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糯玉米新品种桂糯530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2020-10-22黄安霞王兵伟时成俏覃嘉明郑加兴覃永嫒何静丹韦绍丽

种子 2020年9期
关键词:自交系糯玉米鲜食

黄安霞,王兵伟,时成俏,覃嘉明,郑加兴,覃永嫒,何静丹,韦绍丽

(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 530227)

糯玉米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其具有口感软糯、香甜适宜鲜食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1,2]。在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及改善人们饮食结构等方面,糯玉米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广西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亮点[3,4]。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特色鲜食玉米,把广西打造成为“中国南方鲜食玉米之都”[5]。桂糯530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16年用自行选育的NB 531作母本,YL 6118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糯玉米新品种,于201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试验中表现为植株整齐、果穗外观好、保绿度高、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抗性好,该品种的育成,为广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特色的品种。本文阐述了桂糯530的育种的过程以及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了与其相关的栽培技术,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为今后的成果转化提供参考。

1 选育目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朝着高品质、高营养和绿色健康发展[6]。鲜食糯玉米以其营养价值高、口味好等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量和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目前纯白粒糯玉米类型新品种仍然比较少,培养和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品种迫在眉睫[7]。

应用基因分离和重组原理、循环育种策略及杂种优势理论,在旱胁迫、高密度和低氮量等强胁迫条件下,对育种材料进行抗旱、耐低氮、耐密、抗病等性状的系统鉴定,严格选择,重组选系基础群体,快速聚合创新抗逆优质高产广适玉米新种质。围绕广适、优质、抗病、高产、耐密等目标,严格选择具有3个以上目标性状的普通玉米自交系做组配亲本配制组合[8]。对新组合的抗逆性(耐旱性、耐瘠性、适应性、抗病性、耐密性)、产量、品质等性状进行观察、鉴定,综合评价和筛选。利用多年多点鉴定及广西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等评价体系进行鉴定,筛选高抗、高产、广适耐密的玉米新品种,并试种示范和推广。

桂糯530果穗精美、商品性好、产量高、蒸煮品质极佳, 是广西及同等生态区推广种植的理想品种之一。该品种2019年10月荣获第三届中国(南宁)鲜食玉米大会“优秀品种奖”。

2 桂糯530亲本来源及选育进程

2.1 母本NB 531选育

NB 531是用NB群(SN 512、JN 20-32、NB 5 B 111、JNF 20-K、郑糯61、郑糯621、京糯F 20、京糯12、LN 587-111、WT 1791等组建的糯玉米育种群体)作选系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选择,在南宁春季和秋季种植以及海南冬季种植,连续自交7代育成的糯玉米自交系。

2.2 父本YL 6118选育

YL 6118是以NA群(YL 611、YL 6113、宜糯11、都糯113、克洞糯1等组建的糯玉米育种群体)作选系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选择,在南宁春季和秋季种植以及海南冬季种植,连续自交7代育成的糯玉米自交系。

2.3 桂糯530的组配及鉴定筛选

2016年秋季以NB 531为母本,YL 6118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而成。2017年春、秋两季参加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各种鉴定试验,各方面表现突出,2018年选送参加广西糯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各项指标均达广西糯玉米区试的标准,通过了广西糯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图1 桂糯530组配及筛选图示

2.4 区域试验结果

2018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858.8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8.4%,居第14位,增产点次100%;2018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39.6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15.1%,居第6位,增产点次100%。两季地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34%和6.00%,产量幅度为688.4~881.3 kg·(667 m2)-1;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70.7 kg·(667 m2)-1,比相邻对照增产11.5%,居第9位,春、秋两季参试14点均比对照增产,增产点次100%。

2.5 区试品质表现

2018年春、秋两季品质评价等级汇总评分为86.3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居参试糯玉米第3位,比对照高1.3分。

3 特征特性

3.1 桂糯530

该品种属中早熟糯玉米杂交种,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秋两季分别为81 d和70 d,株型平展,幼苗长势强,第4展开叶叶片边缘紫色,叶片叶缘形状为波状,成株18~20片叶,苞位着生倒数第7~8叶,苞叶较紧,雄花一级分支数12~14条,花粉量大花药呈紫红色,稃尖浅紫色,花丝基部绿色,顶部浅紫色,雄穗侧枝姿态斜向上略下弯,雌雄花协调;株高226 cm,穗位高94 cm,保绿度89%,穗长18.5 cm,穗粗4.8 cm,秃尖长0.6 cm,穗行数10~20行,平均14.6行,行粒数39粒,百粒重38.1 g,出籽率77.2%,果穗筒型,籽粒白色。

