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生态地质条件分析

2020-10-22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4期
关键词:覆盖度矿产资源成矿

(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位于我国新疆的北部,直距阿尔泰山20km,成矿带类型属造山带型矿床构造蚀变岩亚类[1]。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受控于大规模构造蚀变带内次级层间断层控制,成矿的有利条件为构造条件-近南北向节理裂隙和围岩条件-千枚岩。

在古秦岭洋壳上发育形成的构造带,板块俯冲方向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俯冲带位于临潭--凤县--山阳深大断裂旁侧,具有非常好的成矿条件。

因此,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力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由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必然会对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的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结合E·A·科兹洛夫斯提出的“生态地质学”,进行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生态地质条件分析。通过地质测量的方式重点查明该地区含矿构造带、岩脉、碳酸盐岩透镜体以及矿化体的分布,配合槽探揭露上述目的地质体及验证化探异常;在地表工作的基础上,对有利的矿化体延深地段实施重点钻探追索和验证,了解矿体赋存规律,为工作区成矿远景区划提供理论支持,以便指导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日后打造可持续管理生态系统,在确保生态环境的同时,更好的开展地质找矿和评价工作。

1 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生态地质条件分析

在综合分析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生态地质条件前,必须要明确生态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生态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系统关系图,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系统关系图

根据图1所示,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内植被覆盖度与其地质构造条件两者之间具备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植被覆盖度能够直接反映出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因此,本文以植被覆盖度作为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生态地质条件的关键因素,以土壤条件作为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生态地质条件的次要因素,对两者进行详细分析。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主要影响生态环境系统的生物圈以及岩石圈。同时,岩石圈与土壤条件之间;生物圈与植被覆盖度之间均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此,下述将结合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岩层性质,开展土壤条件以及植被覆盖度的详细分析。

1.1 土壤条件

本文结合在中国西部数据共享网下载的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土壤数据,得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下主要土壤所占面积比率,分别为:29.03%的高山草甸土;24.08%的亚高山草甸土;15.96%的暗棕壤;14%的棕壤;7.98%的高山寒漠土;6.4%棕色针叶林土以及5.22%褐土。而黄棕壤以及沼泽土所占面积极低,本文不对此进行详细分析。高山草甸土在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所占比例最大,土壤母岩主要包括:千枚岩与细碎岩层碎末,当两者以组合矿或融合的方式出现时,成矿条件更为有利,而纯度较高的泥岩层出现时,表明该区不存在直接矿化[2]。亚高山草甸土母岩主要包括:早前寒武纪塞巴克奎系、布拉瓦约系和沙姆瓦系及侵位的罗德斯德尔花岗岩岩基,超基性岩,霏细岩石英斑岩、辉绿岩墙与岩席,百利花岗岩岩基、白云母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亚高山草甸土的有机质含量在众多土壤中含量最高,可达15%~18%。亚高山草甸土受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及次生变化,属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肥力最高的土壤。暗棕壤最主要的特点在于灌丛十分发育,土壤母岩主要包括:基性火山岩,或有深源火山硫的补充。鉴于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石炭纪下伏各时代地层中均有多层厚大的火山岩层和岩浆岩存在,因而当地下水溶液流经时,萃取了其中的矿产元素等组分,从而成为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元素的主要提供者。棕壤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乔木十分发育,土壤母岩主要包括:霏细岩石英斑岩、辉绿岩墙与岩席,百利花岗岩岩基、白云母花岗岩以及斑状花岗岩。但棕壤受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断裂的劈理化带,通常情况下地表层依附的大部分矿产出于该部分,并对地质成矿造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可有效的控制矿体发生碳化,在资源发生变质作用的主峰时期,矿层吸取地下变质水,在降压作用驱使下沉积岩依附在岩层表面形成矿产资源。其二,调整矿体内资源的分布与资源挖掘产出状态,为矿体勘查提供便利条件。其三,改造相同时期形成的矿体,使其在岩层表型呈现带状与纹理状。高山寒漠土区别于其他土壤,有机物含量极低,遭受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物理风化为主,常为多棱角状碎石。土壤母岩主要包括:罗德斯德尔花岗岩岩基,超基性岩以及白云母花岗岩,成土作用弱。棕色针叶林土不同于亚高山草甸土,虽然有机质含量也很高,但氮量与磷量极低,土壤母岩主要包括:大理岩、变粒岩、千枚岩、基性火山岩以及百利花岗岩岩基。褐土在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所占比例最小,土壤母岩主要包括:布拉瓦约系和沙姆瓦系及侵位的罗德斯德尔花岗岩岩基、超基性岩、霏细岩石英斑岩、碳酸盐岩以及砾岩,且以上岩石常为多棱角状碎石。

1.2 植被覆盖度

本文结合TM741合成遥感图像,对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植被覆盖度进行精准提取。本文按照植被垂直投影面积占地表面积的百分比将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植被覆盖度分为四个区域,逐一分析,分别为:高植被覆盖区、中植被覆盖区、低植被覆盖区以及无植被覆盖区[3]。通过将植被覆盖度分区的形式,为生态地质条件分析提供参考。

高植被覆盖区主要集中在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深切峡谷中,占比18.64%,纹理细腻,且具有地势起伏较大的特点。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先后条件关系,将高植被覆盖区划分为沉积岩石成矿时期构造、改造时期构造与成矿后矿体构造,不同时间段内时期结构对该地区植被覆盖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从遥感图像上可知,高植被覆盖区在颜色上主要以绿色以及深绿色为主,且呈块状分布,为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提供优越的生态地质条件。中植被覆盖区主要集中在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宽谷区域,占比15.23%,纹理较细腻,且地势起伏相对较大。中植被覆盖区主要由断裂带与及构造沉积带构成,整体矿带由北向南分布,控制了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两侧东西分布的岩相变化与矿层构造,形成了初期富集的成矿体。从遥感图像上可知,中植被覆盖区在颜色上主要以浅绿色及黄绿色为主,占比10.21%,且条带状分布。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中植被覆盖区存在非常明显的阴影特征,表示成矿与区域内热岩的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岩浆活动区域为成矿提供了必要的导矿空间,而流动的热岩浆则为成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热动力,成矿物质在经过岩浆的初期形成后,经过一系列的地质变质与改造最终形成矿体。低植被覆盖区主要由断裂带构成,处于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地势起伏极大或极小的区域,占比2.56%,整体矿带由北向南分布。从遥感图像上可知,低植被覆盖区在颜色上主要以黄色为主,且呈斑点状散布。无植被覆盖区主要位于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地势最高处,纹理粗糙。从遥感图像上可知,无植被覆盖区具有十分明显的裸地特征,以红色、紫红色为主。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植被覆盖度仍以高植被覆盖区为主,具备较好的生态地质条件。

2 结语

为大力开发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通过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生态地质条件分析,为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日后的找矿工作提供良好理论依据。希望通过以上研究,能够促进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的进一步发展。但由于此次研究时间有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内容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会对新疆北准噶尔成矿带的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覆盖度矿产资源成矿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基于NDVI的晋州市植被覆盖信息提取
塞罕坝机械林场植被覆盖度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西藏努日东钨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新疆伊犁成矿带成矿系列特征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中亚成矿域西部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晚古生代成矿作用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