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牛虻

2020-10-21吴蔚然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0年2期
关键词:亚瑟士兵革命

吴蔚然

作品介绍

1897年,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出版了长篇革命小说《牛虻》,当时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1953年,它的第一个中译本在国内面世,却马上引发了轰动性的阅读效应,短短几年间,累计发行量就突破百万大关。《牛虻》,这本来自遥远国度的革命小说,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红色经典。

《牛虻》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以意大利革命者反抗奥地利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大的时代背景。小说主人公亚瑟起初是一个性格温柔、心地善良的少年。青年时代,亚瑟受儿时玩伴琼玛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后来经历了被出卖、入狱、遭到琼玛误解、获知自己是私生子等一系列风波后,伤心、绝望的他悄然告别众人,远走他乡。多年后,当亚瑟重返意大利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皮肤黝黑、腿有残疾、意志坚强的革命战士。他重新获得了同志们的尊重,继续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但因为一次行动失败,他再度入狱,并被迅速处决。临死前,他给琼玛留下了一封遗书,称自己永远都是“快乐的牛虻”。

“牛虻”是整部小说的核心意象。它最早源自希腊神话,代表着“嫉妒与复仇”。但在这部小说里,它是另外一种含义,即忠实于自我,执着追求永恒的真理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作者所塑造的亚瑟形象,集中反映了这种精神。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亚瑟不改初心,坚决维护自己的信仰。他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年轻的奋斗者。精彩选文行刑

牛虻站在那儿,面对着士兵微笑,士兵手中的枪在抖动。

“我完全准备好了。”他说。

中尉站到了卫兵的前面,激动得有点发抖,下达执行死刑的命令他平生还是头一回。

“预备——瞄准——开火!”

牛虻身子稍微晃了晃就恢复了平衡。一颗射偏的子弹擦着了面颊,白领结上滴了几滴血。另一颗子弹击在他的膝上。烟雾消散以后,士兵们看看他,见他还在微笑,那只残缺的手在擦面颊上的血。

“枪法太糟,弟兄们,”他那清脆响亮的声音打破了可怜的士兵所处的尴尬局面,“再打一次。”

那一排士兵个个都在呻吟,在颤抖。刚才放枪时,他们个个都有意打偏了,每个人都暗暗指望那致命的一枪是别人击中的,而不是自己。没想到,射过以后牛虻还站在那里,面对他们微笑。他们只是把刑场变成屠场,那可怕的一幕还得再演一遍。军官们吓得目瞪口呆,木愣愣地看着那个明明已被枪决却还没有死的人。他们大发雷霆,斥骂士兵,士兵们受到突然惊吓,一个个放下枪,无可奈何地任凭军官叫骂。

“上校,你今天早上带来的一班人马,实在不像样子!让我来指挥吧,看看是不是比你要强一些。注意,弟兄们!把枪举高一些,偏左一点。弟兄们,打起精神,你们手里端的是卡宾枪,不是油锅!都准备好了吗?那好,来吧!预备——瞄准——”

“开火!”上校冲上前去,赶忙下了开火的命令。让犯人自己下令枪决自己,这实在是不能容忍的事。

士兵们在胡乱地射了一阵儿之后,一个个吓得发抖,乱成了一团。他们瞪着发狂似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前面。有一个士兵根本就没有开枪,把枪扔到地上,蹲下身子呻吟:“我不能——我不能!”

