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云安区某铅锌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2020-10-22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4期
关键词:北东铅锌断裂带

(广东省地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 肇庆 526000)

广东省云安区某铅锌银矿位于广东省云安区大绀山地区,该地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云开隆起北段,罗定盆地东缘,吴川—四会深断裂带西侧,是粤西重要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区[1,2]。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多年在该区从事地质找矿工作,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先后发现了大降坪硫铁矿和大绀山、九曲岭、大坳笃等钨、锡矿。对位于该地区重要的某铅锌银矿进行地质特征分析对于该矿山周边下一步找矿具有切实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粤西地区铅锌银等多金属矿的找矿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 区域地质

云安区某矿区铅锌银矿地处华南褶皱系云开隆起的中段,罗定盆地北东缘;位于吴川—四会北东向断裂带与大瑶山—佛岗东西向构造交汇部位。地层区划隶属云开地层分区之罗定小区。

成矿区带属大绀山矿田环形成矿带的Ag、Pb、Zn矿带。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和白垩系。中新生代地层(T3、K)基本呈孤立的盆地分布。区域构造以北东向和东西向构造为主,大绀山旋转构造构成了区内基本构造格局。区域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构造上北东向和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大绀山旋转构造构成了区内基本构造格局。形成了云浮大绀山钨锡、铅锌银、硫、金矿田,多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清晰套合好,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2 矿区地质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震旦纪大绀山组、三叠纪小云雾山组和白垩纪罗定组及第四系。矿区地处大绀山隆起带西南部,北西西向与北东向构造转折部位。主要发育断裂构造和断陷盆地,褶皱构造不发育。矿区地处大绀山隆起带西南部,北西西向与北东向构造转折部位。主要发育断裂构造和断陷盆地,褶皱构造不发育[3]。区内断裂构造相当发育,成群成带出现,可分为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带。其中以北西西向为主,北东向次之。北东向与北西西向断裂在平面上呈相交关系,相互间没有切割、位移关系,两组断裂带形成时代大致相同。矿区岩浆活动强烈,大面积分布有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花岗岩。区内的铅锌银矿(化)带即产于燕山期花岗岩内。

3 成矿特征研究

3.1 矿体分布特征

该矿区铅锌银矿类型为脉状构造蚀变岩型,矿体产在破碎蚀变带内,其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断裂带控制。矿体按展布方向可分为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两组,以北西西向组为主。

表1 高枨矿床矿体特征一览表

北西西向矿体分布于田谷—某—碑尾坑一带,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中,局部(V4)穿到罗定组地层内,由7条大致平行排列的赋矿断裂构造带组成,总体走向290°,倾向南西,倾角60°~85°。

北西西向矿体在平面上呈左形侧列分布,由北至南分布有V3、V4、V6、V2、V7、V5、V8等矿体(见附图5),各矿体间距较大,一般为80m~150m,而相邻矿体在平面上分布重复长度较大,反应了含矿断裂带具有张扭性特征。就单个矿体而言,主要沿北西西向断裂产出,局部走向近东西,例如V2在ML6民窿产出为171°∠80°,在BT3剥土中产状为175°∠75°。东西向含矿断裂叠加在北西西向含矿断裂是富矿段主要产出部位。由于东西向与北西西向断裂均倾向南,倾角陡立,二者走向交角约30°,因此V2矿体向东侧伏,其中的富矿段为向东侧伏,其侧伏角约30°(见附图35)。

北东向矿体控制程度较低。目前发现的有V10、V11(附图5),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走向30°~40°,倾角南东,倾角60°~75°。

两组矿体形成时代大致相同,在平面上呈近垂直相交关系,相互间没有切割、位移关系,两者倾向同向(均向南倾),倾角相近(60°~80°),在两者相交的地方,矿体膨胀厚大,品位变富,例如V2与V10相交部位(32线),V2出现厚大富矿。

3.2 矿体地质特征

该铅锌银矿属于脉状构造蚀变岩型矿床,严格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其形态产状与破碎带密切相关。矿体呈脉状、薄脉状,沿走向变化不大,局部具膨大缩小特点。矿区钻孔ZK2002、ZK3204、ZK3604、ZK4401均揭穿花岗岩体,在花岗岩下部震旦纪大绀山组(Zd)地层中的构造破碎带和裂隙中依然存在矿体。目前矿区共计发现15条矿(化)体。各矿体地质特征分述如表1。

矿石为硅化、菱锰矿化、萤石化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具残留变余碎裂结构及变余花岗结构,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矿物呈条带、细脉、网脉、团块状、星点状、浸染状分布。矿体中主要蚀变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萤石化、菱锰矿化、云英岩化、磁黄铁矿化等,分带明显。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

3.3 成矿后断裂对矿体的影响程度

在ZK3204、ZK2802等钻孔岩芯中,可以见到黄铁矿、闪锌矿矿石角砾,反映高枨矿床成矿后存在断裂活动特征。根据矿区断裂产状、钻孔岩芯特征、矿体对比连接、样品分析品位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成矿后断裂主要沿已经形成的构造进行叠加,对已经形成的矿体局部产生了贫化。成矿后断裂规模小、强度弱,对矿体的影响程度小。

4 结论

云安区某铅锌银矿属构造蚀变岩型矿床,位于异常区内的构造蚀变破碎带,其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断裂带控制:断裂带规模愈大,矿体规模也愈大,矿化也愈连续,矿化也富集;在北西西向和北东向矿体的交汇叠加部位,矿体膨胀厚大,矿化富集;沿矿体的倾伏方向,矿体延伸稳定,矿化富集。由菱锰矿、黄铁矿氧化的,呈条带状、团块状的黑土带为地表找矿重要标志。当黑土带中同时具石英细脉、石英团块、褐铁矿团块时,即指示深部有工业铅锌银多金属矿体存在;当地表银品位较高,则指示其中深部有铅锌银富矿体存在。蚀变种类多,蚀变愈强,则矿化愈强,并形成铅锌银多金属矿体。矿化富集与硅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绿泥石化、菱锰矿化等蚀变关系密切。

根据成矿规律,北西西向矿体具左行侧列特征,并且向南东东倾伏富集。位于矿区南部的V5、V8矿体,往东靠近区域性的导矿、容矿构造-白梅断裂,其地表Ag异常的规模、强度及地表银矿体的规模、品位与主矿体(V2)都是相近的。目前V5、V8矿体仅有少量浅部工程控制,中深部工程极少,因此可以预测,V5、V8矿体,特别是其东南段,中深部应有富矿段出现,并可能出现与之平行的盲矿体和分枝矿体,找矿潜力很大。该矿床的周边及外围化探异常强度高套和好,找矿前景较好,有扩大矿床规模的条件,是今后继续找矿的方向。种种分析表明,在该铅锌银矿床及周边,无论从广度或深度而言,都存在很大的找矿远景。

猜你喜欢

北东铅锌断裂带
基于准北东地系地面静态对准算法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综合物化探在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深部找矿的应用
我国铅锌矿床的共伴生矿综合勘查评价指标探讨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模型初探
广东省溪山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乌拉特前旗刘西沟铅锌多金属矿地球物理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