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经济掠夺

2020-10-23田晶

侨园 2020年8期
关键词:事变海关东北

文 田晶

大连是日本掠夺东北资源的主要港口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加紧对中国东北进行政治侵略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经济侵略。日本通过设立统制机构,实行统制政策,建立与扩充特殊会社,实施《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利用“满铁”“满业”垄断交通和重工业,全面控制伪满洲国经济,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控制经济命脉

伴随着伪满洲国政权成立和热河失守,日本政府对东北全境实现了全面殖民统治。他们的目标从开始建立和维持其殖民统治秩序的所谓的“治安第一”转向实行有计划的经济掠夺,把所谓的经济发展摆在了首位,以实现侵略中国东北的直接目的。所以,“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关东军就炮制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武力的要挟下,把东北的一切经济命脉垄断在手。

铁路在东北,除了原东北当局和地方修建管辖的铁路外,还有日俄战争后日本经营的从长春到大连的中东铁路南线以及中苏合办的中东铁路北线。1932年3月,伪满洲国刚刚建立,就同关东军达成“协议”,把包括铁路、公路、航运、航空在内的一切交通大权交由“满铁”经营,这意味着东北的路权除中苏合办的中东路北线外,其余全部落在日本人手中。1935年,日伪采取破坏、捣乱等流氓手段,迫使中东路北线运营维艰,苏方遂擅自将中苏合办的中东铁路北线低价出卖给伪满洲国。这样,东北全境的交通大权都掌握在“满铁”手中。与此同时,营口、安东、哈尔滨等东北境内的航运权、航空事业的管理权等也被日本人所控制。

金融“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有四家官办银行,分别是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日军占领东北后,立即封闭了这四家银行,明目张胆地把各银行库存的资金、黄金等攫为己有。有资料证实,仅张学良存储在边业银行的黄金就达四万七八千两,另有古董等物,一并成为日本人的私有物。1932年6月,日伪颁布“满洲中央银行法”,宣布撤销四家银行,成立“满洲中央银行”,由日本人执掌实权。原四家官办银行的各分号也一律变成伪中央银行的分行,而民族资本的金融业在伪满“国家银行”的排挤下或倒闭,或成为伪中央银行的附属店,最后一点也被吃掉。

港口与水运东北的港口在辽南地区的大连、旅顺、营口、安东(今丹东)和葫芦岛。其中大连、旅顺两港口在日本租借地“关东州”内,所有这些港口都归满铁经营。

大连港是东北最大的港口。1936年,大连港吞吐货物占东北出口货物总量的73%,进口货物数量接近出口数量。“七七”事变后,大连成为日本向华北出兵和转运军火辎重的枢纽。第一号码头、第二号码头、第三号码头西部、第四号码头东部和丙号码头尽归军用。1939年,大连港进出口数量已达顶点。除大连港外,还有营口港、安东港、葫芦岛港等。除此之外,日本还控制着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河川水运。

海关“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有大连、安东、牛庄、奉天、滨江、延吉、瑷珲等7个海关、下属6个分关、10个分卡,负责对外经济贸易的管理和税收业务,统属上海总税务司管辖。另有5个海关监督公署,负责监督各海关业务,隶属于南京财政部关务署。中国海关虽然在形式上存在着两套相对独立的领导机构,但实权掌握在总税务司手中。日本便利用这种情况,首先从海关监督署下手,开始逐步夺取中国东北的海关。

日本占领下的大连码头

日本占据东北后,在大连海关日本关长的配合下,先是强夺了大连海关,纳入日伪的管辖之下。接着,又相继劫夺了安东、龙井、营口、奉天、哈尔滨、珲春、绥芬河等海关、分关、分卡,把东北的海关大权独揽,一切对外往来贸易以及税收均落入日本人手中,扼住了伪满政府的又一经济命脉。

建立“统制”政策

日本关东军不仅在军事政治方面独断专行,在经济垄断上也是如此。关东军成立统制部,因这个词太露骨,又改名为特务部,下分行政、产业、财务、交通、交涉五课,全部由日本人执掌,伪满时期的一切经济政策、计划、方针等均出自这个特务部。1933年,他们拿出一个“满洲国经济建设要纲”,打着“发展经济”的幌子,实际是全面掠夺东北资源的任务下达书,指令日伪各级政权领域全面实施“经济统制”的方针。这一方针规定,伪满洲国的一切经济运转必须由日方“统制”,其中规定,重要产业一律由日本特殊会社经营,如交通、通讯、钢铁、轻金属、石油、汽车、军工、矿产采掘、煤炭、电力、木材、采金等等。除这些产业外,涉及军事、国防、安全以及同日本密切需要的产业也必须由特殊会社或准特殊会社经营。东北民族工业只允许经营的是农牧业、渔业、农畜产品加工、制材、水产品加工、畜产品销售等。到了伪满后期,这些粗加工业也纳入“统制经济”的轨道,民族产业残喘在“统制经济”的排挤和打击下,濒临破产的边缘。

