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血同治法治疗胃息肉验案1则

2020-10-23焦子贻姚路红徐一兰于春泉

天津中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息肉气血黏膜

王 旭,焦子贻,姚路红,徐一兰,于春泉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天津 300142)

胃息肉是指由于胃黏膜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作用下,使得局部上皮发生隆起性病变。目前已将胃息肉归为癌前疾病,极易发展为胃癌[1-2]。息肉直径越大,癌变可能性越高[3]。胃息肉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Hp感染后导致胃黏膜损伤或糜烂后过度再生有关[4]。现代医学发现的其他病因包括生活压力大、嗜烟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遗传等等。但胃息肉的症状在临床上控制的需求尚未满足:诊断极其依赖于影像设备,在临床容易漏诊、误诊,服用常规西药难以根除,采取切除术后多预后不佳且复发率高。但中医治疗可以弥补这些弊端,且疗效显著,笔者现将于春泉主任通过气血同治方法治疗胃息肉及辅助术后恢复的1则病案作详细报告。

1 典型病案

患者男性,33岁。2019年1月24日初诊。主诉:自觉心下痞塞,胃脘胀满半年余,加重半个月。半年前行胃镜及病理活体检查示:胃息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诊疗建议:建议行内镜胃息肉切除术。患者因想保守治疗拒绝手术,平素服用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每次20 mg,2次/日”,“增生平片每次2.64 g,2次/日”,效果欠佳,后期停用。刻诊:患者因饮食不节出现心下痞塞,胃脘胀满,泛恶嗳气,口干不欲饮,少气懒言,偶有喘咳,平素心烦易怒,怠惰嗜卧,肢体困重,眠差,尿频,大便时干时溏,偶有便血。舌淡紫苔黄白相间,中有裂痕,脉缓。辅助检查:胃镜(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时间2019年1月16日)示胃底、胃体散在多枚扁平型或宽基息肉样隆起,直径0.2~0.4 cm不等,胃窦部散在片状红斑,局部呈痘疹样隆起;十二指肠球部散在片状充血性红斑。检查诊断为:胃多发息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诊断:痞满。辨证:湿热中阻,胃弱气滞,络伤血从内溢。治以清热祛湿,调和气血。处方:生黄芪30 g,山药 20 g,茯苓 15 g,白术 15 g,玄参 20 g,麦门冬20 g,小蓟 15 g,仙鹤草 30 g,地龙 10 g,防风 15 g,烫狗脊 30 g,冬瓜皮 30 g,苦参 15 g,荔枝核 30 g,熟大黄 8 g,大黄(后下)6 g,大黄炭 30 g,半枝莲 30 g,白花蛇舌草30 g,焦麦芽30 g,炒酸枣仁10 g,夜交藤10 g。每日1剂,水煎服400 mL,早晚各1次。

2019年3月14日2诊:患者胃脘胀满明显好转,偶有泛恶嗳气,食欲尚可,少气懒言,胸闷脘痞,寐差,时有腰膝酸软,夜尿频,大便时干时稀,常有便血,舌红苔黄腻,中有裂痕,脉迟。辅助检查:胃镜(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时间2019年2月28日)示胃底、胃体散在多枚大小约0.2~0.4 cm扁平状息肉,表面光滑。胃窦黏膜光整,散在充血红斑,蠕动规整。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光整。检查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多发息肉。治疗:退镜对胃底、胃体所见息肉,先行黏膜下注射,抬举征(+),后对予以热钳钳除/电灼烧治疗,1枚钛夹封闭创面。肠镜(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2019年2月28日)示直肠及乙状结肠散在几处浅小糜烂灶及多发点状黏膜内新鲜出血灶,其余正常。诊断结果:直肠及乙状结肠炎症。故前方去地龙、白术、防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加盐杜仲15 g,槲寄生30 g,续断15 g,以补益肝肾,治疗腰膝酸软;水牛角粉20 g,炒槐花15 g,以清热凉血止血,治疗便血。煎服法同前。

2019年4月25日3诊:患者诉口干症状好转,便血次数减少,且出血量变少,仍气短乏力,眠差症状加重,夜尿频,大便干,舌苔白腻,脉滑。故前方去山药、玄参、麦门冬、烫狗脊、水牛角粉和炒槐花,黄芪由30 g变为20 g,大黄由6 g变为15 g,炒酸枣仁由10g变15g,夜交藤由10g变为15g。加泽泻15g,生白术15 g,防己15 g健脾利水。煎服法同前。