3.2 母本NB 531

该自交系幼苗长势中等,叶片绿色,第4展开叶边缘色为绿色,株高128 cm,穗位高44 cm,株型平展型,成株叶片数16~18叶,果穗着生于倒数第7片叶,穗上部叶片轻度下披,穗上叶与茎杆角度大。雄花不够发达分支少,长约21 cm,分枝3~5条,花粉量中,花药饱满中部黄色,两侧带有紫红色,第一、二颖均为绿色带紫斑点,颖片基部绿色,稃尖紫色,花丝紫色,苞叶绿色,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中,雄穗侧枝姿态斜向上,雌雄花协调,茎支持根为深紫色。穗长10~12 cm,穗粗3.6 cm、穗行数12~16行,千粒重223 g。果穗筒型,籽粒白色、糯质、马齿型,穗轴白色。一般繁殖种植密度4 000株·(667 m2)-1,制种种植密度4 000~4 200株·(667 m2)-1。中等肥力条件下,一般单产170 kg·(667 m2)-1,高产可达210 kg·(667 m2)-1以上。

3.3 父本YL 6118

该自交系幼苗长势强,第1叶尖端圆到匙形,叶片绿色,叶缘波状少,茎“之”字型程度弱,株高165 cm,穗位高48 cm,株型平展型,成株叶片数16~18叶,果穗着生于倒数第6片叶,穗上部叶片轻度下弯。雄花中等发达,雄穗分枝8~10条,长约29 cm,雄穗侧枝下弯,花粉量大花药呈淡紫色,第一、二颖均为绿色,颖片基部绿色,稃尖绿色,花丝为绿色,苞叶绿色,穗长12~15 cm,穗粗约3.8 cm、穗行数12~14行,千粒重248 g。果穗筒型,籽粒糯质、硬粒型,穗轴白色。一般繁殖种植密度4 000株·(667 m2)-1,制种种植密度4 000~4 500株·(667 m2)-1。中等肥力条件下,一般单产200 kg·(667 m2)-1,高产可达250 kg·(667 m2)-1以上。

4 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4.1 整 地

土地准备。提前15 d以上深翻晒土,播前耙细碎、耙平、起畦。

基肥。每667 m2施已发酵腐熟的农家肥1 000 kg左右,N、P、K各含15%的三元复合肥10 kg,钙镁磷肥15~25 kg。基肥混合施于行沟内并覆土。

4.2 隔离种植

为防串粉,保证品质,应与其它类型的玉米隔离种植。可采用空间隔离(400 m以上),时间隔离或障碍物隔离。春播一般错期播种 25 d以上,夏播一般 15 d以上,同时尽量避免连作。

4.3 合理密植

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合理密植。肥地可适当密植,瘠薄地可适当稀植。一般种植密度为3 000~3 300株·(667 m2)-1。其中采用宽窄行单株或单行单株的种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品种特性。

4.4 肥水管理

要合理施肥,保证肥料的最高利益率。根据玉米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合理施肥,施基肥1 500~2 000 kg·(667 m2)-1腐熟农家肥,在定苗后及时施苗肥,苗肥施5~7 kg·(667 m2)-1尿素、8~10 kg·(667 m2)-1钾肥,大喇叭口期的攻秆肥施用复合肥20 kg·(667 m2)-1,要注重攻苞肥的施用,攻苞肥施15~20 kg·(667 m2)-1复合肥。追肥时采用点施法将肥料一次性施够,施肥后用土将肥料覆盖,并进行中耕除草。

糯玉米的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严格,喜湿但是又怕涝,拔节前即8~9叶以前保持土壤湿度60%左右,拔节后对水分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保持土壤湿度80%左右。当生长的关键时期遇到干旱的季节时一定要及时灌水,玉米种植时要做好排水沟,雨季时要做好排水工作。

4.5 病虫草鼠害防治

玉米的生长期会出现多种病虫害,会造成玉米减产,广西高温多雨,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南方锈病、玉米螟等,病虫害的防治按照“预防为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结合,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及时做好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最佳的治理方法,采用化学防治时,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确保玉米的食用安全。

4.6 适时采集

鲜食糯玉米的采集期是由其最佳食味来决定。一般吐丝授粉后21~24 d采收为宜,此时一般花丝竭变至果房先端。玉米的采收时间尽量在上午天气较凉爽的时段进行采收较佳,收获后的玉米果穗存放时间应尽量缩短。

4.7 适宜区域

适宜广西各地糯玉米生产区域种植。

猜你喜欢

自交系糯玉米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利用SNP 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十三份玉米新自交系的育种潜势分析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澳大利亚鲜食葡萄出口量15.22万吨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