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分析检验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和培养

2020-10-23聂文燕

山东化工 2020年17期
关键词:移液管基础知识职业院校

聂文燕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

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人民对生活和生产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一直呈现水涨船高的态势。在当今职业教育领域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共同举办的一项面向国内职业教育院校的竞赛活动,是我国职教界的年度盛会。从赛事肇始至今,已走过了12年的历程,大赛逐渐发展成为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全国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1]。2009年,教育部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几乎成为衡量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一项评价指标。借助大赛平台,众多职业院校骄子成长为行业能手;众多企业与学校得以携手并进;诸多职业教育改革得以展现验证[2]。通过竞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检验学校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促进产教结合,增强校企合作,最终为社会输送大批高技能型人才[3]。选手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是技能大赛工作中持续时间最长也是最的关键的部分,本文针对大赛选手的选拔和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目的是筛选和培养出更优秀的高素质选手。

1 选手的选拔策略

大一新生刚一入学,便可发放技能比赛通知,并组织指导老师去各班进行宣讲,介绍参加全国高职工业分析检验技能大赛的意义及选拔选手的规则,组织有意向的学生进行初步报名。报名后选拔过程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即:一筛身体条件、二筛基础知识、三筛专业素质。

1.1 一筛身体条件

正式比赛时实验操作时间通常为每场3.5~4 h,共两场,需全程站立操作,因此选手除了要有较好的体能外,在比赛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因身高等原因客观原因出现弯腰驼背的易疲劳姿势。另外,选手对终点颜色是否敏感,移液管、吸量管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少量漏液情况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应在选拔选手时就予以避免。

身高:化学实验室实验台高度通常在75~85 cm,如果选手身高高于180 cm,在滴定分析项目操作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弯腰驼背,容易因感到疲劳而使动作变形;如身高低于155 cm,极可能由于臂长原因在操作移液管、吸量管时易发生持管倾斜等情况,影响分析结果。所以选手身高最好介于155~180 cm之间。辨色力:在滴定分析操作中,选手对终点颜色观察是否敏锐,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所以辨色力是否合格也是必须要考察的项目,筛选时可用辨色图谱考察选手辨色力。

手指结构:在滴定分析和仪器分析项目中,要用到移液管或是吸量管,如果选手的手指过于纤细或指端瘦削无肉,在移液操作时极有可能发生移液管或吸量管由于管口堵不严而漏液的情况,影响到分析结果,这在仪器分析项目中对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影响尤其明显。

1.2 二筛基础知识

第一次筛选合格的选手进入基础知识的考察阶段。

根据高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大一新生在第一学年开设的课程以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为主,另外也开设了少量职业能力课程,如基础化学、化工识图与绘图等。这些学科的考核成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智力水平、对待学业的态度和认真努力的程度。第一学年结束后,总成绩排在前20名的选手进入下一轮选拔。

1.3 三筛专业素质

全国高职工业分析检验技能大赛主要考察学生的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要想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选手除了要有过硬的操作基本功,还必须有扎实丰富的分析检验专业理论知识。经过第二学年上学期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分析检验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学生之间也开始显现出专业素质方面的差异,因此第三轮筛选放在第二学年上学期末来开展,根据专业素质考核量化表评定选手的成绩,最终考评成绩前5名的学生进入选手的培训阶段。专业素质考核量化表见表1。

表1 专业素质考核量化表

2 入围选手的培养过程

经过选拔阶段层层筛选后入围的选手,在身体条件、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都是比较过硬的,但要想在高手如林的国赛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全国一流的选手,还需要在细节上进行更精细的培养和打磨。培养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习惯养成;第二阶段细节打磨;第三阶段心理强化。

2.1 第一阶段:习惯养成

分析检验大赛用时长、步骤繁琐、玻璃仪器多,在比赛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打碎仪器,或者因为容器没有摆放整齐而加错试剂,对选手的心理会造成严重的打击。好的操作习惯可以帮助选手在赛场上节约时间,提高操作效率,缓解紧张情绪,减小失误的几率,选手们从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养成好的操作习惯——实验中时刻保持台面整洁、仪器摆放有序、数据及时和正确记录、没有不必要的肢体动作。坚持一个月,这些习惯就会成为一种本能,使得选手即使在正式比赛中也能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操作。

2.2 第二阶段:细节打磨

此阶段目的在于强化训练一些对结果影响明显的关键环节。例如:称量专项练习,要求选手每次在一定时间内用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称取四份平行试样,极差不得大于0.0010 g;移液专项练习,要求选手用同一支移液管反复移取同一试样溶液;滴定终点专项练习,要求选手反复寻找滴定终点前4~5滴时的感觉,直到能准确感觉到滴定终点的到来为止;还有身体姿势的中立位对滴定管、移液管读数的影响,放液速度对移液管放出液体体积的影响,滴定管调零后等待一分钟对液面高度的影响,对滴定终点即将到来时溶液的颜色变化特征的把握等等。此过程中除了纸质数据记录表外,还可以借用一些现代化信息技术,比如用手机将操作过程记录下来[3],与学生一起观看分析哪些姿势不够标准,哪些动作可以精简,离滴定终点还差四五滴标准溶液时锥形瓶里是什么现象;然后选手下次练习时改进,再拍摄、分析、强化。

2.3 第三阶段:心理强化

正式比赛时,不熟悉的环境和严肃的考官会给选手造成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有时会导致意外情况出现,这就需要锻炼选手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在选手培养过程中,每两周组织一次模拟实操考试,邀请专业内的老师轮流充当裁判,考试时间、项目和裁判设置与国赛完全相同,目的在于使选手熟悉比赛流程和场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外,在每个步骤都要设想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分析制定应对策略,比如遇到称量时不小心超出允许范围,滴定过程中有一瓶溶液终点颜色过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过程中出现脱机情况,待测样品稀释倍数不是整数等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尽量考虑到面面俱到,比赛时有备而来。总之,我们首先通过三步筛选法,选出基本条件符合、专业功底过硬的选手,再通过三阶段强化培养,在细节上精细打磨,使选手达到全国一流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在全国高职工业分析检验大赛中取得佳绩。

猜你喜欢

移液管基础知识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清律的基础知识
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掌握基础知识
“分子间有间隙”实验的改进和反思
化工检验中玻璃仪器的规范操作与使用
粗铜中铜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