学习方式的变革,项目式学习、团队合作学习、多学科融合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人工智能辅助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才能破解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难题。
学习意识另一个指向是教师自身的学习,教师的专业化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坚持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现实中,教师工作的繁琐性、重复性、保守性、经验性,教师对学习问题视而不见,自身学习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教师从教多年,知识构成并没有多大的长进。教师的学习除了需要学校创造条件让教师在校本研修、学习共同体和课题研究中学习,教师则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坚持不懈地在学习、反思、超越中实现专业成长。
未来意识
当今世界,技术的变化速度远远超过人类的适应速度,这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如果不能着眼未来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及思维方式的要求,就是不负责任。一百年前杜威就说过,“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
面向未来,教师的未来意识应该有三个维度。
一是未来社会存在着极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依靠掌握扎实的既有知识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应对社会生存的需要。工业时代,一个人只要具有基本的现代知识和某一方面的技能,就能谋求一个职业,保证一生的稳定,而今天几乎可以确定地预言,未来大量的传统职业将会消失,新生职业也会在短时期内发生变化,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已经无法适应未来需要,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自觉健全的公民素养,自主发展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与人为善的合作能力等才是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是未来社会需要重新定义教育,重新定义学习,重新定义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课堂学习和文本学习,不受时间、空间、载体的限制,学习的课程也会出现个性化、定制化。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更加多元,教师的角色将會发生很大变化,教师要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递者,需要变成学生学习的分析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个性化学习的指导者。
三是未来教育对技术的依赖更强,互联网无处不在、大数据无处不在、智能化无处不在,手机、平板电脑、移动PC、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工具,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情分析和教学评价,就要熟悉多样化的学习手段和学习环境,主动适应未来教学技术环境的变化。
修德意识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职业属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把道德追求作为一种天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地君亲师”的观念,按照社会最高标准对教师提出道德要求。东汉杨雄提出“师者,人之模范”“言不惭,行不耻”。到现代,陶行知提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调深厚的知识和高超的道德是教师的基本属性。今天,我们更是把师德放在突出位置,提出“师德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
然而,世俗化社会中,认定教师需要模范恪守社会较高的道德标准,导致师德在教师心目中高不可攀,难以执行和评价,最终形同虚设,还容易对教师产生道德绑架,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行为的容忍度低,认为教师就应该道德完美,稍有偏差就会遭到偏激的批评。当下我们师德建设普遍的做法有两个倾向,一是用理想的道德标准提出要求,打造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师德宣讲、报告,发挥引领作用;二是用师德底线要求进行警示教育,强化教师不可逾越的职业道德边界。这两种倾向都忽视了教师的道德行为其实体现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教师不可能都去做道德的圣人,也不可能经常触碰道德底线,教师的德行更多表现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媒体报道的违反师德的行为很多是发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而且在大量的事例中,教师并不是不知道师德的要求,而是面对学生的对立行为时,缺乏冷静处理心态,自己情绪失控导致冲突发生。
新时期教师要有修德意识,就是要时刻保持警醒,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成长,自己的不当言行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影响职业的发展和教师的形象。澳大利亚教育专家约翰·哈蒂在《可见的学习》中提出了“社会脑假说”,认为教师在儿童心中是一个有能力的他者,很容易成为儿童无意识学习的榜样,教师精心设计的教案、精彩的演讲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并没那么重要,反而是那些教师忽略的方面最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如与教学相关的个人行为、人格品质及其与学生的交往方式等,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否可信,是否公平,是否值得尊重等,这些学生的感知,是影响学业成就的最有力的指标之一,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道德体现发生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修德意识就是要有一种追求职业道德的自觉,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能力,养成道德行为。教师要认识到,行为往往不完全是我们的意愿,我们都渴望成为善良的人,却并非总能按自己期待的那样去行为,有了修德意识才能时刻保持一种道德的警觉,避免非道德行为的发生。
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教师的职业要求发生深刻变化,只有适应时代要求,在意识层面理解时代的要求,改变自己的定位,才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向卓越。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