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谋划、综合施策为科研人员抢回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2020-10-22李伟
李伟
摘 要:当前科研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被會议、检查、报表、申报等事务性工作侵占,广大科技工作者苦不堪言。破解这一难题,需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领导要在转变思维观念、端正价值导向中带头作为,机关要在加强科学统筹、创新措施办法中担当有为,基层要在积极建言献策、严格监督反馈中主动敢为,切实把科研人员从文山会海、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科研人员;减负;形式主义;综合施策
科研活动是智力角逐,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才能有所突破。但是,据中国科协开展的一项调查统计,绝大部分科研人员直接用于科研的时间占比仅35%,大量时间和精力被会议、检查、报表、申报等事务性工作侵占。广大科技工作者,身心疲惫,苦不堪言。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机关部门、基层人员上下联动,同向发力,拧成一股绳,横下一条心,真正把科研人员从文山会海、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
一、领导要在转变思维观念、端正价值导向中带头作为
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过多过频过度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危害中,各级领导机关既是受害者又是制造者,身陷其中又深恶痛绝。各级领导干部应顺应中央为基层减压减负的大势,彻底摒弃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杜绝繁杂虚空的面子工程,破除水份成绩的“痕迹主义”,真正带头做到转变思维观念、端正价值导向。要转观念,杜绝“有害积极性”。首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不能简单的把工作忙碌与工作成效划上等号,盲目追求“亮点”,博眼球,要把思想中心和工作重心统一到主责主业上来,坚决杜绝一切无谓的空转虚耗。要转变思维理念、强化责任担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依法抓建的工作指导,坚持按层级抓建、一级抓一级,不搞大包大揽、越级指导,不搞花架子、虚把式,切实把工作积极性用准对象、用对地方。要定清单,坚持“阳光下用权”。必须强化和提升法治思维、法制素质、法制能力,坚决纠正靠拍脑袋作决策,靠想当然抓工作的错误方法。要对各级领导及机关现有职权进行全面科学的清理、调整、优化,该取消的及时取消,该下放的大胆放手,通过“清权、减权、制权、晒权”,把领导机关的职责权力以清单形式明确下来,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切实用权力清单管住“任性”的权力,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消除“政出多门”造成的忙乱。要变方式,摒弃“过度痕迹化”。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痕迹化管理的“度”,科学、适度的进行痕迹化管理,避免留痕管理演变成为“留痕主义”。对工作中确实需要留痕的关键信息、要紧步骤进行明确,避免科研人员无所遵循、到处抓瞎。同时,还要摒弃以痕迹论实绩的懒政怠政行为,纠治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认知偏差,给予基层以充分的信任支持,相信基层党委支委有抓落实的执行力,科研人员有抓落实的能动性。
二、机关要在加强科学统筹、创新措施办法中担当有为
科研机构的机关地位重要、作用突出,既是上通下达的中枢和桥梁,也是各项工作的组织谋划者和具体实施者,在基层减负这场战役中应该大有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最关键的是要在加强科学统筹,创新措施办法中勇敢担当,主动作为。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关闸分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级基层组织处于矛盾突出、诉求多元、压力繁重的“最后一公里”。要想机关不忙乱,基层不乱忙,需要各级党委机关筹划开展工作时,注重加强统筹协调、顶层设计,严格关闸分流,做到能合并的合并,该压缩的压缩,应取消的取消。要严格规定落实、具体细化标准,做到“会议限次、文电限字、讲话限时、活动限密、检查限频”,真正让科研人员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要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深深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方式。日常工作中有效利用科技手段,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快捷高效。科研单位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拥有各种创新资源和先进成果,要把这些优势转化为具体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共享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持续为科研人员减负减压,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材料表格填报等琐碎杂事而苦恼。要制定刚性措施、狠抓末端落实。减负工作之所以难以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制度不健全、反馈不及时、落实不到位。各级机关要针对形式主义、“五多”顽疾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流程、细化标准、明确要求,切实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同时,要注重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强化制度执行,紧盯各项规章制度在基层末端的落地落实,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坚决遏制形式主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基层要在积极建言献策、严格监督反馈中主动敢为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起点,更是各项任务落实的终点,深处一线的基层科研工作者与形式主义距离最近、接触最多,对其危害也是看得最透、感受最深,对于减负减压他们有着最迫切的需要和最强烈的意愿。若想彻底根治形式主义顽疾,离不开一线科研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丰富创造力的释放。要加码基层“责任感”。教育引导一线科研人员充分认清减负不是减责任,减压更不是减担当,越是减负减压,越是要主动担当、敢干有为,不断强化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的坚决性和执行力,尤其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要能够真正上得去、拿得下、打得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进机关与基层的互信,进而构建形成领导称心、机关放心,基层舒心的良性循环。要提升一线“参与度”。我国科技领域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是广大基层科研工作者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减负增效同样如此,决不能一味依靠机关单打独斗,要善于从丰富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想方设法调动一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共同围绕根治“五多”顽疾出谋划策、建言献计。要赋予群众“话语权”。春江水暖鸭先知,政策冷暖民先知,减负措施好不好、管不管用,基层科研工作者最有发言权。要建立健全以实效为导向的监督评价机制,变单向评价为双向评价,让一线科研人员也来当当“裁判员”,对责任落实、制度执行、纠治整改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评估反馈,从根子上解决以形式主义纠治形式主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