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解”文本,学生解读文本的另一种“工具”

2020-10-21张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5期
关键词:方法探索图解语文阅读

张波

摘  要: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因此,学习怎样学习以及学习怎样思考,让学习更为高效,更赋创新力,是如今老师、学生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

关键词:语文阅读;思维导图;方法探索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提到: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学生奠定怎样的基础呢?那就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号称“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它为我们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示化工具,能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

一、认识“思维导图”,教学生绘制的方法

(一)为什么选择“思维导图”工具解读文本

皮亚杰谈论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时说过:儿童是很少有系统性的,思想联系不足,演绎不够,总的来说缺乏避免矛盾的需要,倾向于判断的平面状态而不是加以综合,满足于混合性的图式而不加分析。换句话说,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更接近于同时出于行动和幻想的定势的总和,离系统的和有意识的成人思维较远。为此,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回到原点”,遵从小学生思维存在系统性不足的特点,充分发挥孩子与生俱来的喜爱画图记事等吸收知识的特性,尝试借助绘制思维导图的外部动作作为展开思维活动的辅助手段,帮助孩子全方位展开阅读理解和分析,引导其进行系统思考。让孩子借助思维导图来深入领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框架,化复杂烦琐的认识过程为简简单单的画图过程,让孩子更容易、更直观地从思维导图中发现和理解。

(二)思维导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

思维导图是融图像与文字的功能于一体的图式,是能够用图文将想法“画出来”的思维工具,它有从中心发散出来或从某点延伸铺展开来的自然结构。它有四基本要素:主题或中心、关键词、图标和色彩。一个规范的思维导图,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主要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像上。2.主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像向四周放射。3.分支有一个关键图像或者印在相关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4.各分支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结构。

(三)绘制思维导图的基本步骤

1.将中心主题置于中央位置,整个思维导图将围绕这个中心主题展开。

2.大脑不受任何约束,围绕中心主题进行思考,画出分支,及时记录瞬间闪现的灵感。

3.在每一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单个词使思维导图更具有力量与灵活性。

4.在绘制过程中使用符号、颜色、文字、图画和其他形象表达内容。留有适当的空间,以便随时增加内容。

5.整理各个分支内容,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箭头、颜色等把相关的分支连起来。

6.尽量发挥视觉上的想象力,利用自己的创意来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

为便于学生理解,尽快学会画思维导图,我围绕“自我介绍”进行一次头脑风暴练习。一开始,学生准备几张A4的白纸和多种颜色的彩笔(不少于3种)。先让学生在纸的中央写上主题词“自我介绍”(画上能代表自己的图像),然后快速地在这个词的四周写上前6个联想到的关键词(即“次主题”),只要这些词和自己有关都可以。

二、指导学生“图解”课文,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单元的几篇作品文章结构清晰,表达上特点鲜明,很适合用来进行图解文本的教学实践。下面就以几篇课文教学为例,来说说如何图解文本,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一)课前利用思维导图预习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学生掌握了图解文本基本方法之后,我就让学生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课前预习。阅读教学首先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前预习时,利用思维导图来理清课文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颐和园》教学片段:我班的江同学、张同学在预习《颐和园》时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利用导图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行文线索及景物的特点。例如:长廊(多长,周围的景物等)、万寿山(排云殿和佛香阁)、昆明湖(静、绿)都在导图中呈现。

(二)课中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文本,突破难点

课中绘图也必须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即兴发挥大有好处,不足之处是课中绘图时间短,速度要求快,构图不易完整也不够美观。当然,课中的绘图应该为突出课文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服务。例如,给课文划分段。传统的给课文分段,总结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虽然也是一种有用的方法,但它是直线性的,不符合思维方式的特点,在运用中表现出很大的局限,尤其是面对散文时。

《白鹅》教学片段:《白鹅》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散文,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第一步: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后,全班一起找出全文的中心句:“鹅的高傲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我提炼关键词“高傲”,板书在黑板的正中。接着一起来完成二级分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鹅的高傲的呢?指名同学说“叫声”“步态”“吃相”。接着同学们思考:“鹅叫声高傲的,步态的高傲,吃相的高傲有哪些具体表现?”默读课文,把各自理解到的内容记录在自己的阅读思维导图上。第二步:小组交流、讨论,提出疑问,完善内容。大部分同学都能抓住“鹅的叫声: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鹅的步态:从容不迫,大模大样;鹅的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等关键词去理解鹅的“高傲”。第三步:小组合作,在老师发给组长的白纸上,大家依照自己的互相补充,结合课文内容更细致更具体去分析,绘制成为代表小组集体智慧的阅读思维导图。最后选代表上台交流,全班再一次补充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学生通过集体交流,理清文章的顺序,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及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内化了對文本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组员的见解都得到了发表的机会,提升了个体的团队归属感和合作感。

三、整本書教学中以图导读,让多元化理解在导图中呈现

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一书中提出一个了比较尖锐的问题:凭什么要规定学生们进行“正确的理解”呢?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为什么要事先主观地规定一个理解所要到达的“顶点”呢?对各类文章,尤其是对散文等文学作品的理解是本来就是多元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阅读不光可以让学生储存、积淀语词,更重要的是它为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打基础。学生需要学会自行从阅读中获取读写知识的方法,并且将生活经验与课本里的知识相结合,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和表达方式。故此,现代阅读教学应该从强调记忆背诵,转向以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所以尝试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允许学生多元化的理解以图式呈现,鼓励学生自由运用多种形式的构图呈现自己的阅读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关注焦点和已有的读写经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展现出不同层次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对所阅读内容进行尽量深入的学习。

《秘密花园》人物篇教学片段:课中讨论的问题:读了《秘密花园》你最喜欢谁?请你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林同学对主人公玛丽的性格分析(刁蛮任性、开始很自闭,后来变得阳光);高同学对次要人物玛莎的性格分析(耐心、善良,勤劳细心)。从思维导图中我们可看到学生对人物形象理解得很全面,从中也能看出人物的性格的多面性。

《鼹鼠的月亮河》教学片段:课中讨论的问题:读了整个故事,请用思维导图分析主人公米加与其它鼹鼠相比,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邓同学从长相、穿着、习惯、梦想等方面对米加的与众不同作出细致的解读,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在图中充分显现。

运用思维导图来解构整本书,对于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一定要在深刻理解文本基础上来指导学生,根据理解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文本,绘制不同的理解图示(如: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面对全班学生千姿百态的阅读思维导图,也许会感到不知所措,难辨对错,更难以作出评价。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学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用图示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不是要学生画出统一样式的思维导图,关键还是从图中观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无论他们对这本书的理解深浅如何,他们能自愿地、主动地通过思维导图对整本书进行解码和解释,并且用有一定罗辑的思维图示表达出来,这对增强他们概括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占绝对优势。绘图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过程,是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像一棵放射性的“知识树”,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序列性,有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让我们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开启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户,教会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阅读,建立各自的知识体系,真正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邓应钦.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赜[J].成才之路,2020(12):82-83.

[2]苑征.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94

[3]张国寿.试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  究,2020(05):81-82.

猜你喜欢

方法探索图解语文阅读
漫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漫谈班主任工作的实践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之我见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
量纲关系在普通物理力学中的简单应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图解天下