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林滑坡治理工后的变形观测分析与研究
2020-10-23李育枢
李育枢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1 引言
榛子林滑坡位于二郎山隧道西引道公路K263+610~K263+820 路段,公路从滑体中后部通过。为保障公路安全,通过滑坡体勘察和稳定性评价,采用了抗滑桩支挡保护路提+削方压脚措施,配合截、排水工程进行综合治理。为评估治理工程效果,随后开展了长达3a 的变形监测。
在介绍滑坡地质条件和工程治理情况的同时,着重介绍工后变形的监测与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该案例对滑坡工程综合治理分析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1~3】。
2 地质概况
所在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体较破碎。岩层倾向与坡向近于一致。出露地层以中厚层状灰岩夹薄层泥岩为主。
滑体长约470m,宽150~210m。勘察表明,其成因是由于隧道开挖时形成的弃渣就近堆填而引发的原有老滑坡体复活(见图1)。
施工基地生活用水的下渗软化、前缘冲沟的下切,也使老滑坡稳定性逐渐降低。
3 治理概况
为确保引道公路安全,采取了抗滑桩支挡+削方压脚+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即在中后部引道公路线路外侧设抗滑桩,对滑坡体厚度较大部位的不合理填方或坡面堆积物进行削方处理,并填压于滑坡隆起带的可能剪出部位。另外,在后缘滑体外侧设置截水沟减少水体下渗(见图2)。
4 工后变形监测布置与观测分析
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工程治理效果以及滑坡体路基段的沉降变形发展,为类似工程治理积累经验。观测对象包括引道路基和抗滑桩体。
图1 榛子林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2 滑坡整治平面工程布置简图
4.1 监测内容及仪器
设置沉降监测水准桩和位移监测观测墩。沉降监测采用单一水准路线,仪器为蔡司水准仪Zeiss Ni004,鉴定精度为i=4″,φ=30″。平面位移监测采用三点距离交会法,仪器为徕卡全站仪Leica TC302,鉴定测距精度为0.39mm+0.01×10-6。
4.2 测点布置与监测标准
沉降监测共埋点12 个,其中,基准点2 个,用不锈钢标志埋设于稳定的基岩上。变形点10 个,采用1.2m 长的钢管金属标,等距埋设在混凝土路面的边缘,加混凝土盖板。位移监测共设14 个,点位采用强制对中器,其中,观测墩式基准点3个,墩高1.3m,设于稳定基岩上;变形点11 个,分别设于11 个抗滑桩上,点高0.5m。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垂直位移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水平位移观测按三等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4.3 监测结果分析
沉降部分:路基正在发生沉降变形,主要集中在主滑区,沉降速度较为均匀,约每月2~3.5mm。扰动牵引的沉降相对稳定,在监测中累计沉降约1mm。沉降监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主滑区和扰动区的分界概念。
位移部分:滑体仍存在滑动现象,以主滑区为大;扰动区次之,滑动方向有规律。结果验证了主滑区和扰动区的分界概念。前半年主滑区累计滑动约5~6.5mm,扰动区约 1.5~3.5mm;从后期数据来看,滑动开始趋于平稳。
5 结语
1)通过沉降和变形精密监测及时掌握了工后滑体后缘路基沉降和坡体位移的演变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综合治理措施是成功有效的;而且主滑区和扰动区的变形分区明显,验证了勘察成果和分区治理设计思路的正确性。
2)对滑坡灾害从勘察、设计到监测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助于全面提高其防治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