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2020-10-21詹泽楠

西部论丛 2020年2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摘 要:培育特色小镇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样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由于特色小镇的“特色性”,其产业发展的路径规划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广东河源古竹小镇的规划及发展路径中的具体做法,以期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特色小镇;整体规划;发展路径

一、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一)国家政策

2016年2月,国务院提倡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同年10月中旬,住建部发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10月底,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特色小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了当前产业、城市、经济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至此,特色小镇的培育及其建设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大批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二)建设思路

2016年评选公布的第一批127个全国特色小镇,主要包括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发展、历史文化、商贸物流及其他特殊发展类型(如基金、金融、文创小镇等)。特色产业的选择、导入和培育,是特色小镇开发的关键性难题。坚持“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经济,小镇经济到小镇产业,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最终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为中国特色小镇提供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支撑。[1]

但特色小镇的创建,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的全产业体系,而是聚焦于某个优势产业。因此需要确保某个产业在小镇中的主导地位,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这是激活小镇经济,形成小镇特色的重点工作。基于特色小镇产业培育现状,本文以第一批特色小镇——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为例,审视及思考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规划。

二、古竹特色小镇规划概况

(一)整体规划

古竹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中西部,是南越文化重镇。西临东江,拥有独特的喀斯特丹霞地貌群和万亩生态田园。目前古竹已建成農夫葡萄园、智能化菜篮子基地等高科技农业园,“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初具规模;越王山风景区和山水田园度假村等一批特色旅游景区已成为新旅游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集聚,光学眼镜等特色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将成为亚洲最大眼镜生产基地。古竹镇坚持“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力争2020年初步建成南越风情特色小镇,打造“景、产、人、文”相交融的珠三角城郊型经济重镇和珠三角后花园。[2]

(二)资源规划

特色小镇需要承接城市的辐射,也要引领乡村产业结构转型,这就需要以资源为支撑,将特色小镇自身的属性和资源作为衔接两者的桥梁。在空间资源方面,古竹镇位于河源中心城区江东新区,紧靠东江沿岸南部区域,区位条件优越,有利于整合河源东江沿线的景观资源;赣深高铁河源东站选址该区,镇周边高速公路道路打通,从而形成新的交通枢纽,这对人群的导入和成果的输出均有利好。

在基础资源之上,加强特色小镇的“特色”培育,也强调以人为主体,运用知识、技术、金融、市场等对各类资源进行创意性的处理及利用。在产业资源方面,古竹镇目前规划在丰富现有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引导农业、景区等其他特色差异化业态发展,从而建立一二三产融合的培育体系,各个组团以功能空间和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涵盖绿色食品、光学电子、高端度假和综合服务等功能的特色组团。[3]

三、古竹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发展目标

特色小镇的开发与建设主要是以产业引导和培育为导向,涉及到多主体、多要素及多元化。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经过科学论证进行产业选择,尊重现实基础和市场需求;把握好产业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空间布局,阶段性完成发展目标;产业的培育需以龙头产业为重点,壮大核心支撑,再进行辐射带动,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最终需要增强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产业品牌的整体形象。

在建设过程中,古竹镇始终遵循“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因文化制宜”的基本原则,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山水田园+古镇”的区域特色,定位为“鱼米之乡+工业重镇+商贸之埠”,正稳步构建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塑造宜居的小镇空间形态,形成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具备一定社区功能的有机体,实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建设目标。

(二)发展路径

古竹镇目前具备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优势,正致力于构建具有全域特色的“3+3+5”产业体系,也就是三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包括现代化种植、特色养殖、花卉产业;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即光学眼镜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五大支撑产业,有创新服务、绿色有机食品、特色文化、旅游业和健康养生。[4]

据统计,古竹镇荔枝、龙眼、红瓜、甘蔗等农产品丰富,因此第一产业以具有特色产业的各乡村为基本发展单元,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引导古竹镇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合作社产业化经营。此外重点发展绿色果蔬种植业并输出产品,建立万亩荔枝生态种植示范区及农夫葡萄园;突出发展生态林业,结合区内已有水土保持林建设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壮大发展南越花卉种植业,依托现有基础农田储备地发展雅色花卉种植基地。为适应现代市场变化,当地农业已跨出传统领域,朝“精致农业”形态发展,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助力转型,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与第二、第三产业握手,建立起古竹镇南部串联的“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发展带。

第二产业主要以发展机械设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为主,改善目前单一的光学眼镜工厂,使之发展成为光学眼镜智造产业园集群;结合现有的光伏厂,重点发展稀土材料和光伏发电材料生产;依托已有的河源造船厂,引入高端游艇等项目的研发及生产。通过沿线布置综合产业组团,新型工业组团和低碳制造组团,形成古竹北部沿东江及汕湛高速分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

第三产业在镇区的范围内,以都市休闲农业和文创产业为主,建立旅游小镇核心区。其中,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古竹打造多种特色农产品,赋予产品故事,丰富其内涵,促进其营销推广,从而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依托第一二产业的基地资源,延伸农业深加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古竹小镇从原先单纯的农业种植,发展成为种植业、农品加工业、生态观光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紧密关联的新兴产业链;此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也正在建设融合中,结合“旅游+”、“生态+”规划模式,特色民宿和养生养老也成为田园休闲旅游产业辐射区内的产业,共同组成特色旅游发展核心。

河源市古竹小镇,整合了区域自然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形成了传统农业产业、工业、旅游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几大产业体系的高度融合,实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的贯通,依据“一村一品,功能集聚”的原则,一个小镇,每个村庄,都有着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由此可见,特色小镇的发展不只是单一的空间规划,而是囊括了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建立、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规划,通过良好的居住环境、优质的特色产业、独特的文化标识、完善的设施服务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特色小镇各板块功能的融合,让特色小镇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地点,保障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特生.特色小镇建设的逻辑与脉络——基于对首批特色小镇的思考 [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2] 陈敏翼;刘永子.广东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J] .广东科技,2017,(3).

[3] 陈可石,冯晓,卓想.基于“全域+”理念的广东河源古竹镇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实践[J] .地域研究与开放,2019,(1).

[4] 卓想,施媛,高黄根,赵春兰,冯晓,彭攀.全域视角下特色小镇总体规划策略研究——以河源古竹镇为例 [J] .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2018,(10).

作者简介:詹泽楠(1993-12-),女,汉族,广东潮州人,本科,企业员工,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