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的发生因素及护理干预
2020-10-22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523000李敏方刚妹陈润娣陈柳清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523000)李敏 方刚妹 陈润娣 陈柳清
自发性低体温是创伤患者最常发生的一种并发症,依据患者体温可将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低体温。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医护人员尚未高度重视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可造成的影响,并且未明确自发性低体温的发生因素,导致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患者一度濒临死亡边缘[1]。鉴此情况,我院针对急诊创伤患者发生自发性低体温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早期辨别高危患者提供有力依据,确保临床结合发生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急诊创伤患者中选取210例作为探究对象。患者与家属知晓并自愿加入此次研究。21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16例,94例。年龄范围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8±12.54)岁。其中,210例患者中发生自发性低体温现象的患者共有100例,轻度与中度分别为48例、52例。
1.2 研究工具和方法 评估患者创伤严重程度:将修正创伤评分(见附表1)作为创伤严重程度的评估标准,其中包括三项指标:CGS评分、收缩压与呼吸频率。其中,GCS评分低于8分视为严重创伤,评分为9~12分视为中度创伤,评分为13~15分视为轻度创伤,若患者GCS评分越低,说明其创伤程度越严重。
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影响因素调查表(见附表2):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全面收集患者临床各项信息后制定,其中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性别与年龄等)、创伤发生类型(车祸与非车祸等)、现场急救情况及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此外,为保证此次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影响因素调查表由我院从事急诊工作3年以上,并拥有丰富急救经验的2名以上护理人员共同讨论与参考相关文献[1]后制定。
检查标准与方法:在医疗干预前,使用高精红外线耳温计对患者体位进行动态监测,针对颅脑外伤导致耳内出血等不易应用红外耳温计的外伤患者,可选用水银体温计或是红外额温计对患者体温进行测量,若患者体温低于36℃即可诊断为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X2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现场急救情况、院前输液与转运过程中是否保暖均是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的发生因素,详细数据见附表3。
3 讨论
此次研究选取210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发生自发性低体温的患者共有100例(47.62%),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现场急救情况(救护车到达时患者是否卧于地上、患者衣服是否潮湿)、院前输液与转运过程中是否保暖均是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的发生因素,该研究结果与刘力行[3]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故笔者针对以上引发自发性低体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3.1 分析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的发生因素
3.1.1 修正创伤评分 该评分主要是对患者GCS创伤严重程度、收缩压与呼吸频率进行评估,患者创伤严重至一定程度时可增加失血量,与此同时降低血红蛋白水平与外周血容量[4],增添患者生存的风险。此外,随着抢救时间的延长,开放性创伤与闭合性创伤患者均会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情况,并且脑组织严重缺血与缺氧,进而对核心体温与调控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3.1.2 救护车转运过程中是否进行保暖 车祸伤、高空坠落与刺伤等均是导致患者受到创伤的主要因素,在患者大量出血的同时机体核心温度将会随之降低。若在救护车转运过程中未予以开放性创伤患者保暖措施,可加快散热速度,促使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低体温患者凝血功能会相对降低,从而增加出血量,极易引发自发性低体温的现象,同时部分院前救护人员先对缺乏保温意识[5],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仅应用一次性治疗巾或棉被两种保暖用具为患者继续保温,存在保温用具不足的问题。
3.1.3 救护车到达现场时患者卧于地面 若救护车到达现场时,卧于地面的患者因伴随意识障碍,在创伤的刺激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对机体的产热反应进行抑制,导致患者体温持续下降。同时,地面温度较低,患者在等候急救的过程中长时间卧于地面,均会增加表现温度的散热速度。
附表1 修正创伤评分表
附表2 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影响因素调查表
3.2 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的护理干预
3.2.1 开展关于急诊创伤的培训 急诊科护士长应定期组织科室急救人员开展培训,主要学习急诊创伤抢救知识、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的处理措施等,保证全科急救人员全面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并提高自身的保暖与复温意识,真正认识到早期保暖对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患者的重要性[6]。同时,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后,有助于急救人员形成达到现场后及时对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的急救意识,依据评估结果辨别发生自发性低体温的高风险患者,及时处理患者脑组织与肢体末端缺氧及缺血的情况,做好保温措施,维护患者体温恒定。
3.2.2 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 在急救人员到达抢救现场后,对创伤患者给予常规预防性保暖措施,覆盖毛毯或棉被,转运到救护车后,尽快脱去污染、潮湿衣物,以维持患者体温。若患者体温低于36℃,应尽快予以患者保暖措施,例如转移患者至转运床中,同时在患者身上加盖棉被,有条件的可以覆盖空气对流升温毯,静脉输液使用加温器等,从而减缓患者的散热速度,若科室无升温毯与加温输液,室内可应用暖风机。同时,在转运与抢救过程中均需要对患者的复温效果进行严密观察,并且做好患者的全身保暖工作,避免单纯复温患者四肢而引发核心低体温或复温休克等现象[7]。值得注意的是,发生自发性低体温的老年患者,不宜过快复温。同时,若是输液过程中保持液体术中处于同一温度,将会在注射结束后出现热交替的现象,进而降低患者体温。因此,在输液前首先应使用输液加温泵或是恒温水浴箱使输注的液体加温至37℃时才可输注,避免热量损失。此外,复温的方式较为复杂,单一应用其中一种复温方法通常难以达到理想的复温效果,急诊科急救人员在实际干预过程中应联合多种方式进行复温,针对体温过低的患者,在应用保温基础上还需加强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热量。
附表3 急诊创伤自发性低体温患者的发生因素分析
3.2.3 完善创伤患者救治流程 首先由急救人员到达抢救现场后进行评估,主要明确患者致伤原因、部位与病情等,依据情况决定是否增设急救人员以及救护车,其次快速分流患者,予以病情危重且发生自发性低体温的患者对症处理,尤其是做好保温措施,例如脱去污染、潮湿衣物与覆盖毛毯等。依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初步救治计划,并时刻予以相应的处理,例如辅助呼吸、更换潮湿衣服、止血与抗休克等,在转运过程中输液、保温,直至患者达到医院急诊室,与急诊科医师进行交接,向其说明患者各项情况,便于急诊科医师做好下一步的救治工作。
3.2.4 合理控制环境温度 为预防患者发生自发性低体温的现象,并且避免温度过高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机会,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室内温度在25℃。
4 结语
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避免体温过低对患者疗效与预后造成影响,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患者入院治疗期间的生命体状况,尤其是在救护车内及时准备保暖用具,在救护车转移时予以患者保暖工具,防范自发性低体温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