2019年5月23日4诊:患者诉便血症状得以改善,但便干时仍会伴便血,腰膝酸软症状加重,夜尿频,大便时干,舌苔白黄相兼,脉沉缓。前方加鸡血藤30 g,伸筋草30 g,防风15 g以补血活血,祛风湿,舒筋活络。煎服法同前。

2019年6月27日5诊:患者近日食少难消,呃逆反酸,脘腹痞闷,大便溏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苔缓无力。更方为:陈皮15 g,清半夏12 g,茯苓20 g,炒白术 20 g,昆布 30 g,海藻 30 g,醋三棱 20 g,醋莪术 20 g,荔枝核 30 g,小蓟 15 g,仙鹤草 30 g,生地榆30 g,地锦草 30 g,蒲公英 20 g,苦地丁 20 g,土茯苓30 g,半枝莲 30 g,白花蛇舌草 30 g,焦麦芽 30 g,炒酸枣仁15 g,夜交藤15 g。煎服法同前。

2019年11月21日6诊:患者诉已无胃脘胀满、泛恶嗳气、腹胀腹痛症状,食欲尚可,纳可,少气懒言,胸闷症状好转,寐安,小便尚可,大便完谷不化,舌红苔黄腻,中有裂痕,脉沉缓。辅助检查:胃镜(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时间2019年11月15日)示:胃底黏膜光滑;胃体脑回状,橘红色;胃窦黏膜光滑,蠕动正常,色泽红白相间;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光滑,未见溃疡。检查诊断:慢性胃炎。肠镜(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时间2019年11月15日)示:直肠黏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楚。乙状结肠血管纹理清楚。其余无异常。诊断结果:结直肠未见异常;内痔。故前方去昆布、海藻、醋三棱、醋莪术、生地榆和地锦草,加丹参 15 g,金银花 10 g,连翘 10 g,黄芩 12 g,焦六神曲15 g及焦山楂15 g清热解毒,消食和胃。煎服法同前。

2 病案分析

2.1 胃息肉的病机与辨证 在临床中,胃息肉多在有并发症时才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或消化道出血(息肉表面糜烂或溃疡引起出血)等。胃息肉常伴有慢性胃炎,因而可有相应上腹部的症状,如反酸、烧心等。根据临床症状,现将胃息肉归于“胃脘痛”“痞满”和“血症”等范畴。于主任认为本病辨证为本虚标实,多因患者平素脾胃虚损,外邪乘虚而入,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湿阻、气滞、血瘀等相互搏结,在体内日久化生毒热,进而耗伤机体气血,进一步加重气血亏虚及瘀毒症状,此时患者正气愈虚、邪气愈盛。且本病之生由胃及脾,脾胃为多气多血之脏腑,故以气血同病为主,则该病的根本病机在于气血失和。因此于主任采用气血同治之法,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本例患者以心下痞塞,胃脘胀满,泛恶嗳气,口干不欲饮,大便时干时溏,偶有便血,舌淡紫苔黄白相间,中有裂痕,脉缓为主症,辨证为为湿热中阻,胃弱气滞,络伤血从内溢。主症中既有气分的病变症状:心下痞塞,胃脘胀满,泛恶嗳气等,又有血分病变症状:便血和舌淡紫等。本病病位虽然在胃,但与其他脏腑关系较为密切,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则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所养,故患者出现腰膝酸软;脾虚生痰,上渍于肺则患者偶有咳喘。同时又兼眠差等胃气失和,心神不宁之证;心烦易怒等肝气横逆犯胃之证。本医案从气血同治之法论治胃息肉,通过此次治疗过程中的影像学数据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结果的对比,且检测均由资深的医师检测诊断,以客观评价中医药在治疗胃息肉和辅助息肉切除术后恢复方面独特的优势,见表1。

该患者经过仅1个月的中医药治疗后,十二指肠球部的病变已由散在片状充血性红斑变为黏膜光整,表明患者十二指肠球炎得以缓解,且起效较快;患者胃窦部的局部痘疹样隆起也消失,显示出中医药在治疗胃息肉方面效果可观。患者于2019年2月28日行胃息肉切除术,仍坚持服用中药巩固治疗,术后9个月经胃镜检查未发觉息肉,显示胃息肉得到了根除,并未复发,临床效果可观;胃底部和胃体部充血性红斑已消除,仅胃窦部仍有散在充血性红斑,但较之前胃窦部蠕动已规整,充血性红斑乃慢性胃炎的病理表现,此表明慢性胃炎虽未被完全治愈,但是病变范围已缩小,胃蠕动功能也得以改善。由肠镜结果显示:直肠及乙状结肠散在的浅小糜烂灶及多发点状黏膜内新鲜出血灶已消除,说明患者直肠及乙状结肠炎症得到了好转。通过对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已由阳性转为阴性,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为后期疾病的恢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体现出中医药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表1 患者治疗过程中胃镜、肠镜及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数据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gastroscopy,colonoscopy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examination data during treatment