1937年末,日本新兴财阀“日本产业株式会社”进入东北,成立起“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简称“满业”。承继“满铁”垄断了东北的钢铁、煤炭、轻金属、汽车和飞机制造等主要工业,成为掠夺东北资源的重要经济侵略机构。不仅如此,日本还对“满业”的经济利益予以法律意义的保证,即保证在十年内,“满业”的年经营收入必须达到总投资的6%,达不到此标准时由伪政府“补贴”,也就是说,“满业”可以不承担任何风险,无论经营失败与否都可以旱涝保收。另外,在税收上,在资产处理的优先权上以及金融借贷上,“满业”都享有伪政府给予的特权。至1944年,“满业”子公司已达40家,控制了整个东北煤炭、钢铁、稀有金属、轻金属生产的80%。

掠夺各种资源

1936年9月,关东军、伪满洲国和“满铁”有关人员,在汤岗子集会,指定了所谓《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纲要》。经日本政府批准,于1937年1月25日通过了这个计划,并决定于4月起开始实施。这个“五年计划”,表面上是着眼于“开发”东北的产业资源,实际是日本加紧掠夺东北自然资源,满足战争需要的计划。如钢铁(包括生铁、钢锭、钢材等)一项,1937年计划生产183万吨,1938年为206万吨,1939年240万吨,1940年为247万吨,呈年递增的趋势,到1941年竟增至800余万吨。这些数字正说明日本对钢铁、煤炭等战争资源的急需。在这一计划下,日本开始对东北资源进行了疯狂掠夺。

首先是钢铁,这是日本维系战争的重要支柱。仅在鞍山和本溪,从1933年到1936年间,运往日本的生铁就达155万吨之多,平均每月40万吨。“七七”事变后,随着计划的不断调整,生产量一再拔高,被日本掠夺的数量也在猛增。

煤炭也是日本攫取的重要物资。东北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近代以来逐年开发,采掘业已有一定规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原属东北矿业局的复州煤矿。又以委托为名,把原属合办的老头沟煤矿攫为己有,并强制收买了东北民族资本创办的吉林蛟河煤矿。1934年5月,关东军授意成立“满洲煤矿株式会社”,从此,东北所有的煤矿业都被这家日本会社独揽。1933年,满铁在本溪建立本溪湖煤铁公司,成为垄断和掠夺东北煤铁资源的骨干企业。

日本是个没有石油资源的国度,这是日本维持侵略战争的致命弱点。早在日本占据南满后就开始在东北各地寻找石油,未能如愿。“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立即成立起“满洲石油株式会社”,全面垄断东北的石油勘探和生产。从1934年开始,日伪对抚顺西制油厂进行了两次扩建,到1941年前后,年生产原油达30万吨左右,这些石油都用于日本的战争需要。1939年,日伪开始建设抚顺东制油厂,日处理页岩油12000吨,预计年产原油50万吨。

鞍钢昭和制钢所

日本觊觎东北森林资源。“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木材采伐量为50万至80万立方米。日本占领东北后,把木材作为掠夺目标之一。1932年,整个东北的采伐量为897万立方米,1933年是100.1万立方米,1934年134.6万立方米,1935年183.9万立方米,4年增长100万立方米左右。这些增长量除一部分用于东北的需要外,主要是因为日本在东北的军队、机关、会社猛增,木材需要量随之增加,当然也有一部分输往日本。据数字显示,1939年输往日本的木材为31337立方米,1940年32828立方米,1942年280000立方米,1943年107000立方米(1942年和1943年的输出量包括其他地区)。仅从数字上看,输往日本的木材并不算多,然而,如果了解东北地区木材需求比例,就可以看出逐年扩大生产的木材到了哪里。如1939年,东北木材总需求量是383万立方米,其中军需、满铁需和“公需”(即官方和特殊会社)就达238万立方米;1940年总需求量397万立方米,三种特需是230万立方米。可见,绝大多数增产的木材都用于日本的军事需要。

除上述重要物资外,东北的金、银、铜、铅、锌、钼等有色金属、非金属也是日本重点掠夺对象,仅以1944年为例,他们就掠夺了东北黄金1207公斤,铜2100吨,铅7889吨,锌7889吨(1943年数字),钼902吨,铝8441吨,镁402吨,镁原料3673吨,另有石棉、滑石、莹石、云母、盐等物。

由此可见,伪满洲国经济是日本统治下的殖民地经济,为永久霸占中国东北,日本通过一系列动作,企图将东北变成了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

猜你喜欢

事变海关东北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释疑解惑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大东北的春节
好事变“坏”事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活动研究
f日本侵华史上一桩“悬案”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