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课程项目化建设的研究
2020-10-21祝溪明
祝溪明
摘 要:我国制造产业中目前面临巨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各院校的制造类专业都相继开设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课程内容实践操作性强,与生产过程结合紧密。本文对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的项目化建设进行分析,希望为培养制造类产业所需的工业机器人方面高质量技术人才提供一些建设思路。
關键词:工业机器人;项目化;课程建设
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是国家建设中重要规划。机器换人是智能制造时代产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许多原有传统的制造岗位人才需求已经转换为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岗位的人才需求。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中,除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建设,许多制造类专业也都相继开设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如何进行工业机器人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培养具有机械制造基础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工业机器人课程项目化建设基础
目前我院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增设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课程调整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对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下进行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自动化制造的生产线中,以产品为载体进行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应用,主要实现的功能有产品的上下料、搬运、码垛、喷涂、装配、以及焊接等工艺的编程调试,保证产品加工的连续性与可靠性,因此工业机器人课程项目化建设具有其实际应用的工业基础。
在机械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建设中,应以智能制造重要装备和制造过程作为教学与研究的主要载体,以工作岗位能力为核心,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使课程内容与生产过程对接,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课程实训和生产性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践,校企共同进行课程的项目化建设,是工业机器人课程项目化建设实践基础。
二、工业机器人课程项目化建设思路
(一)明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项目
机械类专业开设的工业机器人课程主要以培养能够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岗位技能人才,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作岗位。其岗位需求主要有:能够使用示教器、进行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及相关机械工具的使用,能够进行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装配、编程、调试,能进行工艺参数更改、工装夹具更换及其他辅助作业。将课程项目建设结合岗位需求,进行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和工业机器人不同功能工作站操作的项目化设计。
(二)以任务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需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把企业中工业机器人操作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分解成若干小的教学项目,按照由易到难教学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各个教学项目的内容安排,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构建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为主的知识链与技能链。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技能的反复训练,做到常用技能反复练,必备技能专项练。
(三)以技能为核心,规划课程实训
工业机器人的课程实训需要具有一定的机械制造专业基础,能够按照装配图、电气图、工艺文件等指导文件要求完成作业准备。根据岗位技能需要,设计的主要实践内容有:熟练使用示教器、计算机等相关工具,根据工作任务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程序编制与调试;能够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进行生产过程的参数设定与修改、菜单功能的选择与配置、程序的选择与切换;能够进行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工装夹具等装置的检查、确认、更换与复位操作。
(四)对接产业需求,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项目
生产性实训项目是工业机器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校企合作,根据工业机器人所在产线工作任务,对工业机器人编程、进行逻辑控制、能够进行视觉和位置等传感器程序编制、进行工业机器人单元功能调试和生产联调。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践的综合性训练,提升工业机器人课程建设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使学生能够达到实际岗位能力的要求。
三、工业机器人课程项目化建设考核与评价
项目化课程建设需要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过程考核。过程考核是项目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过程监控与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工业机器人课程项目化考核总评成绩由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组成,分别各占总评成绩的60%和40%。在过程考核中,主要考核项目有:出勤率、作业、提问、职业养成、操作规程的遵守,以及安全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结论
工业机器人课程的项目开发需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和实训设备的投入与开发,重视相关课程实训建设,强化实训课程教学与生产性任务的结合,通过任务导向的项目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工业机器人课程项目化建设中通过将一部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标准化,容易造成学生在工作岗位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需要在课程实训和生产性实训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促进项目化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卢彦林.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内燃机与配件,2019.7.
[2]胡红生,王娟,孙江,张今朝.机器换人产业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