2.2 治疗特色及经验

2.2.1 气血同治,标本兼顾 于主任认为胃息肉是由于脾胃疾病日久不愈转归形成的,临床多气血同病,所以尤为注重调气和血。在气分药注重补气和行气,以补气扶正为主,于主任常选用生黄芪、白术、茯苓等药益气健脾,尤善用生黄芪。初诊时黄芪用量达30 g,后随患者病情好转不断减量,黄芪不仅可补益肺脾之气,还可脱疮生肌,标本兼顾,另加防风以助黄芪、白术和茯苓等药补气之功力运于全身,加陈皮理气和中,和胃止呕,补而不滞,酌加荔枝核疏肝郁,行气止痛。方中半夏取其苦辛温之性,可散结消痞、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苦参和黄芩等苦寒之品清热燥湿以和阳。两者合用,中焦升降有序,气机通畅。

气血同源,血为气之母,补血活血化瘀更有助于行气消痞,重在活血以祛邪,故于主任在组方时加小蓟、仙鹤草、大黄炭,走血分,味苦,以清热凉血。加丹参、三棱和莪术活血化瘀,其中丹参有“一味丹参胜四物”之称,化瘀合并养血和血之效[5],三棱和莪术既可破血又可行气,故组方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久病多瘀,久病瘀毒入络,在行气化瘀的基础上,加解毒通络之品,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和蒲公英等。气血同治,寓补益与祛邪之中,配麦门冬、玄参益胃养阴,加味甘性平山药,平补脾胃以防恋邪,合而顾护后天之本,补脾扶正。泽泻、茯苓、茯苓皮和冬瓜皮甘淡渗水,则可逐寒水自下焦出,实乃利小便实大便之法。配地龙辛温走窜,专搜闭络之寒邪。方中加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使浊毒、瘀血等多种病理产物随大便而解,给瘀毒之邪以出路。组方缜密,标本兼顾,虚实同调。

在2诊时,患者腰膝酸软加重,故酌用续断、桑寄生、盐杜仲以益肝肾扶正,便血症状加重,加槐花,水牛角粉清热凉血随证施治。3诊时,根据患者症状及舌脉,加大大黄、炒酸枣仁和夜交藤用量,加快湿热邪毒排除体内,并可宁心安神。同时加泽泻、生白术和防己健脾益气祛湿。4诊患者腰膝酸软加重,乃脾胃受损,后天失养,筋骨失养,另有湿邪困扰,故加祛风湿,强筋骨之品鸡血藤、伸筋草、防风。5诊虽然更方,但仍以气血同治为法度,选用陈皮、茯苓、炒白术益气健脾扶助正气,辛温之半夏合苦寒之蒲公英、苦地丁等,调节中焦气机升降,酌加荔枝核疏利肝气,共奏补气行气之效,同时选用小蓟、仙鹤草、地榆、地锦草等凉血止血药,两者合用气血同调。另加辛苦之味醋三棱和醋莪术,疏肝调气、泻肝和胃,以达和胃降逆、制酸止呕之功,可治呕吐酸水、反胃烧心、嘈杂嗳气等症状。6诊患者反酸及便血症状好转,故去昆布、海藻、醋三棱、醋莪术、地榆和地锦草,加苦寒之品金银花、连翘、黄芩、焦六神曲及焦山楂以解饮食积滞所生之热,另加丹参活血凉血。

2.2.2 巧用药对,精研辨证 本例患者以脾胃虚弱为本,以寒热湿食瘀为标,病位虽在脾胃,但日久迁延至其他脏腑,于主任在临床四诊合参,精准辨证,灵活使用药对,治疗兼症。本病例患者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于主任擅于使用消食安神药对,由焦麦芽、酸枣仁和夜交藤构成。焦麦芽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酸枣仁能养心补肝,宁心安神,为养心安神之要药;夜交藤有养心安神之功,现在药理研究发现,其有镇静催眠作用。

3 小结

胃息肉临床多采用手术切除术,主要包括尼龙丝结扎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高频电凝切除法,其中高频电凝切除法的应用最为广泛[6]。但术后复发率高,无法根除,本医案凸显出了中医治疗胃息肉方面独特的优势。本医案采用气血同治,标本兼顾;巧用药对,精研辨证的方法调整机体阴阳和气血津液,使人体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猜你喜欢

息肉气血黏膜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搓手”可充盈气血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