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赞至味人间
——读《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2020-10-23刘昌宇

青春期健康 2020年19期
关键词:灯火汪曾祺诗意

文/刘昌宇

汪曾祺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凡人琐事、市井人生、旅行见闻,一草一木、一茶一饭、一人一事,在他的笔下仿佛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闲适、悠然。阅读他的文字,宛如听邻家老伯话旧,娓娓道来间散发着温暖的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基本信息

书名:《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作者:汪曾祺

ISBN:978-7-5194-5678-8

装订:平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288页

定价:45元

开本:32开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用恬淡质朴的文字,歌咏着生活的温馨,于无声处揭示生命的饱满和丰盈,是汪曾祺散文的最大特点。其散文集《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讴歌无处不在的亲情,书写寻常生活的逸致,描摹平凡世间的风物,记录温润的四方食事,道出了“只要活得洒脱而诗意,至味就在人间”的平凡事理。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全书分为四辑。在第一辑中,汪曾祺回忆了祖辈、父辈勤勉有为的一生,叙说了一种甜润可亲的挚爱亲情。祖父的通达开明和仗义疏财,父亲的亲和良善以及聪颖好学,都潜移默化地泽被着汪曾祺的心灵,对他以后的人格操守和艺术修为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汪曾祺的道白中可以看到,严谨的家风、暖心的成长环境,让汪曾祺十分珍视这种生活的赐予,也由此让他悟出了宁静祥和的家庭氛围对于人成长的作用,即所谓静心:能让汪曾祺以自然率性之笔去表达自己的真性情,让平淡无奇的生活处处泛着甜香;让灯火可亲的岁月,时时洋溢着小日子的甘美。正如他在书中所阐发的那样:“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

第二辑里,汪曾祺勾勒了一幅豁达从容的人生写意图。他先后从平民百姓的业余爱好,以及自己“下放”张家口的亲历中,体悟到人生的要义——只要随遇而安,把烦心事和郁闷事想开些,心灵便会轻松、轻盈。这种“玩”的心态,既能养心、能安神、更能怡情,使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于油盐酱醋茶的沁润中,于翰墨书香的濡染中,逐步培养出安之若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秉持着这种闲适和洒脱,也就有了汪曾祺亦文、亦画、亦美食的旷达人生。书中,对于自己曾经历过的曲折和坎坷,汪曾祺却极少提及,而更愿意念及那些平凡中的感动,忆起生命里的每一次丰厚汲取。他意味深长地说:“生活,是很好玩的。”的确,如果没有历经重重磨难,怎么会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大度,又怎么会有对生活通透的感悟?

在第三辑里,汪曾祺描摹了四时的风物。那些多姿多彩的至景,全都盛开在故乡的祖屋里,也盛开在他一生的目光里。那方小小的庭院,长着菖蒲、巴根草、紫苏、大垂柳,不时有斑鸠、蝉、麻雀鸣叫。儿时的汪曾祺徜徉其间,捉天牛、逮蟋蟀、捕螳螂,沐浴着四季的光雨,感受着至亲的悉心教育与关怀,体会着世间的爱与温暖,一天天地快乐成长。人间草木,盛载着众多的希冀与憧憬,给爱故乡、亲故乡的汪曾祺带去多少慰藉!在他看来,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座不老的精神家园,或许是一栋残垣断壁的宅院,或许是经年累月走过的一段小巷,或许是儿时读过的一本记忆深刻的图书……借助这场缅怀,汪曾祺以其诗意的语言,表达着对故园的怀念,对大地的神往,对岁月的感恩。这种怀念、向往和感恩,业已化为他的梦中图腾,成了他朝思暮想的精神原乡。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书中的最后一辑,辑录了多篇汪曾祺写美食的文章。这些风味小吃,大多既能暖人的胃,还能纾解人们淡淡的乡愁。有江苏高邮的咸鸭蛋、清爽可口的凉拌荠菜;北京的“豌豆黄”;四川的“蚂蚁上树”;河北的酱豇豆;云南的过桥米线、风味悠长的汽锅鸡;等等。汪曾祺是写作的大家,也是侍弄美食的高手。他在厨艺上的心得与其创作上的体会,同样引人注目。“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心直口快的汪曾祺,一语道破了做家常菜的秘诀。其实,做文与做菜都是相通的,无非“用心”而已。而汪老的文章和他的厨艺之所以令人难忘,皆在于参透了生活的禅意——你不辜负生活,生活自然也会回馈你一片春和景明。

夏秋时节,于静谧的良宵品《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心里悠悠升起一股暖意。人生是美好的,汪曾祺以其一贯的洒脱,秉持一份清雅的诗意,礼赞着这个至味的人间,他带给我们的始终是对生命的满腔热爱,是对生活亘久的一往情深。岁月深情待你我,我们理当好好珍惜!

猜你喜欢

灯火汪曾祺诗意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咸菜慈姑汤
灯火有刺
冬日浪漫
明月灯火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远远近近的灯火(外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