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大赛对中职物流教学改革的启示

2020-10-21韩珍珍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5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韩珍珍

摘  要:本文探讨了技能大赛对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把技能大赛融入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中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技能大赛;中职物流;教学改革

2008年6月,教育部正式提出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口号,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发展。各个院校开始慢慢把技能大赛融入日常教学中来,推动以理论教学为本位转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真正使学生有一技之长,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技能大赛对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作用

(一)技能大赛有利于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交流技能大赛参赛和训练经验时,参赛指导教师纷纷表示参加技能大赛最大的收获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必须学以致用,办学模式一定要和企业接轨,行业元素一定要在教学中有所体现,推进一体化教学,在学中做、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能只强调结果,应该改为强调阶段、过程,让学生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技能解决问题。

(二)技能大赛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改革

技能大赛可以暴露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在进行技能考核项目设计时,要跟得上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联系现实生活,符合现代生产实践,更要集中并系统展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因此,技能大赛中的技能考核项目往往会呈现比日常教学案例中更加典型的项目化、工程化的任务考核标准。而这些技能大赛考核评价标准能够直接影响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变革,引导中职院校依据现实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及时更新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进而促使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规范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更新考评标准,逐步形成一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专业体系。

(三)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

教师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和辅导的作用,其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中职院校教师在亲自参赛或者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大赛文件、与同行和企业交流与合作等途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实操在内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技能大赛的资料、自身或辅导参赛经验以及同行、企业的学习交流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把这些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但丰富、生动了课堂教学内容,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技能大赛背景下物流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一)以赛促改,促进专业教学建设

在教学内容上,对学生整个知识结构进行系统化、岗位化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满足未来物流管理岗位的需求和职业标准,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如《国际货运代理》課程,可以和《国际地理知识》《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进行融合,教师依据技能竞赛标准梳理并调整教学内容,把大赛模式和标准带入课堂,甚至可以采用模拟竞赛的模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专业素养水平。

在教学方法方面,在技能大赛的基础上,把项目引导法、任务驱动法引入课程,结合原来的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游戏教学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同时,也能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实践能力。通过校内模拟实训、职业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等多层次、多途径的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获得职场体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逐步实现院校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在课程考核方面,依托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物流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可以调整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占比,逐渐向技能实训考评转变,同时,把过程考核、全员评价、企业评价等多元考评体制纳入课程考评体系,探索“以赛促学”、“以赛代训”、“以赛代考”等多种过程性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安全意识等职业能力的考核。如在平时考核部分加入项目小组经营效果评分,可以实际考核学生在每个岗位任务项目中的职业能力水平,把技能大赛融入期末考核,可以综合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质。

(二)以赛促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参赛或者是辅导学生参赛,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过硬的技能实践水平,熟悉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对于院校来说,可以借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一体化教师队伍。具体措施有:一是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技能大赛现场,学习技能实践实训经验,切实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实操能力和水平,具备相对丰富的岗位实践经验,能够精准地辅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二是推动“双师型”教师建设,通过亲自参赛,教师不但强化了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自身技能实践能力和水平,还有机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为自身评选“双师型”教师奠定基础。

(三)以赛促学,深化校企合作

探索物流专业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发挥校企育人双主体、双导师作用,积极拓展校企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是深化校企合作的下一个阶段和目标。例如,中职院校在与大型物流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后,根据物流企业提供的岗位人才需求标准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定制化培养,依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建、共管,从而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再或者,中职院校依托合作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任务,把真实的工作环境与任务引入到实训课程中,开展岗位技能比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督促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专业技能,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艳增.《浅谈技能大赛对中职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

[2] 朱彬彬,王素琴.《试论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内江科技,2015.

[3] 吴惠瑛.《技能大赛对中职物流教学的启示》[J].广东教育:职教,2011.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激励效应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