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爱利亚派

2020-10-21朱英慧

西部论丛 2020年2期

摘 要:巴门尼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是色诺芬尼的学生,也是爱利亚(南部意大利沿岸的希腊城市)学派的创始人以及其代表人,他的思想不止受克塞诺芬尼不动的“一”理论影响,也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思想的影响,因此巴门尼德的思想中真实变动不居可以说他思想内核,认为对于外界的经验事物不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真实的认识它们。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不仅仅代表了希腊早期自然哲学里的爱利亚流派的观点,他的思想也是通过分析概念的逻辑关系来得出关于事物的结论,进而证明自己的或者他人的观点。

关键词:巴门尼德篇;爱利亚学派;实在与存在;古希腊哲学

爱利亚派是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主要流派之一,它产生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并不像毕达哥拉斯学派那样有固定的聚集学习场所和研究团体,是人们对有着同一哲学思想的智者聚集的称呼。爱利亚学派的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且不变的,从本体论上对世界的本原问题进行了质的实体的回答,认为构成世界的实体是水或者气。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前5世纪之间,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其他代表人物有克塞诺芬尼、芝诺。巴门尼德是将绝对不变的“存在”看成世界宇宙的唯一实在,开启了以纯粹理性作为存在方式的哲学道路;塞诺芬尼用神学的思想即认为神有统一性和不变性来阐释爱利亚派认为世界本原是坚决不变的“一”的哲学思想;芝诺是则通过逻辑推理进一步捍卫了巴门尼德的思想以及理性思辨在哲学中的地位。通过阅读《西方哲学简史》了解到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不仅仅代表了希腊早期自然哲学里的爱利亚流派的观点,而且他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也是进行思辨着论证的,即通过分析概念的逻辑关系来得出关于事物的结论,进而证明自己的或者他人的观点。巴门尼德思想中的思辨性和论辩性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他的思想也可以说是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对后来哲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巴门尼德根据塞诺芬尼的“万有是一”思想奠定了爱利亚学派的 哲学思想基础,他认为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是实在不变动的,即他认为的唯一实在亦即宇宙的本质就是“存在”,但是他的思想又是建立在观察万物的变化上,认为万物的变化最终是不变的。而且巴门尼德还认为事物是复杂难辨的,难以用人的感官也就是感觉和知觉进行统一的固定,我们感官接触到的信息传输到人的大脑中在巴门尼德看来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所以巴门尼德认为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产生在一定的幻觉基础上的。他认为“存在”就是有,即现存的,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现在,也就是进行时。在他看来事物本事不可能是被事物自己所分,只能被异于它本身的东西所分,而事物的本质又是“存在”,所以存在就是不可分的,不依赖于异乎它的东西而产生,也不依赖于异乎它的东西灭亡,“存在”就是它本身,永恒不变的有。

也正由于巴门尼德认为人的感官对事物的觉察亦即人的认知和感知觉对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不是足够纯粹的实在,所以他通过辩证的思考第一次提出了理性和感觉的区别,并推崇理性,巴门尼德认为单纯依靠感觉认识的世界万物是虚假的,具有迷惑性的,不是真正的存在,只有通过理性的辩证思考与求证所认知的事物才是真正的“存在”。巴门尼德所认为的存在没有固定的属性特质,其本质特征就是存在本身,也就是“有”。他提出了“存在”是万物的本原也就是万物始基的哲学思想,也就是存在与非存在来追寻世界的本原,本质这一哲学问题,所以对于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最开始的哲学问题的回答巴门尼德反对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本原是“火”的思想也反对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是由“数”组成的思想,他认为世界的本原以及宇宙的本质就是“存在”。这个“存在”在 当时的人们的思想来理解是有实体的存在,也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认为只要说存在就是在现实世界占有了一定的空间的物质,并且认为巴门尼德的存在是球形的,有限的。这一推论是符合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的,但是事实上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基于抽象思维基础上提出来了,可以说巴门尼德“存在”思想的提出是当时希腊哲学思想的抽象思维的奠基人,也可以说是形而上思维方式的启航者。他的“存在”是一种给抽象的概念,无法用感官去感觉,只能依靠运用人的抽象想象能力理性的认识“存在”这一概念。