硝烟缓缓散开,袅袅向上飘去,融在金光闪闪的朝霞之中。他们看到牛虻已经倒下,但同时也看到他仍然没死。士兵和军官一下子都呆了,站在那里都像石头人似的,望着地上那可怕的东西扭动、挣扎。接着,医生和上校大叫一声冲上前来,因为牛虻这时拖着腿跪了起来。他仍然面对着士兵,仍然在大声发笑。

赏析:作者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从正面来刻画牛虻视死如归的形象。同时,士兵们的反应从侧面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被枪决的人勇敢无畏,充满对开枪者的蔑视和调侃,开枪者反而“一个个吓得发抖,乱成了一团”,这种强烈的对比,产生了戏剧般的效果,进一步突显了牛虻的英雄气概。遗书

明天早上太阳出山的时候,我就要被枪决。我曾对你说过,要把一切都告訴你,如果我说话算数,那我现在就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诺言了。不过,你我之间毕竟没有过多解释的必要。因为我们向来不用多说就能够相互理解,甚至在孩提时代就是这样。

这样你就明白了,亲爱的,你无须为很久以前打了我一记耳光而感到难过。那样的打击对我来说当然很沉重,但是,类似的沉重打击我已受过多次,而且我都挺过来了——有几次我还给以回击——现在,我仍然如初,犹如我们小时候看的读物(书名已想不起来了)所讲的鲭鱼一样:“啊,活着多痛快,活蹦乱跳的!”不过,我只能跳最后一次了。到了明天一早,那时候,“戏唱完了!”你和我倒不妨说成是:“杂耍收场了。”我们都要共同鸣谢众神,因为他们起码还对我们发了慈悲。慈悲虽然不多,但毕竟是一种慈悲。对于这点慈悲以及其他一切恩惠,我们都要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样对于明天早上的事,我希望你和玛梯尼都要完全理解:命运之神为我安排这样的结局,我感到心满意足,我不能再有别的更好的要求。请你把我这个意思转告玛梯尼,算是我的一个口信吧。他是一个好人、好同志,他对此一定会理解。你瞧,亲爱的,我心里十分清楚:那帮陷入泥淖的家伙,迫不及待地要秘密审讯、秘密处决我,这不仅使他们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而且给我们一个有利的转机。我还十分清楚:你们留下来的同志紧密团结,猛烈地打击他们,你们就一定会大有作为。至于我,我会像一个即将出门度假的孩子那样,高高兴兴地走向院子。我已经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对我判处死刑,证明我完全尽了自己的责任。他们杀害我,是因为他们怕我。一个人能活到这样,他还能再有什么心愿呢?

不过,我还有别的心愿,只有一桩心愿。一个人到了临死的时候有权利想想个人的心事,那就是:请你务必理解,我为什么一直都像一头粗暴的野兽那样对待你,而且对旧事一直耿耿于怀。这个理由你当然理解。现在,我这儿要哆唆几句,也只是乐于把它写出来而已。琼玛,过去我是爱你的。记得你小时候还是个很难看的小丫头,穿着方格花布罩,围着拼拼凑凑的围嘴儿,还扎着一条小辫子拖在背后,那时候我就爱你,现在我依然爱你。那一天,我吻了你的手,当时你很可怜我,央求着说:“以后别这样了。”你还记得吗?我知道,玩这种小把戏是不够磊落的,但是你一定要原谅我。这封信里,在写到你的名字的地方,我也在纸上吻过。因此,我已经吻了你两次,两次都没有得到你的同意。

话已说完。别了,亲爱的。

信的下面没有署名,而是附上了一首小诗,那是他们小时候在一起背诵过的:

无论我活着,

或者是死亡,

我永远都是,

快乐的牛虻。

赏析:这是亚瑟死前给自己的心上人琼玛留下的遗书。他充满深情地回忆少年往事,饱含对尘世和琼玛的不舍,同时也坚定地表达了对献身革命事业的无悔。真挚而充沛的情感,令人动容。信后所附的小诗,充满坚强、乐观的精神,可谓牛虻形象的概括,历来为人所传诵。

(选自《牛虻》,译林出版社2011年6月版。标题为编者所加,有改动)

猜你喜欢

亚瑟士兵革命
生气的亚瑟
亚瑟,收拾房间
中国的出行革命
门牙士兵
亚瑟的寻宝路
士兵与海豚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瞭望塔
好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