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坦纳阐释理论指导下的翻译中的语篇对等

2020-10-21丁梦颖

西部论丛 2020年2期

摘 要:本文在斯坦纳阐释理论指导下,通过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的译文,分析它们在语义对等,风格对等,语篇对等方面的异同,探究英汉语篇翻译中对等的体现,以及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阐释理论;语篇翻译;一小时的故事

1.引言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 1929- )是当代英国著名学者,精通英、法、德三种语言,在英美多所大学任教,讲授语言学和翻译理论。

1.1 阐释理论概述

斯坦纳对翻译的阐释学描述,或称“就意义的探究和对意义挪用性的转换”,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翻译并非一门科学,而是“一门严谨的艺术”,极其精确但缺乏系统”。阐释步骤(hermeneutic motion)构成了斯坦纳描述但核心,它共分四个部分:(1)起始阶段的信任(initiative trust); (2)入侵(aggression); (3)吸纳(incorporation); (4) 补偿(compensation)。在阅读或翻译之前,译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信赖”这一步骤,他/她相信原文言之有物;“侵入”是指在理解原文时发生的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冲突;“吸收”是指原文的意思和形式被移植,在引进的过程中,译入语可能变得丰富,也可能将源语同化;作者提出的最后一个步骤“补偿”至关重要,译者只有作出补偿才能恢复先前被打破的平衡,才能尽力达到理想的翻译。

1.2《一小时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简介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19世纪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凯特·肖邦(Kate Chopin)最知名的短篇小说。小说描述了马拉德夫人的悲剧人生。本文以《一个小时的故事》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阐释理论的视角对比分析原文与译文的语言风格及语篇翻译的要素,力求在翻译过程中更好的实现语篇的对等转换。

2.阐释理论视角分析《一小时的故事》语篇对等

翻译的实质是有制约的写作,因此在翻译的实践中应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语篇的一致性或完整性、整体性(unity);连贯衔接(coherence and cohesion)。

2.1语篇的一致性

语篇的一致性,也称完整性或整体性,是英语写作的核心指标之一,即指文章或段落的写作应做到意义完整、重点明确、叙述具体,前后一致、衔接紧密、和谐流畅,情调写作的整体效果。

《一小時的故事》为文学体裁,从文体与风格的角度来审视,这篇故事选词简单,句式偏短,整体读起来流畅自然。从故事内容上看,因肖邦巧妙的构思,使故事读起来跌宕起伏,百转千回。所以,在语篇的一致性上,我们应保持原文的整体风格,运用阐释理论的入侵(aggression)和吸纳(incorporation)。深入理解作者表达的含义,做到意义完整,前后一致。

原文:Knowing that Mrs. Mallard was afflicted with a heart trouble, great care was taken to break to her as gently as possible the news of her husband‘s death.

译文:大家都晓得梅勒太太患有心脏病,所以都是小心翼翼,尽可能要婉转地告诉她丈夫的死讯。

分析:这里的afflicted with, 就不能把“折磨”这种细节翻译进去,因原文整体风格为简单易懂,所以此处译成“心脏不好”,“患有心脏病” 才符合行文。其次,gently, great care 这两个词的情感要表达出来,就如阐释理论说的入侵,一定得在完完全全理解原文之后,把原作传达的感情表现出来。这两个词反映了作者写作的特征,说明传达噩耗时如何谨慎,所以在翻译这几个词时,最好把原作的情感态度表达出来,gently可以翻译成“婉转的”。这样才叫真正做到了入侵和吸纳。

2.2衔接与连贯

连贯衔接指上、下句或前后段落在意义上的贯通、衔接与照应。使整个语篇浑然一体。粗略来说,有五种方式:指代/指称(reference)、替换(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照应/词汇凝聚(lexical cohesion)。

译文:敞开的窗户前,有张宽大舒适的沙发椅。她沉沉跌坐其中,全身筋疲力尽,肉体上的疲惫压迫着她,似乎还延伸至灵魂深处。

她看到屋前空旷的广场上,树梢正颤动着新春的生命,空气中弥漫着雨水的芬芳气息。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叫卖,远处有人正在唱歌,歌声隐隐约约传到她耳中,无数的麻雀亦在屋檐下叽叽喳喳。

窗外靠西边的空中,白云漂浮,云朵相遇堆叠一起,时而露出一片片的蓝天。

她的头往后枕在椅背上坐着,一动也不动,除了偶尔因啜泣哽咽会颤动一下,有如哭累睡着的小孩,在梦中还继续抽咽。

分析:从衔接与连贯上来看首句人物动作描写,烘托了悲伤,绝望,压抑的氛围。给全文奠定了悲痛的基调。紧接着,由近到远,描写屋前空旷的广场,树的生命,雨水芬芳的气息,和女主人公形成强烈的对比。场景接着切换到天空,白云,蓝天,隐喻着希望。最后,场景切换到女主人公背椅的场景,比喻为哭累了睡着的小孩,引发读者怜悯之心,在梦中继续抽咽,引起大家共鸣,把伤痛欲绝的感情表现的淋淋尽致。这加强了段落内部的粘着力,更好地实现段落的完整。整个语篇的衔接连贯天衣无缝,行文流畅,可以让目标受众深切体会原作想表达的感情,做到了补偿。

3.结语

本文以斯坦纳的阐释理论为基础,对《一小时的故事》尽进行了翻译批评与分析,个人观点难免有偏颇之分,但是赏析可以发现,斯坦纳的阐释理论对翻译工作的进行确实有许多有益的指导作用。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原语与译入语之间绝对的对等,原因是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词汇习惯,句法结构、篇章意义及文体风格,译者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时,斯坦纳的阐释理论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法,就是补偿。通过补偿,使目标受众能完全等同的感受原作者想表达情感。语篇翻译把翻译看成是一个从上而下的过程,作为译者,我们需从整体出发,不仅要考虑文本内部语言的连贯和逻辑关系,整个语篇的文体风格,还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反应和接受程度。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做到字斟句酌,这样的译文才算得上理想佳作。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 Mundy:翻译学导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 王健. 文学翻译风格谈[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4] 朱虹. 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 李公昭. 美国文学选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6] 马彦,张喜华. 肖邦小说创作的三棱镜面[J].求索,2009(7):192-194.

[7] 朱达秋.语言的社会秋体与畠详[J].外语学刊,2001(4).

[8] 王之望.文学风格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9] 舉运汉.汉语风格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丁梦颖(1994-05)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硕士研究生,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