巴门尼德的“存在”不是依赖于物质的颜色、硬度、形态、宽窄等具体的性质,而是把这些作用于我们人的感官的认知剥离开独立存在的,从各事物抽离出来的普遍的特质。所以说巴门尼德的“存在”是无法分割的,不变的,也是不动的,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而是当下就“有”的,只是简单的“有”,亦即宇宙的本原是简单的“有”,是从宇宙世界万物的差异性中抽离出来的普遍存在。他认为不生不灭没有变动的“神”就是“存在”,而那些在运动着变化的就是“非存在”,统一、完整、联系的“存在”就是不生不灭的,它不会自己消亡,也不会自己产生,不因为外界的变化而产生变动,是独一无二的,是整个完整的现在,不存在过去和将来。因为“存在”在巴门尼德看来不是某一個固定的物体,它本身没有缺点,不是依靠感官对现实的实在世界的认知所生存,是一个纯粹的普遍的理性的概念或者说的具有思辨性质的理性思考,认为宇宙是存在与绝对实在的“存在”之中。这样的思想是理性主义,而巴门尼德的抽象存在的概念又符合形而上的唯心主义。也因为他的“存在”本质是不生不灭的,没有产生和消亡,而且万物都是“存在”的,宇宙以及世界都是“存在”的,所以在物质理论中,按照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来推论,物质也是不生不灭的,从“存在”中来,最后又归结于“存在”中。而又要依赖于人的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上各种所谓虚幻的具有欺骗性的事物,无法脱离于“虚幻”的事物直接理解它的“概念”也就是“存在”。因为理念或者说这一“存在”是从其事物的变化总和中概括出来的普遍的性质。也正因为在巴门尼德来看,世界是虚幻的,所以他认为世界是繁杂多变的,不是绝对的实在概念下的“存在”,因为他的“存在”是一也就是无杂多但却是不变的。而针对巴门尼德这一“存在”是一且不变的思想,爱利亚学派后来的学者芝诺在时间和空间上采用了一系列的论证,来阐述事物是一且不动的本质。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就是一且不变的,多和动是不可能在“存在”中的,那么相反的来看,按照他关于“存在”的概念,多和动就不能是绝对实在的存在,在康德的主要思想中时间和空间也不是实在的事物,只是一种现象,是人们加之在事物身上的属性这一理念和巴门尼德的关于“存在”这一概念的论述有同源之处。

巴门尼德的“存在”是一且不动的,他认为人感官认识的事物是多变繁杂且动的,不是实在的所以具有欺骗性的。一和多,动和不动分别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他有关于“存在”概念的论述包括爱利亚学派的芝诺和后来的康德都是把这两个方面放在绝对对立面来阐述进而论证有关于事物的“存在”与“非存在”以及宇宙世界的本原与本质的问题。但是从现在的思考方式来看,矛盾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统一的,而且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但是在当时的思想下,巴门尼德能够采用形而上的抽象思维方式提出世界的本原是概念性的普遍的“存在”,将哲学的思考从凭感觉认识万物到迈入理性思维抽象思考万物的本原,可以说是一个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对希腊早期自然朴素哲学的发展,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也是希腊哲学向本体论的转变,这样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正是哲学辩证理性思考的内涵所在,体现了哲学思想方式的运动趋向。

不止在事物上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的概念,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理论。与此同时将“存在”作为世界唯一的本原,却没有从这个“存在”中推论出感官现实世界的存在,只简单而直接得把现实世界统一归结为是只能通过人的感官认识的,是具有虚幻性质的,并且把一个概念中“存在”的实在世界和现实的“非存在”的世界放在相互对立的位置,认为概念中“存在”着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实在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虚假”的,将两个“世界”拆分开,彼此相互对立又独立。而且巴门尼德所提出的有关于世界本原的“存在”范畴与此前原始朴素哲学家们提出的万物的“始基”范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通的,都是对世界以及宇宙的本质本原的探讨,追寻万物的构成。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可以说是对古希腊哲学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也是对整个西方哲学史存在着深远的影响。万物的始基观念就蕴藏着当时人们还不清楚的,以及还没有明确表达出的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概念,因为在他的理论思想中,始基具有“存在”这一特质。到了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时期希腊哲学家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螺旋式的提升,在抽象的思考中已经能理解更早时期的一些哲学观念,也可以在基础的观念上运用思维推理进行纯逻辑抽象的问题思考,把其内在于观念中的抽象的概括的东西以具有逻辑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并加以确定,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就是根据他的逻辑推理而提出的。

古希腊哲学在巴门尼德之后,哲学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一种双向发展的道路趋势,古希腊哲学在此之后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其的批判与审视,这样的双向发展的哲学道路的延申,巴门尼德思想的影响不可不谓深远。

参考文献

[1] 任昱霖.从柏拉图《巴门尼德篇》中的“相论”谈起,2019.

[2] 英.梯利.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2000.

[3] 荷.戴克斯特霍伊斯.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M].张卜天,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英.斯塔斯.批评的希腊哲学史[M].庆泽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郝刘祥.希腊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J].科学文化评论,2007(4).

[6] 格林伍德.自然的观念[M]. 吴国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周杨.关于存在的比较研究--马克思和巴门尼德[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7).

[8] 杨敏妓.爱利亚学派之实在观[J].语文学刊,2013(23).

[9]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作者简介:朱英慧(1996—),女,辽宁鞍山人,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